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C7210的十年设计路(上)

来源:互联网 发布:剑三团队插件数据导入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1:59
人物专访介绍:
艺名C7210,2005年毕业于东华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06至2008年于博客大巴(blogbus.com)任网页设计师;
2009至2010年于Tom集团任前端工程师;
2010至2013于大众点评网(dianping.com)任重构工程师后转岗交互设计师;
2014年初加入腾讯ISUX任高级交互设计师至今。


1,能聊聊您从网页设计师变成前端工程师再转为交互设计师的过程么,有什么建议能给和您一样自学交互的同学呢?
答:回想起来挺有意思,过程很丰富,说明自己过去很能折腾?或许最终发现交互设计相关领域是自己最愿意终日全身心投入其中并以此为乐的所以才安定下来。2006年刚刚入行时,市面上对于设计职能的划分似乎没有如今这样细化和明确,至少我所就职的地方(Blogbus)还没有 —— 那时就是“网页设计师”,职责包括主站和博客模板的设计与前端实现等等,印象里时不时还会有平面设计方面的内容,对自己来说那段日子属于婴儿睁眼看世界的阶段 – 太多东西是从前不曾了解的,而不那么细化的分工原则又使职责更具综合性,所以当时学到的东西还是蛮多的,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因为多数时间的工作是在博客模板方面,所以一方面对用户的背景、口味、个性表达欲等等关注的比较多,与他们的直接交流也很密切,使自己逐渐对“目标用户的核心需求”这类概念产生了朦胧的认知;而另一方面,在博客模板的设计工作中也有着大把的机会去表现自己的个性,因为形式上相比于普通的“界面设计”来说就是需要你去展示更多更具创意色彩的东西,而且多数用户确实很认我的作品,包括视觉样式和前端代码两方面(当时Blogbus的很多用户乐于钻研自定义模板的技巧) —— 对于设计师,这显然是很幸福的状态,或许是幸福过了头,以至于那时的自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一样接受不了任何相左的意见,以用户的支持和鼓励作为后盾,将任何妨碍自己“挥洒创意”、“彰显自我”的情况一律视为约束,加之自己的个性相对于多数同事来说确实更为“鲜明”…所以最终和Blogbus不欢而散。


那之后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宅在家里,一方面将前两年学到的各个方向的东西进行梳理和总结,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弥补过去的缺失并继续学习新东西。那段日子真正达到了长发齐腰足不出户的程度,白天和猫们一起睡觉,下午起床之后学东西做东西直到夜里然后玩GTA至次日清晨,接着下楼喂外面的喵伙伴们,然后回家睡觉,每天的日子大体如此。设计新人的错误认知显然不是这种摧枯拉朽的宅男生活方式可以扭转的,那时我萌生了一种现在看来颇为奇幻的想法 – 两年的设计师历程让我感到在现实工作当中处处受约束的局面约莫是无可避免的,与其这样,那么我不要再去彰显什么了。我不去做设计,只专心写代码,这样就无需和那些到处制约自己的人打交道了 —— 更为奇幻的是,我真的那样做了。所以在宅时期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我把全部时间花在了前端能力的学习上,然后在Tom那边的前端开发团队谋得了一个职位,具体产品蛮尴尬的,包括当时垂死挣扎的易趣以及一些新的电商平台项目。起初确实得到了自己设想当中的一些安定感,每天只需对着别人做好的设计稿敲敲HTML、CSS和JS便可度日,但日子久了便发现对着别人的设计稿而不能动手动脚这件事让我很不自在,每当有UED的同事过来和我描述前端实现需求的时候,我总会觉得站在那里的应该是我而不是他。2006年入行之前自己满脑子“我要做设计师”的渴望和诉求似乎并没有被之后两年带来的“压抑”和“绝望”所彻底抹杀 – 我会写代码不代表我心底真的想成为终日只写代码的人。于是在2010年,借着大众点评刚刚成立不久的UED团队需要在内部设立前端职位的机会,以工程师的角色加入其中,算是重新回到了设计团队的怀抱,并最终在当时leader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转岗交互设计。毫不夸张的讲,从那时开始,到后来进入腾讯ISUX上海团队担任高级交互设计师直至如今,每当想到或被同事提到“izzy(我)是交互设计师”的时候,心里总会开出一朵花,色彩很淡的会微微摇曳的那种。


关于对自学交互的同学的建议,我想以在点评刚刚转岗交互之后做的第一个项目里发生的故事为例吧。那个项目重点是探索app内的会员卡机制,其实类似于现在微信在服务号方面做的一些事情。当时在形式上探索的范围还是很广的,包括app内部的卡券形式、Web端类似于微博的信息发布形式以及商户内容管理后台等方面。因为刚刚转岗,心里一团火就等着这样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于是在和产品经理进行过简单沟通之后,立刻进入设计流程,当时在Axure里画出涉及到所有平台包括app和网页的全部关键界面线框图,并做出了全套的点击跳转逻辑,将这样一份交互线框原型扔给了我的leader和产品经理,等待着认同的反馈。然而我的leader告诉我,“她吓了一跳”,接下来就是带着我和产品经理持续进行当面沟通,梳理产品策略和目标,期间一直保持纸笔形式的草图交流而不碰任何其它工具。那时我才开始明白交互设计工作绝不仅是产出线框稿和原型那么简单,更多更隐性的工作,包括产品层面的思考和沟通,以及对目标用户的认知,才是最关键的。期初自己只懂得关注“术”方面的能力技巧,在那之后,越来越多的聚焦于“道”的层面,包括读书读文章、做博客等等都更有这方面的侧重性;这种“道”绝非某种玄乎的空中楼阁,它是一切的基础。如果你在读某本交互设计书籍时觉得讲解这方面话题的内容空洞无聊,不如实际技能方法一类的内容来的实在,不如满眼的动效设计案例那样生动有趣,那么我个人建议连后面那些东西也不要花时间去学了,没有正确的方向,所有努力都是浪费时间。


2,您在腾讯ISUX是承担什么职责呢?如果想胜任您的职位,需要哪些关键技能?
答:职责就是交互设计了,以产品流程作为参考进行归纳的话,包括在产品层面与产品同学沟通功能策略、目标及具体项目需求,在设计层面进行字面意义上的“交互设计”工作,在实现层面与开发人员对接具体的界面还原问题等等。至于“关键技能” —— 在我看来其实是包括我自己在内所有的UX设计师都应不断努力去争取具备的,而非胜任某个特定团队的特定岗位才需要达到的。个人感觉大体分为三个层面,可以设想一个金字塔模型,从底层向上,首先是整体的产品观念与态度,其次是站在“产品设计”(而非“界面设计”)角度的思维模式,最后是具体的“设计技能”。观念与态度是基础,其中个人觉得最关键的一点 —— 作为设计师,我们是在和其他一群在各自领域均有所擅长的人一起打造产品,无论你是在公司就职还是创业,都是如此,而在所有相关职能当中,设计师的产出是相对显性的,加之这个群体本身在“个性”和“自我”方面相比于其他领域的伙伴来说更为凸显,所以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将产品、界面作为自我展示的画布和舞台(正如前面讲到的我的经历那样) – 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程度 – 经历的项目越多,参与程度越深,你越会发现,无论是团队老板,中层职能线leader,还是产品、设计、开发,所有人都要一方面为了自己负责的领域而发挥和争取,另一方面又因资源的局限,需要根据特定的情况而不断做着权衡与妥协。这是“合力”的过程所必然产生的局面,而不是某种“到任何地方都逃脱不掉的”、“令人沮丧的”、“抑制自己发挥能力彰显自我”的状况。当然,完全抛开自我的因素同样不现实,我们都会考虑将产品打造到怎样的程度才能“拿的出手”,但要知道这层因素是一种结果而非将事情真正做好的推动力,否则所有的努力都是南辕北辙,自己也会永远充满沮丧。


在正确的整体观念与态度的基础之上,能否站在产品层面探索问题本质进而指导整体的设计原则与细节中的设计思路,这将决定你究竟是产品的设计者还是需求的执行者 – 无论对于交互设计还是视觉设计来说均是如此 – 我现在所在的团队当中,很多视觉设计师的产品思维习惯与能力完全不会输给交互设计师。在实践当中,这种能力会体现在若干方面,包括在新产品探索阶段与产品同学共同分析市场状况、自身优势以及相应的产品策略等等;在成熟产品的每一个迭代周期当中针对产品同学的需求意向(注意这里使用的是“意向”而非“方案”)进行讨论,理解功能的核心目标,分析产品需求方案中的预想形式是否符合目标,进而探索实际设计方案等等;而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又要基于对产品策略的理解以及对目标用户人群的认知来考虑特定的设计模式。至于具体的“设计技能”,大约包含设计方法和工具运用两方面,均属于“术”这个层面的话题了。如果你观察的足够仔细,会发现如今这个时代真的是几乎每一天都会有新东西出来 – 新的系统平台特性,新的设计模式,新的工具,新的运用方式和探索方向等等。作为设计师,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尽力保持关注、学习、理解和实践。在设计方法的学习方面,看书、读文章、学案例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也都在坚持做,但个人建议与此同时多花点时间用自己的头脑想想“为什么”,结合自己负责的实际产品来看看哪些营养是可以汲取的,哪些未必适用于自身的情况,不要盲目的跟从。在工具使用技能方面,因人而异,因具体需求而异 – 就我个人而言,如今在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包括:通过纸笔探索最初的想法或是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快速沟通,使用Sketch制作线框稿,使用Keynote制作以展示流程和界面转场效果为主要目标的快速原型,使用Pixate制作那些在交互性和逻辑性等方面要求较高的交互原型。不同类型的工具能帮我们打造出不同类型的设计产出物,而产出物的目标在于沟通设计意图,所以每个设计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的沟通目标和对象来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前提是你需要对市面上一些典型工具的特质和使用方法有着充分的了解 —— 要达成这个前提显然也需要付出时间持续学习。


本文来自优设网专访,未完待续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