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个栈来实现一个队列

来源:互联网 发布:dwg用什么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9:26

大多数人的思路是:始终维护s1作为存储空间,以s2作为临时缓冲区。

入队时,将元素压入s1。

出队时,将s1的元素逐个“倒入”(弹出并压入)s2,将s2的顶元素弹出作为出队元素,之后再将s2剩下的元素逐个“倒回”s1。

见下面示意图:

 

2Stacks1Queue

 

上述思路,可行性毋庸置疑。但有一个细节是可以优化一下的。即:在出队时,将s1的元素逐个“倒入”s2时,原在s1栈底的元素,不用“倒入”s2(即只“倒”s1.Count()-1个),可直接弹出作为出队元素返回。这样可以减少一次压栈的操作。约有一半人,经提示后能意识到此问题。

 

上述思路,有些变种,如:

入队时,先判断s1是否为空,如不为空,说明所有元素都在s1,此时将入队元素直接压入s1;如为空,要将s2的元素逐个“倒回”s1,再压入入队元素。

出队时,先判断s2是否为空,如不为空,直接弹出s2的顶元素并出队;如为空,将s1的元素逐个“倒入”s2,把最后一个元素弹出并出队。

有些人能同时想到大众方法和变种,应该说头脑还是比较灵光的。

 

相对于第一种方法,变种的s2好像比较“懒”,每次出队后,并不将元素“倒回”s1,如果赶上下次还是出队操作,效率会高一些,但下次如果是入队操作,效率不如第一种方法。我有时会让面试者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性能。我感觉(没做深入研究),入队、出队操作随机分布时,上述两种方法总体上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应该相差无几(无非多个少个判断)。

 

真正性能较高的,其实是另一个变种。即:

入队时,将元素压入s1。

出队时,判断s2是否为空,如不为空,则直接弹出顶元素;如为空,则将s1的元素逐个“倒入”s2,把最后一个元素弹出并出队。

这个思路,避免了反复“倒”栈,仅在需要时才“倒”一次。但在实际面试中很少有人说出,可能是时间较少的缘故吧。

 

以上几个思路乍看没什么问题了,但其实还是有个细节要考虑的。其实无论什么方法和情况,都要考虑没有元素可供出队时的处理(2个栈都为空的时候,出队操作一定会引起异常)。在实际写代码时,忽略这些判断或异常处理,程序会出现问题。所以,能不能考虑到这些细节,也体现了个人的素养。

代码:

这是左程云的《程序员代码面试指南》的答案:
importjava.util.Stack;
 
publicclass Solution {
    Stack<Integer> stack1 = newStack<Integer>();
    Stack<Integer> stack2 = newStack<Integer>();
     
    publicvoid push(intnode) {
        stack1.push(node);
    }
     
    publicint pop() {
        if(stack1.empty()&&stack2.empty()){
            thrownew RuntimeException("Queue is empty!");
        }
        if(stack2.empty()){
            while(!stack1.empty()){
                stack2.push(stack1.pop());
            }
        }
        returnstack2.pop();
    }
}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