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内存管理和智能指针 2.0 -- shared_ptr

来源:互联网 发布:自动编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1:58

shared_ptr出现原因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auto_ptr合适scoped_ptr都是存在缺陷的,于是我们必须想出一个方法既能很好的管理我们的内存,而且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多个指针指向一个内存,这个时候就出现了shared_ptr。

shared_ptr的实现原理

shared_ptr使用的引用计数的浅拷贝的形式,这个时候是不需要使用引用计数的写时拷贝的,因为多个指针指向的是同一个动态的内存空间,当其中的一个内存空间改变的时候,其他的内容也是相应的改变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shared_ptr这个类的成员变量中就要有一个指针,用于指向一个动态开辟的存储空间,还需要有一个用于计数的指针,这个指针指向一个动态开辟的内存空间,一般是整型的,这个整型 变量中存放的是我们指向同一个空间的个数,然后这个动态的整型空间只在构造函数的使用开辟出来,其他的拷贝构造函数还有赋值运算符的重载 的时候直接的使用了。

简单代码实现

template<class T>class Shared_Ptr{public:    Shared_Ptr(T* ptr)        :_ptr(ptr)        ,_count(new int(1))    {    }    Shared_Ptr(const Shared_Ptr& ptr)        :_ptr(ptr._ptr)        , _count(ptr._count)    {        (*_count)++;    }    Shared_Ptr& operator=(const Shared_Ptr& ptr)    {        if (this == &ptr)        {            return *this;        }        else        {            if (!--(*_count))            {                delete _ptr;                delete _count;                cout << "delete older" << endl;            }            _ptr = ptr._ptr;            _count = ptr._count;            (*_count)++;        }        return *this;    }    ~Shared_Ptr()    {        (*_count)--;        if ((*_count) == 0)        {            delete _ptr;            delete _count;            cout << "delete" << endl;        }    }    T& operator*()    {        return *_ptr;    }    T* operator->()    {        return _ptr;    }private:    T* _ptr;    int* _count;};

代码分析

构造函数
当我们使用构造函数的时候,这个时候肯定是已经动态开辟了一个内存空间的,所以我们这个时候也给我们_count指针动态的开辟一个空间,并且这个空间的值是1,因为此时一定是有一个空间了。

拷贝构造函数
拷贝构造函数的时候,我们是让一个已经存在的对象去初始化另一个对象,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让当前对象的指针指向那个动态的空间,同时时当前对象的计数指针也指向那个对象的计数空间,并且使当前对象的计数值加1,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有两个对象 指向了一个动态的空间了。

析构函数
析构函数的时候,我们需要把引用计数减一,这个时候再去判断我们的引用计数的值是否为0,如果是0,这个时候就需要释放我们的动态管理的空间,同时释放掉我们的引用计数的动态空间,同时需要把这两个指针置为NULL。

赋值运算符的重载

该检查的是,这个赋值是不是自赋值,如果是 自赋值,这个时候直接返回该对象 即可了,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 的引用计数不需要加1.如果不是自赋值,此时需要把当前对象的引用计数减1,同时判断减1之后应用计数是不是为0,如果是0则需要释放掉,如果不是0,就不要管了,然后接下来把我们当前指针指向被赋值的那个空间即可。

循环引用和weak_ptr

当下面的代码的时候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 循环引用,首先看代码,下面的代码是我们定义的一个结构体

struct Str{    Shared_Ptr<Str> _prev;    Shared_Ptr<Str> _next;};

再来看我们的构造函数

Shared_Ptr(T* ptr)        :_ptr(ptr)        ,_count(new int(1))    {    }

上面的构造函数中,我们的构造函数没有缺省值,会报错,因为我们在定义_prev和_next的时候,没有传入参数,所以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构造函数改成下面的样子,就是把缺省值赋值为NULL。
这个时候我们写一个测试用例

Shared_Ptr<Str> a = new Str;Shared_Ptr<Str> b = new Str;

这个时候会打印出六个delete,因为我们new出来的两个对象本身是有两个对象的,所以析构的时候,会析构这里面的两个一个是_next一个是_prev,然后我们的a和b本身也是指向对象的,所以一共析构了六次。

隐患问题 – 循环引用

如果我们是像下面的方式 使用它,就会出现循环 引用的问题,请看下面的代码

    Shared_Ptr<Str> a = new Str;    Shared_Ptr<Str> b = new Str;    a->_next = b;    b->_prev = a;

结合刚刚的分析,我们来分析上面的一段程序,首先是a和b分别指向了两个new出来的对象 ,然后这两个对象 里面的next和prev分别指向了两个对象,接着 执行a->_next = b;
b->_prev = a;的时候,会调用赋值运算符的重载,然后就是a里面的next由原来的内容指向了b,b里面 的prev由原来的内容指向了a;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b这个指向指向的内存空间有两个指针指向着,一个是b自己,一个是a->_next,所以析构的时候不会释放内存空间,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也可以这样子分析,就是我们的a和b析构的时候,只是 把引用计数减1,接下来析构a->_next和b->prev的时候,都是相互依赖彼此的,所以都释放不了,这就是循环引用。

weak_ptr

于是为了解决上面的循环引用的特殊场景,配合着shared_ptr设计出了一个weak_ptr,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template<class T>class Weak_ptr;template<class T>class Shared_Ptr{public:    friend class Weak_ptr<T>;    Shared_Ptr(T* ptr = NULL)        :_ptr(ptr)        ,_count(new int(1))    {    }    Shared_Ptr(const Shared_Ptr& ptr)        :_ptr(ptr._ptr)        , _count(ptr._count)    {        (*_count)++;    }    Shared_Ptr& operator=(Shared_Ptr& ptr)    {        if (this == &ptr)        {            return *this;        }        else        {            if (!--(*_count))            {                delete _ptr;                delete _count;                cout << "delete older" << endl;            }            _ptr = ptr._ptr;            _count = ptr._count;            (*_count)++;        }        return *this;    }    ~Shared_Ptr()    {        (*_count)--;        if ((*_count) == 0)        {            delete _ptr;            delete _count;            _ptr = NULL;            _count = NULL;            cout << "delete" << endl;        }    }    T& operator*()    {        return *_ptr;    }    T* operator->()    {        return _ptr;    }protected:    T* _ptr;    int* _count;};template<class T>class Weak_ptr{public:    Weak_ptr()        :_ptr(NULL)    {}    Weak_ptr(Shared_Ptr<T> ptr)    {        _ptr = ptr._ptr;    }    T* operator->()    {        return _ptr;    }private:    T* _ptr;};struct Str{    Weak_ptr<Str> _prev;    Weak_ptr<Str> _next;    int _a;};void TestPtr(){    Shared_Ptr<Str> a = new Str;    Shared_Ptr<Str> b = new Str;    a->_next = b;    b->_prev = a;    a->_next->_a = 0;    cout << b->_a;}

首先我们看Weak_ptr,它的成员变量是T* _ptr;此时我们的Str那个自定义的结构体中的指针就可以改成了Weak_ptr的形式,因为我们的Weak_ptr维护的是一个普通的指针,但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用到_next指向一个Shared_ptr的对象,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把Weak_ptr的拷贝构造函数的参数写成是Shared_ptr,然后赋值的时候,需要把Shared_ptr的_ptr赋值给Weak_ptr的_ptr,但是Shared_ptr中的_ptr是 私有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在Shared_ptr里面把Weak_ptr声明为友元。但是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 问题就是,我们的他声明为友元之后,编译器找不到我们的友元类,因为我们的Weak_ptr的定义部分是在Shared_ptr的后面,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在Shared_ptr的前面声明我们的Weak_ptr。

定制防函数

所谓的防函数就是让我们的类看起来像是函数一样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看下面的代码

struct Compare{    bool operator()(int a,int b)    {        return a > b;    }};void test(){    Compare com;    cout << com(1,2);}

类Compare是我们定制的一个防函数,下面的test就是我们把他 当成一个函数来使用它

为什么要引入防函数呢,因为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上面的Shared_ptr的时候,我们管理的内存 空间可能是一个FILE*的一个指针,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只使用delete来释放我们的空间,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定制一个防函数,把它作为一个参数放在构造函数 中,同时我们的Shared_ptr的成员变量里面需要定义一个这样的变量。

请看下面的代码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clude<assert.h>#pragma once#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struct DelFile{    void operator()(FILE* f)    {        fclose(f);        cout << "fclose" << endl;    }};struct DelDel{    void operator()(void* p)    {        assert(p);        delete p;        cout << "delete" << endl;    }};template<class T,class Del>class Weak_ptr;template<class T,class Del>class Shared_Ptr{public:    friend class Weak_ptr<T,Del>;    Shared_Ptr(T* ptr,Del d)        :_ptr(ptr)        ,_count(new int(1))        , _del(d)    {    }    Shared_Ptr(const Shared_Ptr& ptr)        :_ptr(ptr._ptr)        , _count(ptr._count)    {        (*_count)++;    }    Shared_Ptr& operator=(Shared_Ptr& ptr)    {        if (this == &ptr)        {            return *this;        }        else        {            if (!--(*_count))            {                del(_ptr);                delete _count;                cout << "delete older" << endl;            }            _ptr = ptr._ptr;            _count = ptr._count;            (*_count)++;        }        return *this;    }    ~Shared_Ptr()    {        (*_count)--;        if ((*_count) == 0)        {            _del(_ptr);            delete _count;            _ptr = NULL;            _count = NULL;            //cout << "delete" << endl;        }    }    T& operator*()    {        return *_ptr;    }    T* operator->()    {        return _ptr;    }protected:    T* _ptr;    int* _count;    Del _del;};template<class T, class Del>class Weak_ptr{public:    Weak_ptr()        :_ptr(NULL)    {}    Weak_ptr(Shared_Ptr<T,Del> ptr)    {        _ptr = ptr._ptr;    }    T* operator->()    {        return _ptr;    }private:    T* _ptr;};struct Str{    Weak_ptr<Str,DelDel> _prev;    Weak_ptr<Str, DelDel> _next;    int _a;};void TestFile(){    DelFile d;    Shared_Ptr<FILE, DelFile> a(fopen("w.ss","w"),d);   //注意这里传参的时候,首先要实例化一个对象            //我一开始使用的是Shared_Ptr<FILE, DelFile> a(fopen("w.ss","w"),DelFile d)            //这种方式显然是错误的,我不能在一个函数里面去实例化一个对象}void TestPtr(){    DelDel d;    Shared_Ptr<Str, DelDel> a(new Str, d);    Shared_Ptr<Str, DelDel> b(new Str, d);    a->_next = b;    b->_prev = a;    a->_next->_a = 0;    cout << b->_a;}struct Compare{    bool operator()(int a,int b)    {        return a > b;    }};void test(){    Compare com;    cout << com(1,2);}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