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掌握(一):基础的linux命令

来源:互联网 发布:女生做数据运营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09:20

下面的命令为一切基础常用终端命令:

注:本人使用的是CentOS6.5操作系统,下面命令都亲自执行过且可行。若有命令报错或失效,请检查是否因操作系统不同,比如Ubuntu.

1.pwd:打印出当前目录路径

2.ls:(list简写) 用来显示目标列表;参数选项:-a 列出全部档案,包括隐藏的;-l 显示档案详情;-d 仅显示指定目录,如ls -d temp/test 则只列出test目录,如果不加则会列出test目录下所有文件;--color=never/always/auto never即不要显示颜色,always 即总显示颜色,auto 是由系统自行判断。在Redhat/CentOS 系统中,默认是带颜色的,因为我们平时用的ls已经alias成了ls –color=tty 所以目录的颜色是蓝色的,而可执行文件的颜色是绿色。这样有助于帮我们区分文件的格式。

3.mkdir:(make directory的缩写) 创建一个目录;例如:mkdir temp/test/123;但如若temp或test目录本身不存在,则需要加上-p(递归创建目录),即使目录存在时也可能报错找不到,也可以使用-p解决!
4.rmdir:(rmove directory的缩写) 删除一个目录;
5.man: 查阅一些命令的帮助信息;进入帮助信息显示页面后,可以用q来退出到原命令输入页面。
6.rm: 删除目录或文件;该命令也有几个执行参数,如:-f 强制的意思,如果不加这个选项,当删除一个不存在的文件时会报错;-i 这个选项的作用是,当用户删除一个文件时会提示用户是否真的删除; -r 当删除目录时,加该选项,如果不加这个选项会报错。rm是可以删除不为空的目录的。
7.vi: 创建文件;如:temp/test/haha.txt;输入后会进入文件编辑显示页面,然后可进行文件内容的编辑。编辑完成后按ESC键,再输入:wq 保存并退出;q退出;q!强制退出,从而回到命令行界面。
8.which: 查询命令路径;如:which ls。
9.echo $PATH: 查看环境变量PATH的配置。PATH=”$PATH”:/root 可以将root路径添加到PATH中
10.cp : copy的简写,即拷贝。格式为 cp [选项] [ 来源文件 ] [目的文件] ,例如我想把test1 拷贝成test2 ,这样即可 cp temp/test/jaja.txt test2,那么此时根目录下则会出现一个test2文件,内容和jaja.txt内容一致。所以如果需要复制到同一文件夹下,需带上路径。-d 这里涉及到一个“连接”的概念。连接分为软连接和硬连接,如果不加这个-d 则拷贝软连接时会把软连接的目标文件拷贝过去,而加上后,其实只是拷贝了一个连接文件(即快捷方式); -r 如果你要拷贝一个目录,必须要加-r选项,否则你是拷贝不了目录的;-i 如果遇到一个存在的文件,会问是否覆盖;-u 该选项仅当目标文件存在时才会生效,如果源文件比目标文件新才会拷贝,否则不做任何动作。
11.touch: 如果一个文件存在时则更改其最新访问时间,如果不存在则创建一个;如:touch temp/ttt 如果ttt不存在则会创建。
12.mv: (move的简写)即移动;其-i -u用法与上面的cp中的选项用法一致。语法:mv test1 test2前者test1为源文件,test2位目标文件。如果test2不存在,则会将test1改为test2生成;如果test2为目录且存在,则会将test1移动到test2中。这个命令也可以用作于window中的重命名的作用。
13.cat: 查看一个文件的内容。如:cat temp/test/hello 则会显示hello文件中的内容。-n 会显示内容的行号;-A 会打印所有的内容,包括特殊符号;而tac命令则恰好与cat相反,其作用也是将文件内容反序打印出来。
14.echo "123" > temp/test/hello 和 echo "123" >> temp/test/hello都是将内容123写入到hello文件中。但>与>>的区别在于,前者会将hello中的全部内容改成只为123,而后者则是在之前的内容后新起一行写入123。
15.more: 显示文件内容(当文件内容较多的时候,用这个可以翻看);类似的命令还有less;
16.head: 显示文件内容前10行,加 -n 则显示前n行;tail命令则是显示文件内容后10行,-n同理。 -f 动态显示文件的最后十行,如果文件是不断增加的,则用-f 选项。如:tail -f /var/log/messages。
17.shutdown: 关机命令,但我使用时貌似提醒必须是root权限才可以执行。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 (halt命令也是) -h后面可以接数字或者时间格式,表示延时多少分钟后关机或在某个时间点关机;reboot命令是重启。
18.chgrp: 更改所属组;语法:chgrp [组名] [文件名]
19.chown: 更改所属主;语法:chown [ -R ] 账户名 文件名;这里的-R选项只作用于目录,作用是级联更改,即不仅更改当前目录,连目录里的目录或者文件全部更改。
20.useradd: 创建用户;如useradd test 即创建了一个账户名为test。
21.passwd: 设置密码;如passwd test 即为刚创建的test用户设置密码。
22.ln:(link的缩写) 建立连接档,分为硬连接(hard link)和软连接(symbolic link),但一般是使用软连接。所以需要加入一个选项 -s ,如果不加则表示建立硬链接。这个命令就好比windows中给一个应用程序创建一个快捷方式。
23.su: 切换用户;如su root则切换到超级管理员。
24.find: 查找文件;如 find /usr/java 则会查找出usr目录下所有与java相关的文件。查找文件时很多需要权限,所以可以使用root来查找。
25.tar: 解压命令;语法: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者目录;该命令分为主辅两种选项,主选项必须有,是用来告诉tar做什么,辅选项可以选用。
主选项:
-c 创建新的档案文件。如果用户想备份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选择这个选项。相当于打包。
-x 从档案文件中释放文件。相当于拆包。
-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
特别注意,在参数的下达中, c/x/t 仅能存在一个!不可同时存在!因为不可能同时压缩与解压缩。
辅助选项:
-z:是否同时具有 gzip 的属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gzip 压缩或解压? 一般格式为xx.tar.gz或xx. tgz
-j:是否同时具有 bzip2 的属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bzip2 压缩或解压?一般格式为xx.tar.bz2  
-v:压缩的过程中显示文件!这个常用
-f:使用档名,请留意,在 f 之后要立即接档名喔!不要再加其他参数!
-p:使用原文件的原来属性(属性不会依据使用者而变)
--exclude FILE:在压缩的过程中,不要将 FILE 打包!
如:tar -xvjf test.tar.bz2 即解压名为test的压缩包。

最后提醒和我一样正在学习的朋友,如果想熟悉这些命令,请亲自多Coding几遍,实践才能更好的熟悉和掌握。后续我还会分享更多的Linux基础学习经验,供大家一起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