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到了,你还单身吗?

来源:互联网 发布:贵州毕节烟草网建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22:23

        昨天骑自行车出去“爬山”,在山林中受了一些寒气,加上从今天早上起,一直下雨,我决定一整天宅宿舍里面。大周末的,一个人出去,估计会受到一万点暴击伤害,所以,还是躲在家里默念:七夕,赶紧过去吧。据说中国目前有两亿单身汉,七夕到了,你还单身吗?

        我的回答是Yes,从上大学起(2010年),似乎我一直都是有对象的状态,直到2016年从部队退伍回来,渐渐和女友越走越远,直到默默成为“单身俱乐部”的一员。说实话,我觉得我挺矛盾的,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单身其实挺好的,因为可以无拘无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太在意他人的感受;另一方面,我觉得有一个伴侣也能丰富生活,并且能迎合家人的意愿(这才是重点,我是父母唯一的孩子,晚婚和不婚,会被认为不孝)。我的老家,是祖国西南的一个小镇,正好处于长江北岸,山清水秀,丘陵地带,经济上欠发达,民风淳朴。如果2010年我没有选择离开家乡一路向北来到北京,可能我现在至少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我们老家那边没读书了家里就立马忙活找对象结婚)。我们老家没有读书的孩子基本上很快就会步入婚姻的殿堂。不过,这种情况的婚姻对象一般都是本地人,也注定你将很难再离开自己的家乡。这些年,家乡缓慢的发展起来,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开放一些,能够接受“晚婚”(25以后结婚)。

        我想我老家的情况也是现在国内大城市里面打拼的大部分年轻人老家的状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期,是计划生育最严的一个时期,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这批年轻人大都去过大城市上过学,感受到了家乡城市和大城市发展机遇的差别,也是在矛盾中长大的一代(很多从小一直被灌输的思维,长大后因为政策变化又被推翻)。2亿单身,只怕超过90后居多吧(无奈,倒霉的一代)。现在一说到结婚,恐怕大部分男孩子都被要求有车有房吧?除了富二代,刚毕业工作的90后哪有这个钱?身处离家千里之外的大城市,辛苦赚到的收入要租房,孝敬父母,基本都是“月光”,这些可怜的孩子,拿什么谈恋爱,拿什么结婚?然而现在大城市的房子,始终是“天价”,但肯定还要涨,可能这些孩子再工作十年也买不起房子。

        在一些大城市里面,也存在那种真爱的小情侣,经济条件太差,两人只能低调领取结婚证,不敢有办婚礼、拍婚纱照的“铺张浪费”。其他年轻人,大部分都是现实条件太苛刻,没条件谈恋爱结婚,剩下的要么就是“黄金单身”,要么就是接受新式观念“不婚”、“断背”,已经非常小众。2亿单身,对于15亿人口的中国,我觉得也算正常吧,但应该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我觉得这个现象体现了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这些单身想要“脱单”,比较困难,难在自身条件,难在社会环境。社会资源的两级差异分配:大城市占用大部分资源,数量庞大的小城市只能占有少部分资源,直接导致人才在大城市聚集,到一个令人恐惧的地步(看看北京的众多“城中村”,看看上海街头的人头攒动)。对比之下,中小城市则是冷冷清清,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只能拖慢城市的发展。

        很明显政府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想办法将大城市的资源分一些出去,但是成效一般,这种宏观调控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见到效果。和大部分北漂青年一样,我也在北京“煎熬”着,我似乎工作一辈子也无法在北京买一套房,似乎总是够不着女孩子的谈恋爱和结婚标准(“矮穷矬”,重点是穷,我也很无奈啊)。小的时候重男轻女,感觉自己就是个“明星”,长大以后发现做一个女孩子真好,压力要小好多,自己成了一个“屌丝”。小的时候房价那么低,现在房价那么高,不变的是我家始终买不起房。但是我是真心想在北京坚持下去,我不希望我的下一代还是需要像我一样从穷乡僻壤一路过关斩将考到大城市去,还要纠结于买房买车。这场围城,坚持下来的,就是胜利者。如果坚持不下去,那么在合适的年龄,我会回到家乡,找一个小城姑娘,相伴一生。我的观念,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感谢他们。

        不知道其他单身青年是怎样的状况,但是2亿单身,绝对会导致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影响社会安定,隔代差异……社会要进步,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应该是主要政府次要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又是一年七夕时,你还单身吗?

        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