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和EM算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1元cn域名注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5:10

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它通过对无标记训练样本的学习来寻找这些数据的内在性质。

聚类的思想: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不相交的子集(簇),每个簇对应一类,但通常聚类算法不会告诉你这些簇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只是这样分成这些不相交的簇。

聚类的作用:

  1. 作为一种探索性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的内在性质,寻找数据的分布规律
  2. 作为分类的预处理过程,并不直接数据分析,首先对需要分类的数据进行聚类,然后对聚类出的结果的每个簇上,进行分类,实现数据的预处理

一. 聚类的有效性指标

聚类的有效性指标(Cluster Validity Index,CVI)用来度量聚类的效果。希望相似的样本尽量在同一簇,不相似的样本尽量在不同的簇。
聚类的有效性指标分为两类:1. 外部指标:由聚类结果与某个参考模型进行比较 2.内部指标:直接参考聚类结果,并不利用任何参考模型


二. 距离度量
1. 闵可夫斯基距离
      
      当p =2时,闵可夫斯基距离就是欧式距离
      当p =1时,闵可夫斯基距离就是曼哈顿距离
       
2.VDM距离

三. 原型聚类
   
     原型聚类(prototype-based clustering)是假设聚类结构能通过一组原型进行刻画。常用的原型聚类有:K均值算法KMeans,高斯混合聚类Mixture-of-Gaussian

3.1    K均值算法KMeans
 a . 算法步骤
    这个以后整理



3.2   高斯混合聚类Mixture-of-Gaussian



XXXX.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