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代理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蚁族淘宝店营业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23:03

开个博客记录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啦,因为不是自己写的,所以就分为转载一类啦。

代理模式的定义: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对象不适合或者不能直接引用另一个对象,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

代理模式的组成:抽象角色: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声明真实角色实现的业务方法。

                            代理角色:实现抽象角色,是真实角色的代理,通过真实角色的业务逻辑方法来实现抽象方法,并可以附加自己的操作。
                            真实角色:实现抽象角色,定义真实角色所要实现的业务逻辑,供代理角色调用。
先建一个接口,作为抽象角色:
package proxy1;public interface Object {void action();//抽象角色,通过接口声明角色实现的业务方法}
再建一个真实的角色,也就是被代理的类:
package proxy1;public class ObjectImpl implements Object{@Overridepublic void action()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这是被代理的类!");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这是真实角色,实现抽象角色,定义真实角色所要实现的业务逻辑,供代理角色调用}

再建一个代理角色,也就是代理类:
这个代理类里面可以写一些代码,用来实现除了真实的角色之外的功能;

package proxy1;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Object{Object obj;//先是声明object对象public Proxy(){System.out.println("这是代理类");obj = new ObjectImpl();//实例化上面 的obj对象}@Overridepublic void action()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System.out.println("代理开始");obj.action();System.out.println("代理结束");}//实现抽象角色,是真实角色的代理,通过真实角色的业务逻辑方法来实现抽象方法,并可以附加自己的操作}


写个测试类看能不能实现功能


package proxy1;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bject obj = new Proxy();obj.action();}}

运行出来的结果是


这是代理类
代理开始
=======
=======
这是被代理的类!
=======
=======
代理结束


结论:测试类里中,new的是一个代理类对象,通过代理类对象调用它的action方法,但是事实上,它并没有直接运行真实角色类中的action方法,而是,先运行了代理类中的构造方法,然后再运行的是代理类里的action方法,在通过上面的new ObjectImpl(),声明-实例化(分布式的),调用真正的类。

它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在构造方法里 或者 proxy里的action 方法里实现其他一些功能。


这个是最简单的静态代理模式,

缺点: 代理对象需要与目标对象实现一样的接口,所以会有很多代理类,类太多,同时,一旦接口增加方法,目标对象与代理对象都要维护,而且不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