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思考

来源:互联网 发布:oracle12c新建数据库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7:49

一些思考

  • 我们在脑内幻想计划时的愉悦并不是计划的愉悦,也不是实施的愉悦,而是提前享受了计划完成时候的愉悦和计划完成后所带来的成果的愉悦,说白了我们只想要结果——这就是所谓的白日梦
  • 我们必须享受其他方式的愉悦:遇到超出计划意料之外的愉悦,无论是花费的时间还是精力了;执行计划顺利时候的愉悦;
  • 其实全身心投入时候本身就是愉悦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心流状态,不过进入这种状态并不太容易,需要有适当的难度和自身相匹配的技巧
  • 首先要学会享受这段时光:
  • 感觉自己花费了很多时间也是一种享受,不过这种享受并不会持续太久,一段时间后的检验会给我们巨大的打击——多次之后我们会明白这种快感是虚假的
  • 同理,过了一个又一个课时,好像积累了很多时间,这种也是接近虚假的
  • 有一种状态是比较理想的——学习了某个东西后,认为自己掌握得很好——并且在之后的应用中也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 有时候我们的想法/大脑思考的速度不一定有打字的速度快,我有个小习惯,撸头发或者要手指,不管是哪种小动作其实都是给大脑缓冲的时候以便进行思考
  • 还有捕捉思考的细节,有很多想法都是一闪而过的,去捕捉而捕捉不到是一件很令人气馁的事情
  • 怎么样去听一节课?
  • 有声音:老师说的话
  • 有视频:老师做的一系列操作
  • 学完一节课后我应该怎么办?
  • 之前说过的情绪,在这节课中情绪是怎么样的?
  • 什么时候感到兴奋,什么时候感到不耐烦?分别记录下这些时刻
  • 怎么解决这种情况?
  • 什么情况?自己控制不住大脑的这种情况
  • 回忆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吗?
  • 回忆能让你大脑感觉到兴奋的部分反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比如我会时常想起某一首歌,然后会觉得这首歌特别好听,特别让我感动,然后我就会很想再去听一下这首歌,这个同理可以放在动画、漫画、电视剧、小说的某个片段
  • 但是有时候回忆细节,反而大脑会尝试跳过,甚至连作出一点努力的样子都没有——似乎回忆这种东西都是下意识的,也没有办法用理性,或者有一种思维套路能够让回忆尽量顺利一点

  • 比较有成就感的时候是老师出题,然后自己顺利地完成了这个题目,在码代码的过程中思路清晰,什么都记得很清楚

  • 我经常有一种疑惑,如果我用心去完成这部分内容了,包括听课,包括现在的思考打字
  • 我们似乎会记得某种感觉,比如”学习不下去”,”这个东西真难”,”我好想被人刁难”,”领导真是取闹”,”我好无可奈何”这类的
  • 同理,也会有一些好的感觉,”我现在成长了”,”我学习到了某种东西”
  • 现在就是后者”我学习到了某种应付的方法”,这个是为了消除”学习不下去了”或者”学习没有效果”这种令我难受的结果的,如果这种结果的反复复发会让我怀疑”我学习到了某种东西”令我愉悦的信念,然后在每次这种感觉出来的时候都会立马带有一个反面的”这种感觉是假的”,这种感觉立马消除快感
  • 当我们感觉到不耐烦的时候会按下->,但我们是否思考过为什么自己会不耐烦?持续性地按下->是否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不耐烦?
  • 学习带给我们的”快感”实际上是远小于其他娱乐方式的:看电影;看动画;看漫画;看小说;逛论坛;听音乐;看科技视频;看购物视频;看舞蹈视频;看车祸视频,包括见识到其他”新鲜”的东西,或许因为从小被这些东西包裹的原因,我们都习以为常而没有意识到某种角度而言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 某种角度上,我的确是很”宅”的,我很少去外面吃新的东西——只是看视频,很少去旅游——只是看视频,很少去和别人交流——只是看视频,实际上以前的我也很满足于视频,有什么不同的呢?
  • 所以说绝欲禁嗜
  • 我也很少反思我过接触的东西带给我的感觉,只是单纯地接受

179

  • 4分钟
  • 00:10,课程的一开始一般是回忆上节课讲的内容,一般这时候我是跳过的。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觉得我上节课掌握得很好,我不会去听;我觉得上节课我掌握得不好,我会想把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好才去听
  • 同时,我也缺少对这部分内容的校验
  • 短短的10S就能够总结上节课20分钟的内容,如果我不去暂停的话也就是说我在这10S之内要回忆完上节课讲的所有内容——这也就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完成这个会让我们产生一种不好的感觉:上节课我究竟有没有学好
  • 其实这里有一些错误的信念在里面:我们是否需要再10S内回忆完上节课讲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种细节;如果这个是做不到的是否代表我们就没有学好了;
  • 那归根结底,这种”复习”对我们究竟有没有作用?
  • 学习本质上还是记忆
  • 复习本质上是加强记忆,理想的效果可能是:当老师说出一个词,一句话,你的脑袋已经源源不绝地回忆起各种东西,而不是空白一片
  • 或许也目标设置也是另外一种原因
  • 理想状态可能是自己的脑子像是一个状态机,老师回忆的部分实际上是测试的部分,有测试自然自己就要有解答;学习的状态下就是记忆,希望自己尽可能地记忆多的东西,并且拥有组装的能力
  • 用自己的话把老师的话复述一遍
  • 怎么复述,4分钟的可能一两百句话,全部复述?抓关键字?然后呢?单纯地抓关键字?
  • 例如”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什么细节?为什么需要完善?之前做的不够好吗?之前做的有什么问题吗?
  • 这或许就反应出来自己并不善于思考,但是善于思考就能完全得出’自己做的东西有些欠缺’吗?
  • 或者自己可以去考虑:为什么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
  • 这样是不是太过于钻牛角尖了?
  • 尽可能地往话中添加东西,或者减少东西
  • 尽可能地回忆相关的内容
  •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多久,或者说我们应该回忆多久?
  • 问题可以很多很多?不理解这些问题会什么结果?不理解问题能够否顺利地做出一样的东西?

- 什么核心内容?怎么关注核心内容?

  • 实际上,快速地看完之后,我们可能只知道一件事情:css中能够控制动画的播放和暂停,工程状态中关注的事情会更多:
  • 怎么才能让动画暂停?
  • 通过赋予相关标签一个属性值
  • 事实上这个过程可能是这样的:你先得找到相关的语法(看书,或者上w3c),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还得从w3c或者书的一大堆语法标签中找到这个语法——找到属性,找到属性值,然后赋值给谁,写在哪里,其中你还要懂用伪类选择器选择hover
  • 你懂一个东西分了很多层,你知道他的概念,你知道怎么在软件中实现这个东西差的可能非常远。
  •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你甚至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联想到那么多东西,对你而言前一句话和后一句话甚至连因果关系都没有
  • 有没有一个网站或者一个博客之类有很多示例,当我们学习到某一个模块,比如说3D转换模块的时候,能够有很多实际应用的案例
  • 其实还是学习目标,分阶段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学习是很痛苦的,所有一切都是奔着目标而去的

学习

  • 其实跟大学的时候是非常类似的,你硬要去听的话其实非常容易打瞌睡,这种靠时间积累的方式更加不靠谱,宁愿跳着听自己感兴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