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let/filter/listener/interceptor区别联系

来源:互联网 发布:y80电动机绕组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2:16

一、 概念

 

1、 servlet:

servlet是一种运行服务器端的java应用程序,具有独立于平台和协议的特性,并且可以动态的生成web页面,它工作在客户端请求与服务器响应的中间层。Servlet 的主要功能在于交互式地浏览和修改数据,生成动态 Web 内容。这个过程为:

1) 客户端发送请求至服务器端;

2) 服务器将请求信息发送至 Servlet;

3) Servlet 生成响应内容并将其传给服务器。响应内容动态生成,通常取决于客户端的请求;

4) 服务器将响应返回给客户端。

 

2、 filter:

filter是一个可以复用的代码片段,可以用来转换HTTP请求、响应和头信息。Filter不像Servlet,它不能产生一个请求或者响应,它只是修改对某一资源的请求,或者修改从某一的响应。它是随你的web应用启动而启动的,只初始化一次,以后就可以拦截相关请求,只有当你的web应用停止或重新部署的时候才销毁。Filter可认为是Servlet的一种“变种”,它主要用于对用户请求进行预处理,也可以对HttpServletResponse进行后处理,是个典型的处理链。

主要的用途是过滤字符编码、做一些业务逻辑判断等。其工作原理是,只要你在web.xml文件配置好要拦截的客户端请求,它都会帮你拦截到请求,此时你就可以对请求或响应(Request、Response)统一设置编码,简化操作;同时还可进行逻辑判断,Web开发人员通过Filter技术,对web服务器管理的所有web资源:例如Jsp, Servlet, 静态图片文件或静态 html 文件等进行拦截,从而实现一些特殊的功能。例如实现URL级别的权限访问控制、判断用户是否已经登陆、过滤敏感词汇、压缩响应信息等一些高级功能。

它与Servlet的区别在于:它不能直接向用户生成响应。完整的流程是:Filter对用户请求进行预处理,接着将请求交给Servlet进行处理并生成响应,最后Filter再对服务器响应进行后处理。多个匹配的Filter,是按照其在web.xml中配置的顺序来执行的,所以这也就是,把自己的Filter或者其他的Filter放在Struts的DispatcherFilter的前面的原因。因为,它们需要在请求被Struts2框架处理之前,做一些前置的工作。当Filter被调用,并且进入了Struts2的DispatcherFilter中后,Struts2会按照在Action中配置的Interceptor Stack中的Interceptor的顺序,来调用Interceptor。

 

3、 listener:

监听器,从字面上可以看出listener主要用来监听只用。通过listener可以监听web服务器中某一个执行动作,并根据其要求作出相应的响应。通俗的语言说就是在application,session,request三个对象创建消亡或者往其中添加修改删除属性时自动执行代码的功能组件。比如spring 的总监听器会在服务器启动的时候实例化我们配置的bean对象 、 hibernate 的 session 的监听器会监听session的活动和生命周期,负责创建,关闭session等活动。监听器只初始化一次,随web应用的停止而销毁。主要作用是: 做一些初始化的内容添加工作、设置一些基本的内容、比如一些参数或者是一些固定的对象等等。

 

4、 interceptor:

是在面向切面编程的,就是在你的service或者一个方法,前调用一个方法,或者在方法后调用一个方法,是基于JAVA的反射机制。比如动态代理就是拦截器的简单实现,在你调用方法前打印出字符串(或者做其它业务逻辑的操作),也可以在你调用方法后打印出字符串,甚至在你抛出异常的时候做业务逻辑的操作。

servlet、filter、listener是配置到web.xml中(web.xml 的加载顺序是:context-param -> listener-> filter -> servlet ),interceptor不配置到web.xml中,struts的拦截器配置到struts.xml中。spring的拦截器配置到spring.xml中。

二、 生命周期

1、servlet

(1)、装入:启动服务器时加载Servlet的实例;

(2)、初始化:web服务器启动时或web服务器接收到请求时,或者两者之间的某个时刻启动。初始化工作有init()方法负责执行完成;

(3)、调用:从第一次到以后的多次访问,都是只调用doGet()或doPost()方法;

(4)、销毁:停止服务器时调用destroy()方法,销毁实例。

2、filter

(1)、启动服务器时加载过滤器的实例,并调用init()方法来初始化实例;

(2)、每一次请求时都只调用方法doFilter()进行处理;

(3)、停止服务器时调用destroy()方法,销毁实例。

3、listener:

Servlet的监听器Listener,也是随web应用的启动而启动,只初始化一次,随web应用的停止而销毁。

4、 interceptor:

以struts的拦截器为例,加载了struts.xml以后,初始化相应拦截器。当action请求来时调用intercept方法,服务器停止销毁interceptor 

三、职责

1、servlet:

   创建并返回一个包含基于客户请求性质的动态内容的完整的html页面;

   创建可嵌入到现有的html页面中的一部分html页面(html片段);

   读取客户端发来的隐藏数据;

   读取客户端发来的显示数据;

   与其他服务器资源(包括数据库和java的应用程序)进行通信;

   通过状态代码和响应头向客户端发送隐藏数据。

2、filter:

filter能够在一个请求到达servlet之前预处理用户请求,也可以在离开servlet时处理http响应:

在执行servlet之前,首先执行filter程序,并为之做一些预处理工作;

根据程序需要修改请求和响应;

在servlet被调用之后截获servlet的执行

3、listener:职责如概念。

servlet2.4规范中提供了8个listener接口,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分别如下:

第一类:与servletContext有关的Listner接口。包括:ServletContextListener、ServletContextAttributeListener

第二类:与HttpSession有关的Listner接口。包括:HttpSessionListner、HttpSessionAttributeListener、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HttpSessionActivationListener;

第三类:与ServletRequest有关的Listener接口,包括:ServletRequestListner、ServletRequestAttributeListener

4、interceptor:与过滤器十分相似,通过层层拦截,处理用户的请求和响应。

 

四、几个区别:

1,servlet 流程是短的,url传来之后,就对其进行处理,之后返回或转向到某一自己指定的页面。它主要用来在业务处理之前进行控制。

2,filter 流程是线性的, url传来之后,检查之后,可保持原来的流程继续向下执行,被下一个filter,servlet接收等,而servlet 处理之后,不会继续向下传递。filter功能可用来保持流程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下去,或者主导流程,而servlet的功能主要用来主导流程。filter可用来进行字符编码的过滤,检测用户是否登陆的过滤,禁止页面缓存等。

3,servlet,filter都是针对url之类的,而listener是针对对象的操作的,如session的创建,session.setAttribute的发生,在这样的事件发生时做一些事情。可用来进行Spring整合Struts,为Struts的action注入属性,web应用定时任务的实现,在线人数的统计等

4,interceptor 拦截器,类似于filter,不过在struts.xml中配置,不是在web.xml,并且不是针对URL的,而是针对action,当页面提交action时,进行过滤操作,不在web.xml中配置,而是在struts.xml中完成配置,与action在一起;可由action自己指定用哪个interceptor 来在接收之前做事   

5,struts2中的过滤器和拦截器的区别与联系:

     (1)拦截器是基于java反射机制的,而过滤器是基于函数回调的。

     (2)过滤器依赖与servlet容器,而拦截器不依赖与servlet容器。

     (3)拦截器只能对Action请求起作用,而过滤器则可以对几乎所有请求起作用。

     (4)拦截器可以访问Action上下文、值栈里的对象,而过滤器不能。

     (5)在Action的生命周期中,拦截器可以多次调用,而过滤器只能在容器初始化时被调用一次。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