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提取

来源:互联网 发布:centos切换中文乱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9 23:11

今天在搜索学习贝叶斯算法时无意中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发现作者的讲解思路非常的清晰,逻辑也非常顺畅,于是就顺藤摸瓜得一起阅读了作者的其他文章,同样是很精彩,特别是对于如何有效学习的话题的探讨,值得总结收藏。顺便提一句,这个博主是《暗时间》的作者,这本书同样很实用。

作者提出“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的观点,因为“,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因此,学习的有效性显然应该这样来衡量:当遇到需要用到学过的知识的时候,相关的知识是否会自动从你脑海中“蹦”出来。”

因此作者接下来讨论了几种记忆和学习机制,比如记单词实验,同样是一个单词,如果你单纯靠读音去记和靠联想含义或者功能去记,效果有着显著的差别。这个实验的解释是,记忆线索越多越容易被记住。“对于理解记忆的人来说,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所以“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

作者也提到自己的一些经历,比如记笔记,通常会因为缺乏几个关键字找不到自己当初记得笔记,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之后理解得更深刻”

当然,“在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另一方面,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同样应该对问题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扰,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知识。”

下面是干货区:

  1. 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
  2. 创造回忆的机会:我知道第一条不顶用
    2.1 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
    2.2 整理笔记
    2.3 书写: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照一个主题系统地“串”起来大大地丰富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平添无数提取线索。
  3. 设身处地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 : 这个不大理解。。。可能是Learn by others’ lesson?
  4. 抽象和推广: 泛化、推广、举一反三、抽象. 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也别忘了将问题也抽象一下,剔除不相关细节,使问题也从一个特定的分枝往上抽象,从而碰到之前泛化过的结论.
  5. 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将别人的经历或者通过阅读和观察得来的经历和自身的经历进行比较,常常能够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1) 样本大小很关键:比较的个体样本越少越容易产生错误归因,最好多多观察,多多比较和总结。2) 警惕“沉默的证据”、事后偏见、自利归因:读他人的传记的时候,不管传记是本人写的还是传记作家通过访谈写的,都会有意无意地犯事后偏见,例如最常见的将成功归因为个人能力,忽略机遇因素。将偶然看作必然。

原文链接: http://mindhacks.cn/2009/03/28/effective-learning-and-memorization/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