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成长:每一朵花自有每一朵…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宝贝详情打不开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13:28

【教育与成长:每一朵花自有每一朵花开放的时日】“神童”王思涵同学的经历,让我首先想到茱蒂•哈里斯的《基因或教养》中的一段文字:“把一个天生有音乐细胞的孩子放到一个音乐环境中,你可能培养出一个莫扎特;但是把一个没有音乐感的孩子放在音乐环境中,他长大后还是一个音痴。把一个先天有忧郁倾向的孩子放到一个紧张、充满压力的环境中,他会变成一个沮丧、罹患忧郁症的大人,把一个没有忧郁倾向的孩子放到同样的环境中,他不会高兴,但不会沮丧。你的结果会不同,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的结果跟你的开始有关。”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人生走向,不仅与他后天的生长环境与教育有关,还与他的遗传基因有关。每个人的结果,除了与天赋有关,还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有着微妙的关系,尽管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但是,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天赋也是事实。


【儿童的成长自有人的成长的普遍规律,这规律其实就是到什么年龄长什么智慧,怎样的智慧成就怎样的技能,只不过,每个人生命生长的节律不一样而已】。

研究表明,人自出生之日起,体力、情绪、智力状态会随时间推移呈周期性波动变化。急不得(比如齐白石,20多岁开始作画,到老年成了一代宗师),也慢不得(比如“神童”的教育,但实际的情况是,“神童”毕竟少之又少,2012年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在中国,智力超常的儿童约占全部儿童总数的3%,至少97%的孩子是普通人)。


【教育有教育的学问,也有它特定的规律,违背规律,揠苗助长,就有可能使人失去本可能有的生长乐趣】。

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对儿童应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长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由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情感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


有人曾这样说“学习的过程就像盖大楼,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像打地基,一定要把地基‘夯实’。殊不知,人的大脑不是没有生命力的地基,夯得太实就把大脑塞满了,大脑就难有自由转动的空间了”。

成人们需要明白,孩子的教育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这种自然就是人的禀赋与天性,所谓“顺其自然,因其固有”是也。成人们必须明白这样的道理,只有在充分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尊重他们自己的需要的基础上,采取适合孩子只能因素的、乐意接受的教育方式时,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一个人的智力与技能的提升尽管与环境与教育有关,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他的遗传基因。当然也可能有特例,但特例并不能取代普遍。


【为人父母要不断提醒自己的是不要老是让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去比,更要坦然接受现实,孩子某些技不如人,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跟人本来就应该是不一样的,为人父母千万不能无视这不一样,变着法子将自己的孩子往死里逼。各种花有各种花的花期,静待花开,到他该开放的时候他自然会开放的】。

 

麻烦“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忽视全面素质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忽略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使一些青少年滋生依赖和索取心理,生存能力弱化。”王思涵同学的经历告诉我们的是,罔顾一个人固有禀赋的过度的教育会使他们将来无法面对具体的生活挑战,不仅利于他们的生命生长,还会给他们带来许多不该有的烦恼和遭遇。

或许王思涵同学只是典型的一例。值得庆幸的是不仅王思涵自己已经放下了压力,他的父母也意识到他们过往的错误,坦然面对现实了。如果更多的父母能够从类似的案例中反思自己家庭教育的问题,或许会有可能找到相对合适的家庭教育路劲与方法,而不再为他人抓狂。

(凌宗伟)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