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伯格主张计算机设计重构计算机技术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发票规则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10:23

二 通过民众参与计算机设计重构计算机技术

  社会的计算机化注定会走向技治主义吗?芬伯格并不如此认为。他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发展道路并非是单一的、固定的,文明规划可以改变技术轨迹,技术进步必须要适应社会制度。“计算机将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的位置和计算机系统设计是紧密相连的。”[4]而计算机设计并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并不完全由技术因素所决定,而是受到社会因素的根本性影响,不同的社会因素与技术因素结合可能导致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不同道路。因此,并不是只有一种计算机技术设计,可以根据整体的文明规划来调整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对于社会的计算机化存在着悲观和乐观两种对立的观点。前者认为,计算机会产生大量的人口失业,导致普遍的社会监控;而后者认为,计算机会消除繁重乏味的工作,将工业社会民主化。芬伯格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建立在计算机技术自主性的观点上,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文明规划影响计算机设计使之走向最适当的新技术体系,而不是纠缠于计算机是否危害民主的争论。因此,必须要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中深入分析和慎重把握计算机的技术设计过程。

  芬伯格主张,要转变计算机的技治主义发展方向,首先在于如何理解计算机的本质。在他看来,计算机具有两重性,即它既可以作为控制机器亦可以作为交往机器。他将计算机技术的两重性可以归纳为两条原理:1)“维护等级制度的原理”,即将计算机用于社会等级制度的维护和复制,强化对社会的技治主义控制;2)“民主的合理化原理”,即将计算机用于破坏现存社会等级制度的基础,实现社会的民主化,增加社会被管理者的权力。前者将计算机视为控制机器,后者将计算机视为交往机器。对于计算机的两种不同理解,最终体现为两种不同的计算机设计过程。而这两种技术设计过程都是可能的,重要的是让哪一种主导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芬伯格极力主张将计算机作为交往机器来设计,使之为社会的民主化服务。在计算机网络中,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融合在一起,技术为社会交往服务。“计算机的交往能力可以削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有可能出现新的社交形式,这会成为民主的自组织的一种媒介。”[3]114在计算机网络中,人们打破了地缘分隔,因为趣缘即共同的兴趣或工作发生交往,从而推动了社会交往的发展。这赋予计算机重要的民主潜能。

  现实中计算机发展更多的是被技治主义范式所控制。就要突出计算机作为交往机器的作用,就要鼓励民众更多地参与计算机革命。在《可选择的现代性》中,芬伯格用大量篇幅分析了法国可视图文技术发展的经验,指出“他们成功的原因是普通人想让计算机满足个人的目的,而不仅仅是实现专家们所强调的官方功能”[2]148。法国可视图文技术是由政府和专家所发动的,最初的目标是方便各种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存储,但由于普通民众参与到其中,逐渐将其主要用于社会交往。芬伯格认为,社会的计算机化催生的网络社会的未来存在三种可能,即1)全面控制的社会,2)无政府状态,3)某种成功的人性化社会。虽然现实发展中控制冲动仍然占据主导位置,但民众参与有可能实现第三种可能。计算机技术发展将是未来社会斗争的关键领域,必须要增加公众参与计算机革命的行动,防止技治主义支配下的社会全面控制的乌托邦的出现。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大众参与计算机革命时所处的不利位置。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