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基础01

来源:互联网 发布:lol免费充点卷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04:24

一、操作系统引论

1 操作系统的目标

   (1)方便性:方便用户使用

   (2)有效性:一方面提供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3)可扩充性:从早期无结构发展成模块化结构,进而发展到层次化结构,近年来采用微内核结构

   (4)开放性:系统要遵循世界标准规范

2 操作系统的作用

   (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计算机系统中包括了处理机、存储器、I/O设备、文件等资源,处理机管理包括分配和控制处理机,存储器管理主要负责内存的分配和回收,I/O设备管理是负责I/O的分配和回收,文件管理则是用于实现对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例如通过一组数据结构以及I/O指令,用户即可利用这些数据结构及操作命令来进行数据输入和输出

3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人工操作方式:用户独占全机,CPU等待人工操作

  (2)脱机输入和输出:主要为解决人机矛盾及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特点是: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提高了I/O速度

  (3)单道批处理系统:将一批作业同时装载,但一个一个执行,故不能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4)多道批处理系统:将一批作业同时装载,排成一个后备队列,按照作业调度算法,选择某一个作业进入内存,开始运行,若有I/O操作,则暂停,切换其他作业运行

             优缺点是: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平均周期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5)分时系统:分时系统的发展动力是人机交互和共享主机,要求能够及时接受和及时处理,及时接受是指能及时接受用户的输入,及时处理是指用户的作业及命令能够及时运行和控制,其特征是:多路性(允许多个用户共享主机)、独立性(用户之间的操作互不干扰)、及时性(用户的请求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响应)、交互性(用户可通过终端与系统对话)

    (6)实时系统: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时间内对该事件进行处理。其特征是:多路性(多路现场信息采集)、独立性(多路信息互不干扰)、及时性(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截至时间来确定)、交互性(对用户发出的命令,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可靠性(实时系统要求系统高度可靠)

4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1)并发:通过引入进程实现并发

   (2)共享:即资源复用,实现资源共享的方式包括:互斥共享(临界资源,一段时间内只能有一个进程访问),同时访问(如磁盘设备,宏观上同时,微观上交替进行)

   (3)虚拟:通过某种技术将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包括时分复用技术,如虚拟处理机技术和虚拟设备技术,空分复用技术,如虚拟存储器技术

   (4)异步:进程的执行是以走走停停的方式进行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