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尾应用的一些思考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行业人均销售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22:58
这个场景你不会陌生:

“在充斥着流行音乐的互联网上,你在某音乐平台的搜索框内输入非常小众的‘pistol乐队’,找到了一堆关于pistol乐队的音乐列表,点击进入某个叫“devil”的重金属风格的摇滚,欣赏,下载,分享。”

基于这种运用场景,连线杂志的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了流行的长尾理论,即简单的说,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长尾理论一度非常火爆,尤其在PC互联网领域,搜索技术的飞跃发展,带来了尾部应用的繁荣。但是,细心观察发现,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即移动互联网时间的时候,头部应用以巨大优势占据大众的注意力顶峰,各类排行榜大行其道。不能进入头部应用的大多数产品,最后的结局无疑是悲惨而命中注定的,要么不被关注而渐渐消亡,要么因为有着某项独特的技术而被收购。

为什么长尾理论看上去不再正确了?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来看,因为有个悖论,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呢。

在web和PC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对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有深度的颠覆。以前,获取知识基本是靠被动的灌输,老师的教授,朋友的口口相传,公共媒体的介绍引入,个人主动选择的部分很少。进入网络时代后,搜索引擎仿佛给好奇心插上了翅膀,获取小众知识不再是难事,主动寻求冷门知识变得常见。而主题阅读对普通大众也变得可行了,这实际上助长了尾部应用的爆发。

然而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现在流行的观点是,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注意力永远稀缺。

移动互联网已经超过传统PC互联网成为互联网世界流量最集中的地方。移动互联网的玩法是从APP到微信等开放平台,依靠推荐、分享、应用内引流等方式达到获取用户注意力的方式,搜索引擎反而变得不再那么重要。隐隐约约,我仿佛感到我们又回到了以前口口相传的时代,只是,现在的名字变得高大上了许多,叫做口碑营销,眼球经济,精确推荐。换汤不换药,口碑营销等移动互联网玩法带来了头部应用的强势,另一面则是对尾部应用的戕害。因为,尾部应用永远没有机会再这样的场景下被推送到用户的眼前。

如果无法解决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知的局限问题,长尾理论的实效性,也要打上大大的问号了。

是啊,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呢。。。这是一个好难回答的问题。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