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李商隐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关系图流程图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19:23

生活随笔

+2017年09月21日+

我要变成一棵树,有阳光的时候就努力生长,我不是一颗热带树,春夏秋冬我都需要经历,否则我便会因水土不服而逐渐枯萎。


+2017年09月21日+

理想的生活是我们感知到一种无形的和谐,生活就是一种感觉。 基于此,幸福得以超越时代,每个人不分职业、国别的拥有追求幸福的可能。


+2017年09月25日+
遇到一个早餐店,店主说他们和另一个人合作承包了这个店,早晨他们用到10店,卖早餐,其余时间给另一个人卖盖饭啥的,节约了很多房租,而他们只卖早餐。

+2017年09月25日+#关于共享经济·蹭蹭热度^^#
共享经济当下非常火爆,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再到各种云服务。硬件的共享,软件的共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专门的提供一种服务,按照某种方式尽可能便利提供给大众使用。共享经济这个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专门。因为比如银行-共享了钱,房屋中介-共享了房屋,公交车-共享了公交车,这些其实都有共享意思,但是很明显是区分于当下的“共享经济”的属性的。共享经济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个人化服务的共享,服务是针对个体来提供的,需要高频次的使用,绝大多数人都有这个需求,否则这和一般的现存的经济形式没有特殊区别。综上,我觉得共享经济应该具备两个特征,一个是专门的提供服务,不是闲置的才提供出来;第二个是服务针对个人,或者针对组织,具备个性化配置的可能。


+2017年09月25日+#关于大数据·智能推算#
使用手机定位功能确定人们乘坐地铁的最常用路线,然后推算下站地点,然后如果你需要乘坐很远的地铁,可以让APP告诉你那个位置的人会最早下车,你就可以有座位了。
这个功能还有一个延伸,如果你的通勤距离特别远,然后系统发现了,在你目的地附件有一个和你有着相反通勤举例的小伙伴,那么系统就可以帮助你们更换一下自己住的地方,这种信息更真实。


+2017年09月25日+#高并发和多线程#
高并发和多线程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二者乍一听上去是一回事,其实是两码事。
高并发是系统全局解决访问瓶颈的范畴,同时有多个用户访问,可以从流量,数据库分表,查改分离,缓存,CDN,分布式等方式进行处理。多线程则侧重于内存资源的分配和数据的可靠性。


+2017年09月25日+

人类的思维本质就是一种逻辑规则,而规则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编程越往后越有这种感觉。


+2017年09月27日+#地铁启示#

 地铁换乘,人潮涌动,你的速度是由人群确定的,还是你自己?如果跟着人群,只能是均速,不会被拉下,如果想超过均速,必须见缝插针。进一步说,地铁换成可以是工作,运动,读书,学习一门语言,交流沟通等等,人群就是与之相关的氛围,而我们若想取得进步,最好是在人群中见缝插针。如果你有这种自控力,最好避开人群,但是一个人走的快,三个人走的远,对方向的决策也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

+2017年10月10日+
进入IT行业两周年之际,我拥有了自己的小站   http://www.bestcxx.cn/ 目前还在审核中


+2017年10月13日+

开始制作UML流程图,工具:PowerDesigner


+2017年10月16日+#坚持思维整理#

人不是天然理性的,或者说,一个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是理性的,其余时间则都可能是不理性的。具体来说,简单的,常规的,客观的事情,人多是理性的。突发的,复杂的,关系情感的事情,人多是非理性的。
人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棵树在什么时候长多大,一来和这个树努不努力、怎么努力有关系,二来和这个树在什么地方生长有关系。
成长的标准是依时,依事而定的。水有多深,要试一试才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大,也需要在经历有难度的事情面前才能真正有所展现。
所以,说到底,一个人要走怎样的道路,怎样走?是思维整理真正关注的地方。
通过思维整理,可以避免短视思维的影响,归纳出具有长远影响力的方向性决策和应该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既可以经过有限的历史经验的过滤,也可以获得当下内心的支持,还有利于内心的持续稳定,以及最终能力的增长。
思维整理是一个耗时耗力的事情,由于需要集中精力和脑力,这样大脑中一些无关紧要或者没有条理的信息就被清理出去了,剩下的就是有效信息了,除此以外,我们还获得了一个有效的思维借鉴,就是思维整理本身,这是一个长逻辑,当再次遇到复杂事情的时候,这个长逻辑也会提供有效借鉴。
比如,出家人之所以内心平静,是因为他们只读经书,他们处理外界信息所借鉴的思维模式就很简单,所以他们的世界就很简单,生活就很舒适了。思维整理相当于自己写一本自己的经书。


+2017年10月17日+#无测试,不编程#

现在写代码已经形成了-基础类-测试类-逻辑类的“套路”,即使遇到结构更改也不怕了。测试本身是基础逻辑,整合起来就是复杂逻辑,也是对复杂逻辑的天然拆分。


+2017年10月19日+#我遇到黑中介了#

这几天房东告知我的中介是二房东,不过最终把押金和上下的房租要回来了。


+2017年10月29日+

相较于编程,我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只不过编程更加纯粹,就像发动机只是提供了旋转却能够驱动我们丰富多彩且复杂的生活。


2017年10月30日

开始有目的的学习。


+2017年10月31日+#学习路线#

思路-代码-博客


+2017年11月14日+#思考是需要时间的,而编程是需要感觉的#

在阿里云中安装了 mysq和redis>>



#2017-11-20#
电子屏幕过度闪动是造成视觉疲劳的主因。


#2017-11-22#

 在充分休息或者适度充分休息的情况下,早晨会有10分钟加的状态适合接受较新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且环境无关。晚上在较为疲劳的状态,不适合一切引起疲劳的同质化活动。充分休息是必要的。2天间隔是复杂知识的中断策略。 


#2017-11-30#

大脑其实和电脑很像,内存里的处理速度要很快。健忘其实就是大脑适应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后的结果,健忘是内存信息的健忘,因为信息内容迭代速度加快
了,也由于太快了,一些不该被清理出内存的信息也没有被保留。大脑的适应性体现,对快节奏的适应。


#2017-12-03#

人需要天天吃饭,所以好的习惯或者思维也需要持久的坚持,比如思维整理,否则就像饿着肚子的感觉那样,思想饥饿会带来行尸走肉。


#2017-12-07#

灵活性和适应性——异质化思考的引导

早先,我认为人是在灵活性和适应性结合下适应环境、成长和影响环境的。现在我就个人的思维以及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那便是,人有异质化思考的习惯。

即如果一个行为——从感官上区分,进行的时间足够久了,大脑就不再在意愿上天然的支持这个,除非有外部强制措施,还好,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

更加自由的顺应自己的内心,进行异质化思考。比如工作时需要主动寻找要素信息,并且需要确保结果的正确性,时间久了,大脑就会趋向于所谓的轻松的东西,比如

听音乐,散步等等。

进一步来说,三分钟热度其实是大脑的误判,一本高深莫测的书打破了往日生活的平淡,驱使我们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不成想拿起来不久,因为书的内容晦涩难懂

就很快放弃了。这也是异质化思考引导的结果,我们总是在持续进行谋个事情达到某个度之后,就开始寻找异质化的东西了。

再一个,小孩子思维活跃,天马星空,因为异质化思考的前提是有的,就是要做一个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小孩子没什么经验,所以异质化的跨度很大,结果就是

天马行空。大人随着阅历增长,异质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小,性格也越来越固化了。

异质化思考是大脑的思维方式。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形容就是,大脑是一个多维的天平,不止两个臂,而是多个臂,我们从事某一项事情就像往这个天平的某一个臂的盘

里放砝码,一旦某个盘子里的砝码太重了,天平就失去了平衡,大脑就倾向于我们向相反的方向放砝码,即产生了异质化的思考方向的引导。小孩子经验不足,随意放,方向

和重量都随意,大人则稳健很多,“聪明很多”。

明白这个原理有很大的好处,比如用来调整,我们的生活节奏,比如用来在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自己的异质化思考而关注了不该关注的事情。

当然,我们也可以反用,异质化思考可能会导致我们持续的学习后想做点别的,那么在我们尽情的玩的时候,也可能想学习(小概率事件),但是有一个场景

会比较多的出现,那就是天平平衡的时刻,这个时候可以向这个多维的天平的任何一个盘子里放砝码,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天平平衡的诀窍,再定向的向某个方向的盘子

放砝码,我们这个方面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引申一下,人工只能会产生“绝顶聪明”的机器,但是不会产生有情感的机器,因为人会遗忘,会有喜误判断,机器不会,机器就怕断电。


#20171214#迭代思想很重要
大到一个项目,小到一个功能的开发,迭代思想,逐步,渐进。


#20171215#

听说,一个大牛可以一当三;公司运维大哥是个大牛,有技术范,有探索精神,很有耐心。


+20171221+

有序无限级树形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