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高级之---词法作用域的含义、变量的作用域链

来源:互联网 发布:r数据可视化手册 微盘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2:33
一、关于块级作用域

    说到JavaScript的变量作用域,与咱们平时使用的类C语言不同. 例如C#中下面代码: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f(true)
        {
            int num = 10;
        }
        System.Console.WriteLine(num);
    } 这段代码如果进行编译,是无法通过的,因为"当前上下文中不存在名称num". 因为这里
变量的作用域是由花括号限定的,称为块级作用域.

    在块级作用域下,所有的变量都在定义的花括号内,从定义开始到花括号结束这个 范围内可以使用. 出了这个范围就无法访问. 也就是说代码
    if(true)
    {
        int num = 10;
        System.Console.WriteLine(num);
    } 这里可以访问,因为变量的定义与使用在同一个花括号内.

    但是在JavaScript中就不一样,JavaScript中没有块级作用域的概念.
 
二、JavaScript中的作用域

    在JavaScript中,下面代码:
    if(true) {
        var num = 10;
    }
    alert(num); 运行的结果是弹窗10. 那么在JavaScript中变量的作用范围是怎么限定的呢?

2.1 函数限定变量作用域
        在JavaScript中,只有函数可以限定一个变量的作用范围.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在JavaScript中,在函数里面定义的变量,可以在函数里面被访问,但是在函数外
无法访问. 看如下代码:
    var func = function() {
        var num = 10;
    };
    try {
        alert(num);
    } catch ( e ) {
        alert( e );
    } 这段代码运行时,会抛出一个异常,变量num没有定义. 也就是说,定义在函数中的变量无法
在函数外使用,当然在函数内可以随意的使用, 即使在赋值之前. 看下面代码:
    var func = function() {
        alert(num);
        var num = 10;
        alert(num);
    };
    try {
        func();
    } catch ( e ) {
        alert( e );
    } 这段代码运行后,不会抛出错误,弹窗两次,分别是 undefined 和 10(至于为什么,下文解释).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变量只有在函数中可以被访问. 同理在该函数中的函数也可以访问.

2.2 子域访问父域

    前面说了,函数可以限定变量的作用域,那么在函数中的函数就成为该作用域的子域. 在子域 中的代码可以访问到父域中的变量. 看下面代码:
    var func = function() {
        var num = 10;
        var sub_func = function() {
            alert(num);
        };
        sub_func();
    };
    func(); 这段代码执行得到的结果就是 10. 可以看到上文所说的变量访问情况. 但是在子域中访问父域的
代码也是有条件的. 如下面代码:
    var func = function() {
        var num = 10;
        var sub_func = function() {
            var num = 20;
            alert(num);
        };
        sub_func();
    };
    func(); 这段代码比前面就多了一个"var num = 20;",这句代码在子域中,那么子域访问父域的情况就发
生了变化,这段代码打印的结果是 20. 即此时子域访问的num是子域中的变量,而不是父域中的.

    由此可见访问有一定规则可言.在JavaScript中使用变量,JavaScript解释器首先在当前作 用域中搜索是否有该变量的定义,如果有,就是用这个变量;如果没有就到父域中寻找该变量.
以此类推,直到最顶级作用域,仍然没有找到就抛出异常"变量未定义". 看下面代码:
    (function() {
        var num = 10;
        (function() {
            var num = 20;
            (function(){
                alert(num);
            })()
        })();
    })(); 这段代码执行后打印出20. 如果将"var num = 20;"去掉,那么打印的就是10. 同样,如果再去掉
"var num = 10",那么就会出现未定义的错误.


三、作用域链
    有了JavaScript的作用域的划分,那么可以将JavaScript的访问作用域连成一个链式树状结构. JavaScript的作用域链一旦能清晰的了解,那么对于JavaScript的变量与闭包就是非常清晰的了.
下面采用绘图的办法,绘制作用域链.
3.1 绘制规则:
    1) 作用域链就是对象的数组
    2) 全部script是0级链,每个对象占一个位置
    3) 凡是看到函数延伸一个链出来,一级级展开
    4) 访问首先看当前函数,如果没有定义往上一级链检查
    5) 如此往复,直到0级链

3.2 举例
    看下面代码:
    var num = 10;
    var func1 = function() {
        var num = 20;
        var func2 = function() {
            var num = 30;
            alert(num);
        };
        func2();
    };
    var func2 = function() {
        var num = 20;
        var func3 = function() {
            alert(num);
        };
        func3();
    };
    func1();
    func2(); 下面分析一下这段代码:
    -> 首先整段代码是一个全局作用域,可以标记为0级作用域链,那么久有一个数组
        var link_0 = [ num, func1, func2 ];        // 这里用伪代码描述
    -> 在这里func1和func2都是函数,因此引出两条1级作用域链,分别为
        var link_1 = { func1: [ num, func2 ] };    // 这里用伪代码描述
        var link_1 = { func2: [ num, func3 ] };    // 这里用伪代码描述
    -> 第一条1级链衍生出2级链
        var link_2 = { func2: [ num ] };    // 这里用伪代码描述
    -> 第二条1级链中没有定义变量,是一个空链,就表示为
        var link_2 = { func3: [ ] };
    -> 将上面代码整合一下,就可以将作用域链表示为:
        // 这里用伪代码描述
        var link = [ // 0级链
            num,
            { func1 : [    // 第一条1级链
                        num,
                        { func2 : [    // 2级链
                                    num
                                ] }
                    ]},
            { func2 : [    // 第二条1级链
                        num,
                        { func3 : [] }
                    ]}
        ];
    -> 用图像表示为
        图:01_01作用域链.bmp    
    注意:将链式的图用js代码表现出来,再有高亮显示的时候就非常清晰了. 有了这个作用域链的图,那么就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访问变量是如何进行的:
在需要使用变量时,首先在当前的链上寻找变量,如果找到就直接使用,不会
向上再找;如果没有找到,那么就向上一级作用域链寻找,直到0级作用域链.
    如果能非常清晰的确定变量所属的作用域链的级别,那么在分析JavaScript 代码与使用闭包等高级JavaScript特性的时候就会非常容易(至少我是这样哦).


三、变量名提升与函数名提升

    有了作用域链与变量的访问规则,那么就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先看下面 的JavaScript代码:
    var num = 10;
    var func = function() {
        alert(num);
        var num = 20;
        alert(num);
    };
    func(); 执行结果会是什么呢?你可以想一想,我先不揭晓答案.

    先来分析一下这段代码.
    这段代码中有一条0级作用域链,里面有成员num和func. 在func下是1级作用 域链,里面有成员num. 因此在调用函数func的时候,就会检测到在当前作用域中
变量num是定义过的,所以就会使用这个变量. 但是此时num并没有赋值,因为代
码是从上往下运行的. 因此第一次打印的是 undefined,而第二次打印的便是20.
    你答对了么?
    像这样将代码定义在后面,而在前面使用的情况在JavaScript中也是常见的 问题. 这时就好像变量在一开始就定义了一样,结果就如同下面代码:
    var num = 10;
    var func = function() {
        var num;    // 感觉就是这里已经定义了,但是没有赋值一样
        alert(num);
        var num = 20;
        alert(num);
    };
    func();
那么这个现象常常称为变量名提升. 同样也有函数名提升这一说. 如下面代码:
    var func = function() {
        alert("调用外面的函数");
    };
    var foo = function() {
        func();

        var func = function() {
            alert("调用内部的函数");
        };

        func();
    }; 好了,这段代码结果如何?或则应该有什么不一样,我先不说没留着读者思考吧! 下一篇再做解答.

    由于有了这些不同,因此在实际开发的时候,推荐将变量都写在开始的地方, 也就是在函数的开头将变量就定义好,类似于C语言的规定一样. 这个在js库中也
是这么完成的,如jQuer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