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与战争中的人感同身受

来源:互联网 发布:文学书籍推荐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0:32

这里写图片描述

2017年9月1日由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电影《敦刻尔克》与中国大陆上映。这位拍出过《记忆碎片》、《致命魔术》、《黑暗骑士》系列、《盗梦空间》以及《星际穿越》的导演以擅长玩结构、“骗”观众、给人的内心带来强烈的撼动,被许多影迷奉为大神。然而,相信对诺兰前几部电影还印象深刻的人,在看完《敦刻尔克》之后内心会感到有些落差,他并不像《星际穿越》那样震撼人心,整部电影似乎没有高潮,自始至终的紧张气氛时时刻刻让人感到压抑难受,最后二十几万英军成功撤退的结局也并没有让人感到非常激动。与先前几部电影的巨大差别,这让我们开始思考导演诺兰的用意。
这里写图片描述
《敦刻尔克》作为一部战争主题的电影,虽然不能和先前几部电影相比较,但与其他传统战争电影相比较也有很大不同。诺兰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走斯皮尔伯格、梅尔·吉普森等好莱坞大导演强烈视觉及英雄主义的路线,而是用写实的手法展现了被死亡压迫的紧要关头,人性的暴露及对家园的渴望。电影从驾驶民船主动参与救援的普通名众、被困海岸艰难求生的士兵、在空中奋力作战的皇家空军,海陆空三个角度描述整个事件。这三个角度都体现着电影的主题“生存”。空中与陆地炮火夹击,英法士兵的处境让他们没有击退德军的选择,他们所能做的只有逃离和生存。为了生存,人会胆怯会退缩会暴露本性,英国人会丢下法国人自救,被击落的飞行员会变成像懦夫一样,英雄也没有被表现得像神一般,这样的安排使观众与战争中的人感同身受,更多体会到生存的含义,对战争的认识,对敦刻尔克撤退的认识,尽管存在历史上它听起来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但是对经历过它的士兵来说是不幸的,他们既有身体上的伤害,也有心理上绝望痛苦的折磨。《敦刻尔克》就表现了这些幸存者的真实的体验与感受,这没有迎合观众的口味,因此看完之后人们或多或少会感到难受和不适。也正是这种不适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这里写图片描述

“我们所做的,我们所做的,不是什么故事或者观念,是我们每天真实的生活。。。。“ ——比利·林恩

这里写图片描述

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与《敦刻尔克》同样,与战争中的人感同身受。这部电影不像《敦刻尔克》氛围压抑,而是非常撼动人心的,但是它令人震撼的,不是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在战争危急时刻产生了一位奋不顾身解救长官的青年英雄,这位英雄被人们崇敬,这种精神被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用来激励自己。相反的,影片揭露了脸上写着崇敬、价值观、精神等字样的群众,其实漠不关心,只是想找个看似激励人心的故事给自己的生活加点精神依靠,加点动力的心理现象。影片真正震撼人心的,是战场上比利与蘑菇深深的情谊,是尽管B班在超级碗经受许多不被尊重的对待,在比利意识到虽然他们才是真正在战场上的人,但是战争是属于上层的人之后,依旧愿意前往战场的决定,这并不是为了操控这场战争的人,也不是为了保护那些侮辱过他们的那些丑恶的美国人,而是因为他的兄弟们,他的兄弟们在那,所以他就属于那,他拒绝姐姐的帮助,因为不想丢下他的兄弟。《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从战争中的人的角度出发,揭开战争振奋人心的表面,抛开价值精神等词语,与经历者感同身受,感受他们的真实生活。
两部电影虽然都是战争题材电影,背景和内容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却有着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淡化了英雄主义,并且真正与战争中的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