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讲堂】双创背景下的移动开发及变现之路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级软件设计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0 06:50

为了帮助IT从业者职业之路拥有更多收获,在诸多C粉的殷切期待下,由CTO俱乐部打造的CTO线上讲堂自登场以来获得大家好评。本期邀请AppCan CTO赵庆华带来双创背景下的移动开发及变现之路的主题分享。

图片描述

分享嘉宾: AppCan CTO赵庆华

嘉宾简介: 赵庆华,AppCan CTO,资深移动通信及应用技术专家,拥有16年的手机应用研发经验,参与上百款移动终端的设计与研发,精通HTML、JAVA、JS、C++等各种开发语言在移动终端上的技术开发与实现,目前主导AppCan移动应用平台的技术框架和企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设计,是东方航空、中化集团、首都机场等移动化平台项目主要负责人。

公司简介: 正益移动成立于2010年,新三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835032),是国内领先的移动云服务公司,旗下拥有国内知名的移动开发和技术支撑平台—AppCan,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创业平台—正益工场,是国内移动平台技术与移动创新服务的领跑者。

AppCan作为中国Hybrid混合应用开发、移动平台、移动云平台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以“免费+开源+开放”的互联网模式,为广大开发者提供一站式的移动应用开发支持服务。与此同时,AppCan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移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金融、航空、政府、石化、传媒等领域,客户包括东方航空、国家电网、中化集团、泰康人寿、新华社等众多大型企业,赢得了市场广泛认可,是国内企业移动信息化领域的龙头企业。

在云端融合、生态协同的产业大背景下,以AppCan技术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创业平台——“正益工场”应势而生。正益工场以AppCan平台80万注册开发者、6000家企业客户、3000万用户为基石,以“技术驱动创新”、“用户体验至上”的运营理念,立体打造面向移动应用垂直领域的在线交易和生态平台,涵盖移动技术培训、移动应用开发、移动平台服务、精品应用交易、互联网运营推广、移动云服务、创业孵化、项目融资等服务。一方面,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可靠的移动技术支撑、移动运营服务和充沛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资源;另一方面,为开发者、创业者提供快速商业变现、成长推广、技术交流分享的平台,是移动技术、创新商业形态和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

以下是3月4日CTO讲堂现场完整速记:
主持人:今天的讲堂开始啦,欢迎AppCan CTO 赵庆华,请您向大家介绍下自己吧。
赵庆华: AppCan CTO,主要技术领域在移动通信及应用技术专家,做过16年的应用研发,参与过上百款移动终端的设计与研发,精通HTML、JS、C++等开发语言。目前主导AppCan移动应用平台的技术框架和企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设计,是东方航空、中化集团、首都机场、凌志等移动化平台项目主要负责人。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一直钻研移动通信领域技术,什么契机下决定加入AppCan开始创业之路?
赵庆华: 09年末老领导找我聊天的时候觉得移动终端必然向智能化发展,我们之前从事的featurePHONE制造可能会逐渐被淘汰。希望在移动智能化方向找到新的点子。

结合之前的工作经验,我们觉得在跨平台开发方面依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我们把以前在feature PHONE开发过程中的混合开发理念搬到了只能终端上。

2010年初的时候成立了正益无线,2011年12年发布了品牌AppCan。这个品牌的叫法还要感谢apicloud的刘鑫。

主持人: 请您介绍一下AppCan的技术团队及构成。
赵庆华: 目前公司经过这6年的发展,目前有500多人。主要分布在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南京 武汉 重庆。分为平台研发、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实施、方案等部门。开发人员基本上占85%左右。

目前武汉分公司是我们负责支持互联网AppCan运营的团队,主要支持个人开发者在公网的配训支持服务。北京负责公司平台产品的研发,主要是开发、管理等移动平台。其他地区是项目实施团队为主,主要支持大客户。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AppCan目前提供的技术产品服务吧。AppCan为移动开发者能带来哪些价值?
赵庆华: AppCan 从11年12年开始发布第一版依赖,前端技术一直是我们的核心,也一直投入大量人力维护升级,并不断引入新的功能和理念。通过AppCan前端开发hybrid框架及相关的编译平台,帮助开发者、创业团队能够低成本的完成移动应用的开发。而不需要复杂的原生开发能力。使更多的人能够一起分享和扩大移动红利。

在hybrid前端技术基础上,我们围绕移动管理需求,为企业提供面向移动的应用、设备、用户、内容、推送、即时通讯的平台产品EMM。为企业移动信息化战略提供支撑。

目前公网AppCan.cn是为个人开发者提供的开发学习平台。开发人员可以利用开源的工具和文档,完成学习和项目的研发。

http://www.zyhao.com/ 是AppCan为创业团队,公司客户提供的云端开发写作平台正益工场。主要帮助团队完成与客户的项目管理、代码管理、版本发布、应用编译等服务。目前我公司所有项目都在此平台上与客户进行写作。

主持人: 与同类型产品相比,您觉得AppCan的产品服务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庆华: AppCan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感觉优势表现在几个方面。
1、全面 - 包含了从最开始移动开发到最终运维运营所提供的各种支持。适合于各种类型的需求。
2、开放,我们开放了核心引擎插件代码,希望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也希望帮助开发者与我们一起成长。
3、经验,我们做产品一直都在拿自己进行实验。我们的产品是否符合客户,客户需要什么,有什么痛点。我们通过我们自己的实施团队一直在一线与客户进行接触改进产品,提供更好的技术更好的支持。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AppCan移动开发平台的技术架构。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于架构的把控和设计都有哪些要点?
赵庆华:这是官网的产品框架图主要分为开发工具、引擎&插件、移动管理、数据服务四个部分。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在前端架构设计上,我们一直坚持保持体验与简单化并重的思路。划分那些工作需要引擎组件来完成、那些工作由开发人员来完成,我们不希望提供一个需要开发人员需要很复杂的学习才能够入门的产品。

可以看到AppCan的产品在学习门槛上一直是非常低的。

主持人:企业级项目开发方面有哪些经验分享?
赵庆华:大企业的需求有共性,可以由平台来支持。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要对客户的需求、网络环境、组织机构、沟通模式进行深入的了解。

产品很好但怕用不好。尤其像这种企业移动平台产品,他不仅仅只是跟IT部门打交道,同时还要跟网管、业务等等部门相关,因此在大型企业移动平台项目中,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沟通、设计。

我们在项目中经常建议用户在实施过程中,加重企业自身人员的培养,在项目交付后,希望企业能够已经有独立的能力运维和使用好平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平台的作用,而不是短期的政绩。

项目实际开发中,开发规范非常关键。因为同样的技术不同的人使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每个开发人员都有自己的习惯,尤其是我们做移动平台、移动开发的项目人员。不仅仅是我们的团队在开发,还会有企业自身团队、第三方团队,贯彻同一套标准就是为大家建立了同一种语言,便于协作沟通同时也便于后期知识承接与转移。

主持人:技术变现有哪些实际困难和解决方法?
赵庆华: 移动信息化在国内的需求和市场是很大的。不会找不到机会,但是把机会变现还需要有把握机会的能力。

在国内移动开发市场上,人力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一线大城市占据了大部分的开发人员。而二三线其实有大量的机会而没有人员进行支持,因此创业团队在二三线城市更容易产生变现,同时可以避开一线城市的竞争。

从我个人看来,创业是需要机遇的,技术变现并不是仅仅只有创业一条路可走,成为一个高技术软件开发人才也是一个更便捷的路线。

主持人:对前端开发者来说,都有哪些机遇?
赵庆华:首先就是国内的大量的移动开发需求,我们接触过的就有很大量的各地区县的移动政务、智慧城市等等。这些需求总额不会太大,由一线城市派出人员成本无法承担。但如果当地有开发人员,在成本和收益方面会有更大的竞争力。

尤其是基于混合模式开发,技术已经不再是问题。

主持人:未来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是什么?下一阶段发展重点是什么?
赵庆华:下一阶段,公司将在正益工场的移动开发协作上发力。通过对开发人员进行更多的培训推广,为开发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把我们的市场机会分享给开发者。

主持人:请结合这些年您自己在技术之路上的积累,谈谈技术人该如何做到高效学习和提升技能?
赵庆华:理论联系实际。
作为开发人员,学习技术并在工作中应用技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有效的路径。

我会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线下进行学习,并进行测试研究,在应用与工作。使这些东西转化为自身的技能。

主持人:请结合您的切身体会谈谈创业路上您都有哪些收获和思考,对于如今越来越多想要投身创业大海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赵庆华:我感觉创业需要拼命,不拼命坐等成功是不可能的。创业路上你肯定会失去很多,比如陪伴孩子的时间、陪伴父母的时间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准备,最好不要创业。

压力很大,要做好自我身心调节。不然会过早完蛋的:)

好的合作者、靠谱的技术、好的方向、粗大的神经、强大的沟通宣讲能力是创业的必须项。

主持人:对想在技术路线上走得更远的人,您都有什么建议和忠告?推荐一些您觉得非常不错的资料或者书籍吧。
赵庆华:从我初中看完basic.高中看过pascal,大学看过C语言后,很少看纸质的书了。更多的是在互联网上寻找贴合自身技术路线主干的资讯。如果推荐书籍的话,就推荐看看我们写的 移动平台 这本书吧。

做技术的,白天使用技术工作,晚上学习技术娱乐。

互动环节:AppCan和第三方服务对接主要是走rpc调用路线吧
赵庆华: AppCan和第三放服务对接主要使用后端的MAS系统。MAS系统支持各种协议栈 SOAP RPC LDAP AJAX等,

互动环节:谢谢赵总的分享,请问下,比如用phonegap框架开发的项目,可以在AppCan上打包生成对应的app吗!
赵庆华: AppCan 在14年把phonegap作为一个组件加入到了AppCan的框架里。作为编译的一个可选组件。如果使用phonegap开发的程序可以使用。但是由于phonegap各版本并不是很兼容。因此不能够保证你使用的代码能够完全匹配。还有一种方式,可以看一下你使用的phonegap那些功能,在底层把AppCan的功能通过js包一下模拟phonegap的接口,来实现迁移。目前很多客户都不在使用phonegap了,主要是国内需要的很多组件没有商业化维护,比较难于与国内的系统进行对接。例如对接微信进行分享等。
问:好,谢谢,现在用AppCan开发,有你们自己开发的团队协作工具吗?
赵庆华: 有,我们通过我们公司的xt.AppCan.cn大众协同和zymobi.AppCan.cn企业协同进行协作。
问:谢谢,这是你们内部自己用的协同工具,还是可以对外开放的?
赵庆华: xt.AppCan.cn是给个人开发者和合作团队的。zymobi.AppCan.cn是企业自用的。

互动环节:AppCan 是用系统自带WebView进行封装,还是用开源的chrome or webkit内核?
赵庆华: AppCan目前使用的系统自带的webview进行封装的。

互动环节:方便的话,请问appcon目前有多少付费用户?
赵庆华: 这个需要看一下公司的销售报表了 :)

互动环节: 感谢赵总的分享,学到了很多,请问一下您对创业时机的建议?什么时候创业合适?另外不知道贵公司有没有对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想听听您对考核方面的建议?
赵庆华: 由于我本身一直属于职员,AppCan应该算是和老领导第一次创业。但从我自身感觉来说,最好在职场工作一段时间有一定阅历后再创业比较好。AppCan公司内部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已经纳入到公司协同平台里。主要包含员工的任务总量、完成量、bug数等作为客观评价。通过上级对员工任务的完成情况等进行客观打分。再结合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开发人员进行kpi打分。其他的例如考勤了等等都是记积分的。
问:那考核的频率是一月一次?而且每次考核都重新定具体的考核指标?感觉技术人员的考核很难量化。主观因数占大部分。
赵庆华: 每月一次,我们也有类似问题。因此在我们的协同平台里加入了这些项目。通过自动统计进行一月一次的汇总。但是最后还是要和团队leader进行沟通确认的。我们认为如果主观评价和和客观评价差别较大 则代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如果不大,则能基本反应其工作情况。

互动环节:我想请问您下,赵总,我是IT部门的,咱们的产品更多的集中在平台层面,业务部门更想要的是比如时间点、是否有很多的业务模块可复用(移动审批、移动办公呀),如何解决业务部门对于这种问题的提出呢,而不是让他们觉得技术部门追求技术平台,花不少钱自己买个平台。
赵庆华: 对于AppCan来说,现有的成果都是可以复用的,通过推荐的集成方式进行对接。但是原有应用本身由多个厂商开发,没有统一技术标准企业需要定制调整或者进行信息整合时会面临很多问题。通过企业建立平台自身掌握标准然后要求供应商按照标准进行研发会更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互动环节:请问一下,我刚接触移动开发,要熟练掌握这个平台,大概需要多久?
赵庆华: 入门很快,但是做好一个项目还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一会发个我们内部的前端开发框架图,其实前端开发关键的是中间的标准。有了PC开发、后台开发基础再做移动前端开发不会有太多门槛。入门后可以很快熟悉的。

CTO讲堂往期回顾

第1期:APICloud联合创始人兼CTO邹达: 以API为核心的移动应用云大发展时代;
第2期:UPYUN CTO黄慧攀: 云加速和技术成长那些事儿;
第3期:亿方云科技创始人兼CEO程远: Box首位华人核心工程师的回国创业之路;
第4期:UCloud联合创始人兼CTO莫显峰: 如何成长为技术合伙人?
第5期:听云CTO Wood: APM实现原理及对IT和产品运营的价值
第6期:吆喝科技CEO王晔: 美国互联网公司A/B测试经验分享及企业技术选型探讨
第7期:箭扣科技CEO、联合创始人徐旸: 如何为App加载强大的通讯社交引擎?
第8期:金童软件执行长、CTO曾炼: 人工智能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第9期:环信即时通讯云CTO马晓宇: 招人不易留人更难——创业团队要闯哪些关?
第10期:一熊科技CTO、联合创始人唐晓敏: 简说创业公司的技术选型,从BearyChat开发说
第11期:武汉绿网副总经理雷葆华: 如何构建高性能网络服务平台及生态系统?
第12期:SequoiaDB巨杉数据库联合创始人王涛: NoSQL对未来大数据发展的意义何在?
第13期:fir.im 创始人王猛: 将‘简单快速’渗透到移动开发测试每个环节,从fir.im团队说起
第14期:多备份创始人陈元强: 在线灾备革命背后的事
第15期:宝宝树CTO周涵宁: 深度?广度?浅析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之路
第16期:Testin联合创始人、产品VP谭斌: 从开发到上线,一个人的两周产品研发之旅
第17期:七牛首席架构师李道兵: 如何构建高可用和可伸缩的架构?
第18期: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TO刘国辉: OpenStack行业实践和发展趋势探讨
第19期:Foxit software技术副总静楷: 面对世界竞争对手,如何拿到Google PDF开源项目PDFium?
第20期:Beecloud创始人黄君贤: 支付接入开发的陷阱有多深?
第21期:诸葛io创始人&CEO孔淼:Growth Hacking背后,数据分析平台的架构调整
第22期:叶帆科技创始人兼CEO、微软全球最有价值专家刘洪峰:浅析工业级物联网项目的快速开发
第23期:好雨云创始人兼CEO、原澳客网CTO&CEO刘凡:微服务架构在云端的应用
第24期:星图数据CTO崔仑: 独家直播双十一全网动态?前黑客“劳改”带你玩转大数据
第25期:兑吧联合创始人兼总裁陈高维:工具类、新闻类、视频类等不同类型App的积分体系该如何搭建?
第26期:Worktile联合创始人兼CTO李会军:揭秘高效协作工具背后的技术架构
第27期:云智慧首席架构师高驰涛(Neeke Gao):如何通过APM持续构建高性能IT架构?
第28期:洋葱创始人吴洪声(原DNSPod创始人):密码泄露事件频发?探秘其背后的本质
第29期:云信CreditCloud CTO朱家波:探秘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的技术路线图
第30期:极验验证CTO黄胜蓝:如何用Python一门语言通吃高性能并发、GPU计算和深度学习
第31期:容联七陌CTO张杨:SaaS云端语音通信架构详解
第32期:Udesk CTO肖立鹏:打造数据可靠、服务高可用的客服平台
第33期:乌云网创始人方小顿:企业该如何打造自身的“安全免疫系统”?
第34期:逸创云客服CTO刘铭:SaaS云客服平台技术架构探讨
第35期:亲加通讯云CTO郝飞:互动,让直播更有价值
第36期:时速云联合创始人兼CTO王磊:容器技术邂逅DevOps,一个新生态的形成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