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投入全球第一,但美国人却担心对经济没有效果

来源:互联网 发布:seo资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2:48


价值君注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个难解之谜:科技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国内劳动生产率却一直在走下坡路,谁也无法拿出真正确凿的原因。


于是,专家们决定看看“研发投入”这个指标,毕竟,研发投入是反映美国国内生产率的一项关键指标,也是衡量美国经济状况的标尺。那么,研发投入重金、股价飙升的美国科技企业们,对拉动经济和就业有多少贡献呢?以下内容由潜在价值综合编译:


本世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速持续放缓,这意味着GDP并没有和国民投入的劳动成正比增长。换句话说,劳动者干的活更多,他们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却增加得更慢了。


金融资讯服务商 FactSet 提供的最新财年数据显示,在研发投入方面,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英特尔、微软和苹果为首的科技企业领先于其他标普500成份股公司。


去年亚马逊研发投入161亿美元,领先于第二位Alphabet(Google母公司)的139亿美元。这是一个令竞争对手胆寒的数字,这样的大手笔投入可能意味着,亚马逊在线上零售领域已无人能敌,且它正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


放眼世界,亚马逊最近超越了德国大众,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高的公司,将研发投入的老牌劲旅——医药企业和汽车企业甩在身后。


研发投入方面,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英特尔、微软和苹果等科技企业领先于其他标普500成份股公司。


但从劳动生产率来看,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经费,对经济并没有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式可能低估了科技产品的影响——许多科技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没有任何成本(比如谷歌的搜索结果和Facebook的社交网络),按测算生产率的方式衡量,名义上就没有增加经济产出。


即便不按生产率来评估,美国科技企业对美国国内经济的贡献可能也没有他们在资本市场的体量那么大。


去年,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博客文章就曾拿科技业方兴未艾的以色列与美国比较:


以色列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科技业产值占全国GDP的18%,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世界经合组织(OECD)数据显示,以色列有28万国民从事“高科技”工作,在全国约360万就业者之中占8%。


——这些看起来并不是什么惊人的数字,可要和美国一比,就很了不起。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的GDP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其“信息、通讯与技术”行业仅贡献了全国6.8%左右的经济增加值总额(GVA);而且这一行业还包括了电信领域的电脑制造业,剔除这类制造相关行业,软件业的产值就只有GVA的3.6%。


就算不以GDP论英雄,看看最现实的就业方面,科技业在创造就业方面也没有接过制造业的衣钵。


同样来自美国商务部BEA的数据显示,在全国私人企业全职就业者之中,科技业的就业者占比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即使剔除私企劳动者中的制造和电信业就业者,科技业就业者的占比也低于2000年的巅峰期水平。以绝对值看,自2014年以来,美国软件领域的就业人数就没有超过2000年的水平。


相形之下,同样是雇用美国国民,不计电脑和电子产品在内的美国制造业用工人数约为软件业的四倍。


这样的成绩放在被资本市场捧得高高在上的科技业身上,反差更显得强烈。


FactSet数据显示,亚马逊上市不过 20 年,只用了 18 年市值就追上了它在零售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沃尔玛;两年后,市值已经是沃尔玛的两倍多。


长期处于不盈利状态的亚马逊能拥有当前的近5000亿美元市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华尔街看好它引领未来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能力。


今年7月末,标普道琼斯指数的高级指数分析师霍华德·希尔沃布拉特指出,在标普500股指之中,科技板块的权重已经接近23%,创下了本世纪初科技股泡沫时期以来的最高纪录。仅仅亚马逊、Facbook、Netflix和Alphabet四只个股的权重就约占7%,加上苹果之后,合计权重超过10%,约为10.6%。


希尔沃布拉特认为,如此高的权重集中在如此少的个股身上,这是不同寻常的现象。这让人不由得质疑它们的高估值。


这样看来,在拉动经济和就业的现实问题上,科技业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媲美自身股市表现的建树。


上述《金融时报》的博客认为,以官方数据看,软件业在美国经济中简直是九牛一毛,和食品服务与餐饮场所这样更有活力的行业相比,软件业的经济贡献比其实并无增长。


如何确保资本市场的巨人不是实体经济的矮人?这是个问题。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更多精彩推荐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