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经典语句摘录

来源:互联网 发布:悠悠球雪鳞锋淘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13:44
  • 然而,要说出有效的故事,其实并不容易。难点不在于讲故事,而在于要让人相信。于是,历史上也就不断围绕着这个问题打转:究竟某个人是如何说服数万人去相信神, 民族或是有限公司这些故事?然而,只要把故事说得成功, 就会让智人拥有巨大的力量, 因为这能使得数以万计的陌生人合力行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思想看,如果我们的语言只能说些像是河流、树林或狮子之类真正存在的事物,要建立国家、教会或是法律制度可不是难上加难?
  • 所谓“想象的现实”值的是某件事人人都相信,而且只要这项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 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施泰德洞穴的艺术家可能真的相信有狮人守护灵的存在。虽然也有些巫师是骗子,但多半都是真诚相信有神与恶魔的存在。至于百万富翁,他们也多半真诚相信人权的存在。虽然其实所谓联合国,利比亚和人权都只是我们想象的概念,但在2011年,我们说联合国要求利比亚政府尊重其公民的人权,并没有人会认为这句话是谎言。
    从认知革命以来, 智人一直就生活在一种双重的现实之中。一方面我们有像是河流、树木和狮子这种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像是神、国家和企业这种想象的现实。随着时间过去,想象的现实也日益强大;时至今日,河流、树木、狮子想要生存,有时候还的依赖神、国家和企业这些想象现实行行好,放它们一马。
    通过文字创造出想象的现实, 就能让大批互不相识的人有效合作,而且效果还不只是如此。正由于大规模的人类合作是以虚构的故事作为基础,只要改变所讲的故事,就能改变人类的合作方式。只要在对的情境之下,这些故事就能迅速改变。
  • 从生物学季度,我们再重新看一次美国《独立宣言》里最重要的段落: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一开始, 英文讲到人人生而平等用的词是“create”,但生物学并没有“创造”,而是演化。演化特定没有平等这回事,所谓平等的概念,是与“创造”的概念精密相关。美国人的”平等“观念来自基督教,基督教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是由上帝创造,而所有灵魂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但是,如果我们不相信基督教那一套关于上帝、创造和灵魂的神话故事,那所谓人人”平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演化的基础是差异,而不是平等。每个人身上带的基因码都有些不同,而且从出生以后就接受者不同的环境影响,发展出不同的特质,导致不同的生存概率,”生而平等”其实该是”演化各有不同“。
    而根据生物学, 人并不是”创造”出来的,自然也没有“造物者“去”赋予“人类什么。个体诞生的背后就只是盲目的演化过程,而没有任何目的。所以”造物者赋予“其实就只是”出生“。
    同样,生物学上也没有”权利”这种事,只要各种器官、能力和特性。鸟类之所以会飞就是因为它们有翅膀,可不是因为有什么“会飞的权利“。此外,这些器官、能力和特性也没有什么”不可剥夺“的问题, 它们常常会不断突变,还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完全消失。例如鸵鸟,就是失去了飞行能力的鸟类。所以不可剥夺的权利其实就是“可变的特性”。
    那我们要问,究竟人类演化有什么特性?“生命“倒是毋庸置疑,不过”自由”又是怎么回事?生物学可不讲自由这种东西。“自由”就像是平等、权利和有限公司,不过是人类发明的概念,也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要说人类在民主社会是自由的, 而在独裁统治下不是自由的,这点完全没有意义。最后,“幸福“明确下个定义,也没办法客观测量”幸福“。大部分的生物研究都只认可”快感“确实存在,也能有比较容易的定义和测量方式。所以, “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其实就只是“生命和追求快感”。
    因此,我们来看看美国《独立宣言》改用生物学、科学的角度来写该是如何: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演化各有不同,出生就有某些可变的特性,其中包括生命和追求快感。
  • 不管是基督宗教, 民主还是资本主义, 都只是由想象所构建出来的秩序. 而要怎样才能让人相信这些秩序? 第一, 对外的说法绝对要坚持它们千真万确, 绝非虚构. 永远要强调, 这种维持社会稳定的秩序是个客观事实, 是由伟大的神或者是自然的法则所创造, 如果要说人人不平等. 不是因为汉谟拉比自己这么说, 而是因为恩利尔和马杜克这两位神的旨意. 如果要说人人平等. 也不是因为托马斯.杰斐逊自己这么说, 而是因为这是上帝造人的方式. 如果要说自由市场是最好的经济制度, 不是因为亚当.斯密自己这么说, 而是因为这是自然不变的规律.
    第二, 在教育上也要彻底贯彻同一套原则. 从人出生的那一刻起, 就要不断提醒他们这套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 要一切事物中融入这套原则, 不管是童话, 喜剧, 绘画, 歌曲, 礼仪, 政治宣传, 建筑, 食谱还是时尚. 举例来说, 我们现在相信平等的概念, 所以富人家的子弟穿起牛仔裤, 觉得这是种时尚. 一开始, 牛仔裤是工人阶级的打扮, 而如果是在相信阶级制度的中世纪, 欧洲人绝对不可能有哪个年轻贵族去穿上农民的工作服装. 在当时, “先生”(Sir)或”女士”(Madam)是贵族专属的特权称谓, 甚至常常还是通过许多牺牲才能取得. 但到了现在, 不管信件的收件人是谁, 开头的称谓一律都是”亲爱的某某先生/女士”
  • 除此之外, 这种有想象建构的虚构故事还落实到了现代建筑之中. 像是理想的现代建筑会将房屋分成许多小房间, 让每个孩子都能有私人的空间, 不用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之下, 能有最大的自主权. 这种私人房间几乎一定有门, 而且许多家庭不只允许小孩关门, 甚至还能上锁, 就连父母想进去, 都得先敲敲门得到允许才成. 小孩对自己房间的装饰可以随心所欲, 墙上可以贴着摇滚明星的海报, 也可以满地丢着脏袜子, 如果在这样的空间里成长, 任何人都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个体”, 觉得自己的真正价值是由内而外的, 而不是他人所赋予的.
    然而, 像是中世纪的贵族就没有个人主义这一套, 他们认为, 个人的价值是由社会阶级, 由他人的看法所决定. 在这种情形下, “被别人嘲笑”就成了莫大的侮辱. 而当时的贵族也会告诉孩子, 要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名声. 同样, 中世纪想象中的价值体系也反映在当时实际的城堡建筑中, 一座城堡中几乎不可能由儿童房. 如果在这种环境下长大, 就会觉得: 个人的真正价值是由他的社会阶级以及他人对他的看法而定.
  • “客观”: 事物的存在, 不受人类意识及信念影响.
    ”主观”: 事物的存在, 靠的是某个单一个人的意识和信念. 如果这个人改变了自己的信念, 这项主观的事物也就不复存在或者跟着改变,
    ”主体间”:事物存在, 靠的是许多个人主观意识之间的链接网络, 就算某个人改变了想法, 甚至过世, 对这项事物的影响并不大. 但如果是这个网络里面的大多数人都死亡或者改变了想法, 这种主体间的事物就会发生改变或者消失.
  • 其中最恶名昭著的, 就是在16, 17世纪间席卷欧洲的天主教与新教徒之战. 所有这些人都相信基督的神性, 也相信他关于爱和怜悯的福音, 只是对于”爱”的本质意见不合. 新教徒认为, 神如此爱着世人, 所以让自己化为肉体, 容许自己受到折磨, 钉死在十字架上, 从而赎了原罪, 并对那些信他的人打开了天堂的大门. 天主教认为, 虽然信仰是必要的, 但光这样不够. 要进入天国. 信徒还必须参加教堂礼拜, 而且要多行善事, 这点让新教徒无法接受, 认为这样形同交易, 对于神的爱和伟大是种贬抑. 如果不进天堂必须取决于自己的善行, 岂不是放大了自己的重要性, 而且暗示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人类受的苦以及神对人类的爱都还不够?
  • 至死, 一切如梦幻泡影消失, 生命就像是毫无意义的追寻. 然而, 这个轮回该怎么样才能跳出呢?
    在29岁时, 释迦牟尼半夜离宫, 抛下了财富和家人, 流浪走遍印度北部, 希望这一切痛苦寻找出路. 他前往各个修院修行, 聆听各个大师讲道, 但还是无法完全感到解脱, 有什么不满依然萦绕. 他并未绝望, 决心反求诸已, 直到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止. 最后他体会到, 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噩运, 社会不公或者神祗的任性, 而是出自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
    释迦牟尼认为, 人遇到事情通常就会产生欲望, 而欲望总是会造成不满. 遇到不喜欢的事, 就像躲开; 遇到喜欢的事, 就想维持并增加愉快. 但正因如此, 人心就永远不满, 永远不安. 这点在碰上不悦的时候格外明显, 像是感到疼痛的时候, 只要疼痛持续, 我们就一直感到不满, 用尽一切办法想要解决. 然而, 就算是遇上欢乐的事, 我们也从不会真正满足, 而是一直担心这种欢乐终将结束或是无法再持续或增强, 有些人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爱情, 但等到真的找到了爱情, 却还是不满足. 有的开始整天担心对方可能会离开; 有的又觉得自己太过屈就, 就该再找更好的人.
    释迦牟尼找到一种方法可以跳出这种恶性循环. 在事物带来快乐或痛苦的时候, 重点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而不是着重在它带来的感受, 于是就能不再为此所困. 虽然感受悲伤, 但不希望悲伤结束, 于是虽然有悲伤, 也能不再为此而困. 即使仍然悲伤, 也是一种丰硕的经验. 虽然感受快乐, 但不要希望快乐继续, 于是虽然仍有快乐, 也不能失去心中的平静. 无欲则无苦.
    佛陀的教诲一言以蔽之: 痛苦来自欲望; 要从痛苦中解脱, 就要放下欲望; 而要放下欲望, 就必须训练心智, 体验事物的本质.
  • 尼采: 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 几乎什么都能够忍受. 生命有意义, 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殆; 生活无意义, 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
  • 根据佛教的观点, 大多数人太看重自己的感受, 以为快感是快乐, 不愉悦的感受就是受苦. 于是, 人类就渴望能有快感, 并希望避免不愉悦的感受, 然而, 这是大大的误解. 事实上, 人类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实质或意义. 主观感受就只是一种电光火石的波动. 每个瞬间都在改变, 就像海浪一样. 不论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 觉得生命是否有着意义, 这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已.
    如果我们太看重这些内部的波动, 就会变得太过于执迷, 心灵也就焦躁不安, 感到不满. 每次碰上不快, 就感觉受苦. 而且就算已经得到快感, 因为我们还希望快感能够增强或是害怕快感就会减弱, 所以心里还是不能得到满足.追求这些主观感受十分耗费心神, 而且终是徒劳, 只是让我们受制于追求本身. 因此, 苦的根源既不在于感到悲伤或者疼痛, 也不在于感觉一切都没有意义. 苦真正的根源在于”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不管追求的是什么, 都会让人陷入持续的紧张, 困惑和不满之中.
    人想要离苦得乐, 就必须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 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 如此一来, 虽然感受疼痛, 但不再感到悲惨; 虽然愉悦, 但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 于是, 心灵变得一片澄明, 自在. 这样产生的心灵平静力量强大, 那些穷极一生疯狂追求愉悦心情的人完全难以想象. 这就像是有人已经在海滩上站了数十年, 总是想抓住”好的海浪”, 让这些海浪永远留下来, 同时又想躲开某些”坏的海浪”, 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 这样一天又一天, 这个人站在海滩上徒劳无功, 被自己累的几近发疯. 最后终于气力用尽, 瘫坐在海滩上, 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 忽然发现, 这样多么平静啊!
    佛教与现代生物学和新世纪运动的相同点, 在于都认为快乐不在于外在条件. 但佛教更重要也更深刻的见解在于, 真正的快乐也不在于我们的主观感受. 我们如果越强调主观感受, 反而就越感到苦. 佛教给我们的建议是, 除了别再追求外在成就之外, 同时也别再追求那些感觉良好的心里感受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