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hashcode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 搜狗输入法切换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0:50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Hash:

Hash是散列的意思,就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散列值。关于散列值,有以下几个关键结论:

1、如果散列表中存在和散列原始输入K相等的记录,那么K必定在f(K)的存储位置上

2、不同关键字经过散列算法变换后可能得到同一个散列地址,这种现象称为碰撞

3、如果两个Hash值不同(前提是同一Hash算法),那么这两个Hash值对应的原始输入必定不同


然后讲下什么是HashCode,总结几个关键点:

1、HashCode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查找的快捷性,HashCode是用来在散列存储结构中确定对象的存储地址的

2、如果两个对象equals相等,那么这两个对象的HashCode一定也相同

3、如果对象的equals方法被重写,那么对象的HashCode方法也尽量重写

4、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相同,不代表两个对象就相同,只能说明这两个对象在散列存储结构中,存放于同一个位置


首先,想要明白hashCode的作用,你必须要先知道Java中的集合。

总的来说,Java中的集合(Collection)有两类,一类是List,再有一类是Set。前者集合内的元素是有序的,元素可以重复;后者元素无序,但元素不可重复。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了:要想保证元素不重复,可两个元素是否重复应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这就是Object.equals方法了。但是,如果每增加一个元素就检查一次,那么当元素很多时,后添加到集合中的元素比较的次数就非常多了。也就是说,如果集合中现在已经有1000个元素,那么第1001个元素加入集合时,它就要调用1000次equals方法。这显然会大大降低效率。

于是,Java采用了哈希表的原理。哈希(Hash)实际上是个人名,由于他提出一哈希算法的概念,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哈希算法也称为散列算法,是将数据依特定算法直接指定到一个地址上。如果详细讲解哈希算法,那需要更多的文章篇幅,所以这里就不介绍了。初学者可以这样理解,hashCode方法实际上返回的就是对象存储的物理地址(实际可能并不是)。

这样一来,当集合要添加新的元素时,先调用这个元素的hashCode方法,就一下子能定位到它应该放置的物理位置上。如果这个位置上没有元素,它就可以直接存储在这个位置上,不用再进行任何比较了;如果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元素了,就调用它的equals方法与新元素进行比较,相同的话就不存了,不相同就散列其它的地址。所以这里存在一个冲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实际调用equals方法的次数就大大低了,几乎只需要一两次。


所以,Java对于eqau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是这样规定的:

如果两个对象相同,那么它们的hashCode值一定要相同。

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相同,它们并不一定相同。

为什么重写eqauls一定要重写hashcode

由于为了提高程序的效率才实现了hashcode方法,先进行hashcode的比较,如果不同,那没就不必在进行equals的比较了,这样就大大减少了equals比较的次数,这对比需要比较的数量很大的效率提高是很明显的,在上面hashcode作用中我就举了一个在集合中的使用的列子。

其实简单的说就是为了保证同一个对象,保证在equals相同的情况下hashcode值必定相同,如果重写了equals而未重写hashcode方法,可能就会出现两个没有关系的对象equals相同的(因为equal都是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重写的),但hashcode确实不相同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