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一)基本概念和术语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视频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0:56

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是计算机中可以操作的对象,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输入计算机处理的符号集合。

数据元素: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处理。也被称为记录。

数据项: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总结:

  • 已人为例子,可以把人看成是一个数据元素
  • 而人都有姓名、性别、身高和体重等数据项数据项是数据不和分割的最小单位
  • 而作为人,都有相知相同的数据项,因此可以作为数据对象
  • 数据结构,在本人的理解中,是用来表示各数据元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的集合。

逻辑结构:
- 集合结构:数据元素相互之间没有关系。
- 线性结构:各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
- 树形结构:各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物理结构:

  • 顺序储存结构:把数据元素存放在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
  • 链式储存机构:把数据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储单元里,并且用一个指针存放数据元素的地址

数据类型:是指一组性质相同的值的集合及定义在此集合上的一些操作的总称。
比如在C语言中:

  • 原子类型:不能再分解的基本类型(如整型、字符型和浮点型等)
  • 结构类型:由若干个类型组合而成,可以再分解的。(如整型数组)

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据模型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总结:个人认为:抽象数据类型可以理解为他是已经规定了的一种数学模型,至于其如何实现,由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来操作。但对于使用者来说,他们的操作方法是一样的,比如C语言的“整型:类型。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