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管理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tensorflow 对象关系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4:50

www.freshmeat.net
www.justlinux.com
www.kernel.org
www.linux.com
www.linuxhq.com
www.linuxtoday.com
www.chinaunix.net
www.linuxeden.com
www.linuxfans.org
www.linuxsir.org
1、硬盘
IDE硬盘称为hd,SCSI和SATA硬盘称为sd。
第一块硬盘称为sda,第二块称为sdb。
硬盘分区:主分区、逻辑分区(所有的逻辑分区称为扩展分区)、交换分区(虚拟内存)
一块硬盘上最多存在4个主分区,分别称为sda1,sda2,sda3,sda4。一块硬盘必须有一个主分区。逻辑分区从5开始依次累加,sda5 sda6 …
硬盘分区格式:ext2、ext3、fat、ntfs、swap等
grub引导装载器位于硬盘起始部位,负责装入内核并引导Linux操作系统。
Linux内核可装在硬盘的主分区或逻辑分区上。
2、一般只有root用户能够执行的操作有
添加删除用户
安装软件
添加删除设备
启动和停止网络服务
系统调用
关闭系统
3、grub
grub启动时通常从/boot/grub2/grub.cfg读取引导配置。grub.cfg中的timeout=5 //选择启动系统模式时的等待时间
grub启动界面按C键可以进入grub的命令行模式
help:显示帮助信息
reboot:重新引导系统
root:指定根分区
kernel:指定内核所在的位置
find:在所有可以按照的分区上寻找一个文件
boot:依照配置引导系统
4、X系统:图形界面的基础,基于一种独特的服务器/客户端架构

X服务器:实际控制输入设备和位图式输出设备,是X客户机和这些设备的抽象接口。

X客户端:向X服务器请求服务的程序。

窗口管理器:负责窗口的移动、缩放、最大化等。是一种特殊的X客户端程序。

显示管理器:图形界面的一切(除了自己)都是由显示管理器启动的,包括X服务器。用户可以选择关闭显示管理器,这样就必须通过命令行运行startx命令(或者使用.login脚本)来启动X服务器。

widget库:图形用户界面的编程接口。

桌面环境:上面这些的大杂烩。KDE:C++写的,基于Qt库;Gnome是C写的,基于widget库。

X系统启动过程基本由显示管理器完成,显示管理器启动后依次完成以下工作
启动X服务器
提供一个界面友好的屏幕,等待验证用户的身份。
执行用户的引导脚本(Xsession),这个脚本用于建立用户的桌面环境。
窗口管理器是Xsession启动的唯一的前台程序(其他程序在后台执行)。

启动X应用程序:启动一个X应用程序,必须指定在什么地方显示。环境变量DISPLAY定义了这些内容。
DISPLAY=servername:3.2 : 表示在主机servername的第4个X服务器上的第3台显示器上
DISPLAY=:0 : 表示在本机的第一个X服务器上的第一个屏幕上。

配置X服务器:使用配置文件
/etc/X11/xorg.conf : 分为几段,每一段以Section开头,以EndSection结尾。
各配置段说明
ServerFlags : X服务器的全局参数设置
InputDevice : 配置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触摸板等
Device : 配置显卡和驱动程序
Monitor : 配置显示器的物理参数
Screen : 把一台显示器和一块显卡联系起来
Module : 配置动态加载的扩展模块,这些模块通常用于图形加速、特效显示等
ServerLayout : 把输入设备和屏幕联系起来。

配置显卡:
Section “Device”
Identifier “Configured Video Device”//标识这块显卡,显卡名为:Configured Video Device
Driver “fglrx”//指定这块显卡的驱动程序
EndSection

配置显示器:
Section “Monitor”
Identifier “Configured Monitor”//标识这块显示器,显示器名为:Configured Monitor
Option “DPMS”//打开DPMS(显示器电源管理)
HorizSync 30-65//和下面这个一起设置显示器的刷新频率
VertRefresh 50-120
EndSection

联系显卡和显示器
Section “Screen”
Identifier “Default Screen”//标识这块屏幕,屏幕名为:Default Screen
Monitor “Configured Monitor”
Device “Configured Video Device”
Defaultdepth 24//设置X服务器默认使用的颜色深度,X服务器需要依次判断使用怎样的分辨率。
EndSection

如果因为错误的显示器配置或者错误的驱动程序而导致X服务器无法正常工作,那么简单的办法就是关闭所有额外设置,把以上3段设置为
Section “Device”
Identifier “Configured Video Device”
EndSection
这样X服务器将忽略已有的显卡驱动,以最”原始“的方式使用显示器。卸载出问题的驱动程序,并逐步恢复配置,重新启动X服务器,直到显示器正常工作。
5、bash shell
命令行补全:一下和两下TAB键

通配符:*(任意长度字符串) ?(一个字符) [abc]、a-b

基本命令:
pwd :显示当前所在目录

cd :定为到目录 注:..代表当前目录的上级目录,.代表当前目录,~代表用户主目录(cd和cd~一样效果)

ls :列出目录内容 -F(区分文件类型) -a(所有文件) -l(查看文件属性)

dir :列出目录内容

vdir :和ls -l 一样

cat : 查看文件内容,可跟多个文件,显示文件所有内容 -n(显示行号)

more :分页查看文件,enter键下一页,q退出

head : 查看文件开头 -n(文件开头前n行)

tail : 查看文件结尾 -n(文件结尾后n行)

less :像一个只能阅读的文本编辑器 -M(底部显示文件信息)
less test.txt
空格:下一页
b:上一页
方向键滚动
/oo 查找oo /+enter 查找下一个oo ?+enter 查找上一个oo
q:退出

grep :查找文件内容
grep 文件内容 文件 -rni(n:行号,r:所有目录,i:忽略大小写)
基于正则表达式搜索,当文件内容含有空格时要用’文件内容’

egrep :同grep,基于扩展的正则表达式

find :查找文件
find 目录 -name 文件名 -print(打印到屏幕)
-type d(指定文件类型:b:块设备文件,c:字符设备文件,d:目录文件,f:普通文件,p:命名管道,l:符号链接)
-atime n(最后一次使用在n天前的文件)
-atime +n(最后一次使用在大于n天前的文件)
-atime -n(同理)
-mtime n(最后一次修改在n天前的文件)
-mtime +n(同理)
-mtime -n(同理)

locate :快速搜索文件
locate 文件名
locate基于其文件名数据库进行搜索,所以快。搜索前可先更新其数据库(使用updatedb命令)

whereis : 查找程序文件,并提供这个文件的可执行文件、源代码文件和使用手册的存放位置。
whereis find
whereis -b find(只查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uname -a : 查找操作系统信息

man :查询命令手册,打开手册使用的是less命令
6、文件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d)、链接文件(l)和设备文件(字符设备c和块设备b)、管道(p)、栈文件(f)。
7、文件属性(可读r可写w可执行x无权限-):-(文件类型)r-x(文件拥有者u)rwx(文件所属组g)rwx(系统其它用户o)
8、Linux目录结构
/bin:存放常用操作命令的执行文件。
/boot:操作系统启动时所用到的程序。
/dev:存放外部设备访问接口
/etc:系统配置信息。
/etc/rc.d:存放Linux启动和关闭时要用到的脚本文件。
/etc/rc.d/init:存放所有Linux服务默认的启动脚本。
/home:默认用户工作目录
/lib:系统动态链接共享库
/lost+found:系统异常时一些遗失的片段
/media:光驱和软驱的挂载点
/misc:存放从DOS下进行安装的实用工具
/mnt:软驱、光驱、硬盘的挂载点。或临时的别的文件系统挂载点
/proc:存放系统核心与执行程序所需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内存中有系统产生的,顾不占用硬盘空间
/root:超级用户主目录
/sbin:存放系统管理员常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tmp:该目录用来存放不同程序执行时产生的临时文件。一般Linux安卓软件的默认安装路径就是这里
/usr: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存放在这个目录下,很重要
/usr/bin: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usr/sbin: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usr/src: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srv: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文件系统sysfs
/var:日志信息
9、用户切换:su [选项] [使用者]
选项一:-、-l、–login。作用:重新登录使用者
选项二:-m、-p。作用:执行su时不改变环境变量
选项三:-c、–command。作用:变更账号为使用者,并执行命令(command)后再变回原来使用者
echo $环境变量:显示环境变量值
export:设置新的环境变量
env:显示所有环境变量
set:显示所有本地定义的shell变量
unset:清除环境变量
10、用户管理:useradd、passwd等
useradd
usermod
userdel
groupadd
groupmod
groupdel
passwd
id
groups
who
11、系统管理命令:ps、kill等
ps
top
kill
uname
setup
crontab
shutdown
uptime
clear
12、磁盘相关命令
free
df
du
fdisk
13、磁盘挂载命令(mount)
mount -t 文件类型 挂载设备 挂载目录
14、文件目录相关命令
cd
ls
mkdir
cat
cp:-r(复制一个目录),-f(覆盖已存在文件),-i(覆盖前提示)
mv
rm -rf(递归及强制)
chown
chgrp
chmod
grep:grep 字符串 文件名 -r(指定文件名) grep “xxx” . -Rni > /tmp/1 : 寻找当前目录下的xxx字符串写入到/tmp/1

ln
15、压缩打包相关命令
gzip:只能压缩单个文件,不能压缩目录
tar:打包,压缩,解压
tar -zcvf(gzip压缩) 包名 目录;
tar -jcvf(bzip2压缩) 包名 目录;
tar -zxvf 包名 解压缩
diff:
patch:
16、网络相关命令
netstat
nslookup
finger
ping
ifconfig
ftp
telnet
检查telnet服务是否启动:chkconfig telnet –list
ssh
修改IP地址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