python实现多任务编程

来源:互联网 发布:ubuntu 16.04 ssd hdd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23:44

锁的好处就是确保了某段关键代码只能由一个线程从头到尾完整地执行,坏处当然也很多,首先是阻止了多线程并发执行,包含锁的某段代码实际上只能以单线程模式执行,效率就大大地下降了。其次,由于可以存在多个锁,不同的线程持有不同的锁,并试图获取对方持有的锁时,可能会造成死锁,导致多个线程全部挂起,既不能执行,也无法结束,只能靠操作系统强制终止。

启动与CPU核心数量相同的N个线程,在4核CPU上可以监控到CPU占用率仅有160%,也就是使用不到两核。即使启动100个线程,使用率也就170%左右,仍然不到两核。但是用C、C++或Java来改写相同的死循环,直接可以把全部核心跑满,4核就跑到400%,8核就跑到800%,为什么Python不行呢?因为Python的线程虽然是真正的线程,但解释器执行代码时,有一个GIL锁:Global Interpreter Lock,任何Python线程执行前,必须先获得GIL锁,然后,每执行100条字节码,解释器就自动释放GIL锁,让别的线程有机会执行。这个GIL全局锁实际上把所有线程的执行代码都给上了锁,所以,多线程在Python中只能交替执行,即使100个线程跑在100核CPU上,也只能用到1个核。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Python虽然不能利用多线程实现多核任务,但可以通过多进程实现多核任务。多个Python进程有各自独立的GIL锁,互不影响。


进程至少有 5 种基本状态,它们是:初始态,执行态,等待状态,就绪状态,终止状态。

线程只有 3 个基本状态:就绪,执行,阻塞。

线程存在 5 种基本操作来切换线程的状态:派生,阻塞,激活,调度,结束。

进程通信。

    单机系统中进程通信有 4 种形式:主从式,会话式,消息或邮箱机制,共享存储区方式。

        主从式典型例子:终端控制进程和终端进程。

        会话式典型例子:用户进程与磁盘管理进程之间的通信。


线程运行和阻塞的状态转换

最后看看线程运行和阻塞状态的转换。


可以认为Lock有一个锁定池,当线程请求锁定时,将线程至于池中,直到获得锁定后出池。池中的线程处于状态图中的同步阻塞状态。

构造方法: 
Lock()

实例方法: 
acquire([timeout]): 使线程进入同步阻塞状态,尝试获得锁定。 
release(): 释放锁。使用前线程必须已获得锁定,否则将抛出异常。

除了Lock带有的锁定池外,Condition还包含一个等待池,池中的线程处于状态图中的等待阻塞状态,直到另一个线程调用notify()/notifyAll()通知;得到通知后线程进入锁定池等待锁定。

构造方法: 
Condition([lock/rlock])

实例方法: 
acquire([timeout])/release(): 调用关联的锁的相应方法。 
wait([timeout]): 调用这个方法将使线程进入Condition的等待池等待通知,并释放锁。使用前线程必须已获得锁定,否则将抛出异常。 
notify(): 调用这个方法将从等待池挑选一个线程并通知,收到通知的线程将自动调用acquire()尝试获得锁定(进入锁定池);其他线程仍然在等待池中。调用这个方法不会释放锁定。使用前线程必须已获得锁定,否则将抛出异常。 
notifyAll(): 调用这个方法将通知等待池中所有的线程,这些线程都将进入锁定池尝试获得锁定。调用这个方法不会释放锁定。使用前线程必须已获得锁定,否则将抛出异常。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