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2017年计算机视觉笔试题---续

来源:互联网 发布:mhx配装器 java怎么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06:53

多方搜寻,继续总结,考的范围不所谓不广。。。
- 存储一张大小为1024*1024,512个灰度级的图像,需要()bit A

A. 8M
B. 32M
C. 16M
D. 64M
首先10241024=220,512=29 ,那么存储这样一幅图需要102410249 bit =9Mbit,近似计算得8Mbit

  • 金字塔分解融合法属于()融合法 C
    A. 决策级
    B. 无法判断
    C. 数据级
    D. 特征级

图像融合层次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信号级、数据级、特征级、决策级

信号级融合,对未经处理的传感器输出在信号域进行混合,产生一个融合后的信号。

数据级融合又称像素级融合,包括空间域算法和变换域算法,空间域算法中又有多种融合规则方法,如逻辑滤波法,灰度加权平均法,对比调制法;变换域中又有金字塔分解融合法,小波变换法。

在特征级融合中,保证不同图像包含信息的特征,从源图像中将特征信息提取出来,这些特征信息是观察者对源图像中目标或感兴趣的区域,如边缘、人物、建筑或车辆等信息,然后对这些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与整合从而得到融合后的图像特征。

决策级图像融合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方法,它不仅是最高层次的图像融合方法,抽象等级也是最高的。

有如下两个列表list1=[2,3,6,8], list2=[5,6,10]则执行list(list1+list2)的结果是: C
A [2,3,5,6,6,8,10]
B 编译错误
C [2,3,6,8,5,6,10]
D [2,3,5,6,8,10]

直接是列表合并,元素直接合并

  • 一个有131个元素的顺序表,插入一个新元素并保持原来的顺序不变,平均要移动()个元素,删除一个元素平均需要移动()个元素 D
    A. 67,66
    B. 65,64
    C. 9,8
    D. 65.5, 65

对于由n个元素组成的顺序表,插入新元素平均移动的个数可以如此计算:
当插在首端时需要移动n个元素,当插在尾端时需要移动0个元素,因此平均移动个数为((n)/2)
当删除首端元素时需要移动个数是(n-1)个,当删除尾端元素时需要移动个数是0个,因此平均移动个数为(n-1)/2

  • 下面的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二进制数字0/1并显示之,请找出程序中的错误() B
  • bit=input(“Enter a binary digit:”)
  • if bit=0 or 1:
  • print “Your input is:”,bit
    else:
  • print “Your input is invalid”

    A. 1
    B. 2
    C. 3
    D. 4

    唉。。。没学过python的人,一看见python就吓尿了,用python跑了一看应该是bit==0 or 1

  • 一个待散列线性表位K=(27,18,66,57,36,79,94,41),散列函数为H(k)=k mode 13,与27发生冲突的元素有()个 C
    A. 1
    B. 4
    C. 3
    D. 2
    H(27)=1
    H(18)=5
    H(66)=1
    H(57)=5
    H(36)=10
    H(79)=1
    H(94)=3
    H(41)=2

  • 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C

 #include <stdio.h> void f(int *p) {p[0]=*(p+2);} main(){ int a[10]={1,2,3,4,5,6,7,8,9,0}; for(i=3;i>=0;i--)f(a+i); for(i=0;i<10;i++)printf("%d",a[i]); printf("\n"); }

A. 4 4 4 4 5 6 7 8 9 0
B. 5 5 5 5 5 6 7 8 9 0
C. 5 6 5 6 5 6 7 8 9 0
D. 3 3 3 4 5 6 7 8 9 0

耐心算一下就可以,但是没时间了。。。后面的题做的太烂了

  • 以下程序
这里写代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