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static和extern用法的一个小细节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tlab矩阵拼接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8:21

关于static和extern修饰全局变量的一些细节,以前遇到过很多次,网上也有很多很好的讲解,这里做个简单的笔记,避免每次都从零开始查。

假设A.h中定义一个全局变量,让A.c和main.c共享这个全局变量,以前以为用static即可实现(最开始发现这样可以避免编译报错),如下所示:
A.h:

//A.hstatic int a=0;

A.c:

//A.c#include "A.h"void set_val(){    a = 1;}

main.c:

//main.c#include "A.h"#include <stdio.h>int main(){    set_val();    printf("%d\n",a);}

编译运行后发现,输出是0,看起来set_val()对a的赋值并没有生效,其实不然。

static 告诉编译器,该静态变量只在包含该头文件的作用域内生效,可以理解为main.c和A.c虽然都包含了A.h,但实际上是两个作用域,在A.c和main.c中有两个地址不同的静态变量a,可以通过在set_val()中和main()加入“printf(“%p\n”,&a)”来验证a的地址是否一样。

正确的做法:
在A.h中把”static int a=0”换成”extern int a”,注意用extern修饰后不能对a进行初始化。然后在A.c中定义全局变量”int a=0”。这样替换之后,编译运行,就会发现输出是1了,通过”printf(“%p\n”,&a)”打印出来的地址也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