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空间

来源:互联网 发布:floyd算法的流程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4 09:41
  • CREATE [UNDO]  TABLESPACE tablespace_name          
  • [DATAFILE datefile_spec1 [,datefile_spec2] ......   
  • [{MININUM EXTENT integer [k|m]   
  • |BLOCKSIZE integer [k]   
  • |logging clause | FORCE LOGGING   
  • |DEFAULT {data_segment_compression} storage_clause   
  • |[online|offline]   
  • |[PERMANENT|TEMPORARY]   
  • |extent_manager_clause   
  • |segment_manager_clause}]   
  • 1、undo   
  • 说明系统将创建一个回滚表空间。   
  • 在9i中数据库管理员可以不必管理回滚段,只有建立了undo表空间,系统就会自动管理回滚段的分配,回收的工作。   
  • 当然,也可以创建一般的表空间,在上面创建回滚段.不过对于用户来说,系统管理比自己管理要好很多.   
  • 如果需要自己管理,请参见回滚段管理的命令详解.   
  • 当没有为系统指定回滚表空间时,系统将使用system系统回滚段来进行事务管理。   
  • //   
  • 2、tablespace_name   
  • 指出表空间的名称。   
  • //   
  • 3、datafile  datefile_spec1   
  • 指出表空间包含什么空间文件。   
  • datefile_spec1是形如:[ 'filename' ] [SIZE integer [ K | M ]] [REUSE] [autoextend_clause]   
  • [autoextend_clause]是形如:AUTOEXTEND { OFF | ON [ NEXT integer [ K | M ] ] [maxsize_clause] }   
  • 其中filename是数据文件的路径名,可以是相对路径,也可以是绝对路径。   
  • size是文件的大小,   
  • REUSE表示文件是否被重用.   
  • AUTOEXTEND表明是否自动扩展.   
  • OFF | ON  表示自动扩展是否被关闭.   
  • NEXT 表示数据文件满了以后,扩展的大小.   
  • maxsize_clause表示数据文件的最大大小.形如MAXSIZE { UNLIMITED | integer [ K | M ] }.   
  • UNLIMITED 表示无限的表空间.   
  • integer是数据文件的最大大小.   
  •        DATAFILE  'D:"oracle"oradata"IMAGEDATA01.dbf'  SIZE 2000M,   
  •                  'D:"oracle"oradata"IMAGEDATA02.dbf'  SIZE 2000M   
  • //   
  • 4、MININUM EXTENT integer [k|m]   
  • 指出在表空间中范围的最小值。这个参数可以减小空间碎片,保证在表空间的范围是这个数值的整数倍。   
  • //   
  • 5、BLOCKSIZE integer [k]   
  • 这个参数可以设定一个不标准的块的大小。如果要设置这个参数,必须设置db_block_size,   
  • 至少一个db_nk_block_size,并且声明的integer的值必须等于db_nk_block_size.   
  • 注意:在临时表空间不能设置这个参数。   
  • //   
  • 6、logging clause   
  • 这个子句声明这个表空间上所有的用户对象的日志属性(缺省是logging),   
  • 包括表,索引,分区,物化视图,物化视图上的索引,分区。   
  • //   
  • 7、FORCE LOGGING   
  • 使用这个子句指出表空间进入强制日志模式。此时,系统将记录表空间上对象的所有改变,除了临时段的改变。   
  • 这个参数高于对象的nologging选项。   
  • 注意:设置这个参数数据库不行open并且出于读写模式。而且,在临时表空间和回滚表空间中不能使用这个选项。   
  • //   
  • 8、DEFAULT storage_clause   
  • 声明缺省的存储子句。   
  • //   
  • 9、online|offline   
  • 改变表空间的状态。online使表空间创建后立即有效.这是缺省值.   
  • offline使表空间创建后无效.这个值,可以从dba_tablespace中得到。   
  • //   
  • 10、PERMANENT|TEMPORARY   
  • 指出表空间的属性,是永久表空间还是临时表空间。   
  • 永久表空间存放的是永久对象,临时表空间存放的是session生命期中存在的临时对象。   
  • 这个参数生成的临时表空间创建后一直都是字典管理,不能使用extent management local选项。   
  • 如果要创建本地管理表空间,必须使用create temporary tablespace   
  • 注意,声明了这个参数后,不能声明block size   
  • //   
  • 11、extent_management_clause   
  • 这是最重要的子句,说明了表空间如何管理范围。一旦你声明了这个子句,只能通过移植的方式改变这些参数。   
  • 如果希望表空间本地管理的话,声明local选项。本地管理表空间是通过位图管理的。   
  • autoallocate说明表空间自动分配范围,用户不能指定范围的大小。只有9.0以上的版本具有这个功能。   
  • uniform说明表空间的范围的固定大小,缺省是1m。   
  • 不能将本地管理的数据库的system表空间设置成字典管理。   
  • oracle公司推荐使用本地管理表空间。   
  • 如果没有设置extent_management_clause,oracle会给他设置一个默认值。   
  • 如果初始化参数compatible小于9.0.0,那么系统创建字典管理表空间。   
  • 如果大于9.0.0,那么按照如下设置:   
  • 如果没有指定 default  storage_clause,oracle创建一个自动分配的本地管理表空间。   
  • 否则,   
  • 如果指定了mininum extent,那么oracle判断mininum extent 、initial、next是否相等,以及pctincrease是否=0.   
  • 如果满足以上的条件,oracle创建一个本地管理表空间,extent size是initial.   
  • 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那么oracle将创建一个自动分配的本地管理表空间。   
  • 如果没有指定mininum extent。initial、那么oracle判断next是否相等,以及pctincrease是否=0。   
  • 如果满足oracle创建一个本地管理表空间并指定uniform。否则oracle将创建一个自动分配的本地管理表空间。   
  • 注意:本地管理表空间只能存储永久对象。   
  • 如果你声明了local,将不能声明 default  storage_clause,mininum extent、temporary.   
  • EXTENT MANAGEMENT LOCAL   
  • //   
  • 12、segment_management_clause   
  • 段空间管理的方式,自动或者手动:   
  • SEGMENT SPACE MANAGEMENT {AUTO|MANUAL}   
  • --   
  • 实例1:创建永久表空间   
  • 可以一次创建单个表空间,也可以一次性创建多个表空间   
  • 1.1创建单个表空间   
  • create tablespace ts_something   
  •   logging   
  •   datafile  '/dbf1/ts_sth.dbf'     
  •   size 32m    
  •   autoextend on    
  •   next 32m maxsize 2048m   
  •   extent management local;   
  • //   
  • 1.2创建多个表空间   
  • CREATE TABLESPACE TS_IMAGEDATA   
  •     NOLOGGING    
  •     DATAFILE  'D:"oracle"oradata"DATA01.dbf'  SIZE 2000M,    
  •               'D:"oracle"oradata"DATA02.dbf'  SIZE 2000M,    
  •               'D:"oracle"oradata"DATA03.dbf'  SIZE 2000M,    
  •               'D:"oracle"oradata"DATA04.dbf'  SIZE 2000M,    
  •               'D:"oracle"oradata"DATA05.dbf'  SIZE 2000M EXTENT    
  •     MANAGEMENT LOCAL SEGMENT    
  •     SPACE MANAGEMENT  AUTO;   
  • //   
  • CREATE TABLESPACE TS_IMAGEDATA   
  • LOGGING   
  • DATAFILE  'E:"ORACLE"ORADATA"DATA_01.DBF'  SIZE 2000M REUSE    
  •                 AUTOEXTEND ON    
  •                 NEXT 51200K MAXSIZE 3900M,   
  •           'E:"ORACLE"ORADATA"XL"DATA_02.DBF'  SIZE 2000M REUSE   
  •                 AUTOEXTEND ON    
  •                 NEXT 51200K MAXSIZE 3900M,   
  •           'E:"ORACLE"ORADATA"XL"DATA_03.DBF'  SIZE 2000M REUSE   
  •                 AUTOEXTEND ON    
  •                 NEXT 51200K MAXSIZE 3900M,   
  •           'E:"ORACLE"ORADATA"XL"DATA_04.DBF'  SIZE 2000M REUSE   
  •                 AUTOEXTEND ON    
  •                 NEXT 51200K MAXSIZE 3900M   
  • EXTENT MANAGEMENT LOCAL    
  • SEGMENT SPACE MANAGEMENT AUTO;   
  • 实例2:创建撤销表空间   
  • create undo tablespace ts_undo   
  • datafile  '/dbf/undo.dbf'   size 100M;   
  • //   
  • CREATE UNDO TABLESPACE ts_undo01    
  •        DATAFILE  '/data/ts_undo01.dbf'     
  •        SIZE 50000M REUSE   
  •        autoextend on; 



  • 创建私用表空间:
  • create tablespace jf_data datafile '/opt/oracle/app/oracle/oradata/iptvbss/jfdata.dbf' size 1000M autoextend on next 500M maxsize unlimited;


  • create tablespace jf_index datafile '/opt/oracle/app/oracle/oradata/iptvbss/jfindex.dbf' size 1000M autoextend on next 500M maxsize unlimited;

  • 一、日志记录模式(LOGGING 、FORCE LOGGING 、NOLOGGING)    1.三者的含义        LOGGING:当创建一个数据库对象时将记录日志信息到联机重做日志文件。LOGGING实际上是对象的一个属性,用来表示在创建对象时是            否记录REDO日志,包括在做DML时是否记录REDO日志。一般表上不建议使用NOLOGGING,在创建索引或做大量数据导入时,可以使用            NOLOGGING 。        FORCE LOGGING:简言之,强制记录日志,即对数据库中的所有操作都产生日志信息,并将该信息写入到联机重做日志文件。        NOLOGGING:正好与LOGGING、FORCE LOGGING 相反,尽可能的记录最少日志信息到联机日志文件。        FORCE LOGGING可以在数据库级别、表空间级别进行设定、而LOGGING与NOLOGGING可以在数据对象级别设定。        在使用DATA GUARD 时,要求使用强制记录日志模式。注:FORCE LOGGING并不比一般的LOGGING记录的日志多,数据库在FORCE LOGGING        状态下,NOLOGGING选项将无效,因为NOLOGGING将破坏DATAGUARD的可恢复性.FORCE LOGGING强制数据库在任何状态下必须记录日志。       2.与归档模式及非归档模式之间的关系        日志记录模式与归档模式之间并不能等同,归档模式是指对系统产生的日志是否进行归档或不归档。        归档模式下,将日志记录到日志文件,并进行归档。非归档模式下,同样将日志记录到日志文件,只不过不归档而已,容易丢失日志。        日志的记录模式则不论是否处于归档或非归档,可以对日志进行记录,强制记录,或少记录日志。        归档模式中的LOGGING或FORCE LOGGING 支持介质恢复,而NOLOGGING 模式不支持介质恢复。        基于NOLOGGING模式操作所产生的日志远小于LOGGING模式产生的日志,即NOLOGGING模式最小化日志记录。           3.优先级别:        当数据库使用FORCE LOGGING时,具有最高优先级别,其次是表空间级别的FORCE LOGGING。即是当一个对象指定NOLOGGING时,而表空        间或数据库级别的日志模式为FORCE LOGGING,则该选项不起作用,直到表空间或数据库级别的FORCE LOGGING解除。        一般建议将整个数据库设置为FORCE LOGGING或基于表空间级别设定FORCE LOGGING,而不建议两者都设置为FORCE LOGGING。        当数据库或表空间使用非强制日志模式时,则日记记录优先级别由低到高为:数据库、表空间、数据对象   二、三者的使用情况    1.LOGGING模式        这是日志记录的缺省模式,无论数据库是否处于归档模式,这并不改变表空间与对象级别上的缺省的日志记录模式。        对于临时表空间将不记录日志到联机重做日志文件。           2.NOLOGGING模式        此模式不是不记录日志,而是最小化日志产生的数量,通常在下列情况下使用NOLOGGING            SQL*Loader in direct mode            INSERT /*+APPEND*/ ...            CTAS            ALTER TABLE statements (move/add/split/merge partitions)            CREATE INDEX            ALTER INDEX statements (move/add/split/merge partitions)                   NOLOGGING与表模式,插入模式,数据库运行模式(archived/unarchived)的关系:        下面仅说明使用append方式插入数据时日志产生的情况,如使用下面的方式进行插入            insert /*+append+*/ into tb_name select colnam1,colname2 from table_name;                   数据库处于归档模式            当表模式为logging状态时,无论是否使用append模式,都会生成redo.当表模式为nologging状态时,只有append模式,不会生成redo。        数据库处于非归档模式            无论是在logging还是nologing的模式下,append的模式都不会生成redo,而no append模式下都会生成redo。          2.FORCE LOGGING模式        设定数据库为Force Logging模式后,数据库将会记录除临时表空间或临时回滚段外所有的操作,而忽略类似NOLOGGING之类的指定参数。        通过下面的操作来修改            ALTER DATABASE FORCE LOGGING;            ALTER TABLESPACE tablespace_name FORCE LOGGING;        取消FORCE LOGGING模式            ALTER DATABASE NO FORCE LOGGING;            ALTER TABLESPACE tablespace_name NO FORCE LOGGING;       3.查看不同级别的日志模式        查看数据库级别日志的归档模式、记录模式         SQL> select log_mode,force_logging from v$database;                 LOG_MODE     FORCE_LOGGING        ------------ -------------        ARCHIVELOG   NO         查看表空间级别的日志记录模式        SQL> select tablespace_name,logging,force_logging from dba_tablespaces;                 TABLESPACE_NAME LOGGING   FORCE_LOGGING        --------------- --------- -------------        SYSTEM          LOGGING   NO        UNDOTBS1        LOGGING   NO        SYSAUX          LOGGING   NO        TEMP            NOLOGGING NO        USERS           LOGGING   NO            查看对象级别的日志记录模式        scott@ORCL> select table_name,logging from user_tables;         TABLE_NAME                     LOG        ------------------------------ ---        TB_A                           YES        TB_B                           YES     4.日志记录模式的转换        a.数据库从非强制日子模式切换到强制日志模式            sys@ORCL> alter database force logging;             b.数据库从强制日志模式切换到非强制日志模式            sys@ORCL> alter database no force logging;        c.表空间级别从强制日志模式切换到非强制日志模式            sys@ORCL> alter database no force logging;        d.表空间级别从非强制日志模式切换到强制日志模式            sys@ORCL> alter database no force logging;        e.对象级别日志记录模式            sys@ORCL> alter table tb_a nologging;     --不记录日志模式            sys@ORCL> alter table tb_a logging;       --采用日志记录模式       三、LOB段上有关NOLOGGING与LOGGING的情况    计算所有LOB的大小:        SELECT SUM(BYTES)/1024/1024/1024 as LOB_Size FROM user_segments        WHERE segment_type='LOBSEGMENT';     计算所有nologging的大小        SELECT SUM(s.BYTES)/1024/1024/1024 as Nologging_size        FROM user_segments s,user_lobs l        WHERE s.segment_type='LOBSEGMENT'        AND l.LOGGING='NO' AND l.SEGMENT_NAME=s.SEGMENT_NAME;     列出所有nologging/logging 的lobs和对应的表空间及其大小:        SELECT s.segment_name,s.bytes,s.TABLESPACE_NAME        FROM user_segments s,user_lobs l        WHERE s.segment_type='LOBSEGMENT'        AND l.LOGGING='NO' AND l.SEGMENT_NAME=s.SEGMENT_NAME;         SELECT s.segment_name,s.bytes,s.TABLESPACE_NAME        FROM user_segments s,user_lobs l        WHERE s.segment_type='LOBSEGMENT'        AND l.LOGGING='YES' AND l.SEGMENT_NAME=s.SEGMENT_NAME;     计算LOB段上nologging/logging的数量         SELECT COUNT(*) FROM user_lobs WHERE logging='NO';        SELECT COUNT(*) FROM user_lobs WHERE logging='YES';


  •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