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模块匹配时贪婪和非贪婪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贝茨训练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7:09

正则表达式通常用于在文本中查找匹配的字符串。Python里数量词默认是贪婪的(在少数语言里也可能是默认非贪婪),总是尝试匹配尽可能多的字符;非贪婪则相反,总是尝试匹配尽可能少的字符。在”*”,”?”,”+”,”{m,n}”后面加上?,使贪婪变成非贪婪。

从前往后匹配贪婪尽可能多的字符,因此可以理解为从后往前匹配尽量少的字符

>>> s="This is a number 234-235-22-423">>> r=re.match(".+(\d+-\d+-\d+-\d+)",s)>>> r.group(1)'4-235-22-423'>>> r=re.match(".+?(\d+-\d+-\d+-\d+)",s)>>> r.group(1)'234-235-22-423'>>>

正则表达式模式中使用到通配字,那它在从左到右的顺序求值时,会尽量“抓取”满足匹配最长字符串,在我们上面的例子里面,“.+”会从字符 串的启始处抓取满足模式的最长字符,其中包括我们想得到的第一个整型字段的中的大部分,“\d+”只需一位字符就可以匹配,所以它匹配了数字“4”,而“.+”则匹配了从字符串起始到这个第一位数字4之前的所有字符。
  解决方式:非贪婪操作符“?”,这个操作符可以用在”*”,”+”,”?”的后面,要求正则匹配的越少越好。
  下面这个例子仔细体会下

>>> re.match(r"aa(\d+)","aa2343ddd").group(1)'2343'>>> re.match(r"aa(\d+?)","aa2343ddd").group(1)'2'>>> re.match(r"aa(\d+)ddd","aa2343ddd").group(1)'2343'>>> re.match(r"aa(\d+?)ddd","aa2343ddd").group(1)'2343'>>>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