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语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 可变参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3:01

运算符(掌握)

算术运算符

    A:+,-,*,/,%,++,--    B:+的用法        a:加法        b:正号        c:字符串连接符    C:/和%的区别        数据做除法操作的时候,/取得是商,%取得是余数    D:++和--的用法        a:他们的作用是自增或者自减        b:使用            **单独使用                放在操作数据的前面和后面效果一样。                a++或者++a效果一样。            **参与操作使用                放在操作数的前面:先自增或者自减,再参与操作                    int a = 10;                    int b = ++a;                放在操作数的后面:先参与操作,再自增或者自减                    int a = 10;                    int b = a++;

赋值运算符

    A:=,+=,-=,*=,/=,%=等    B:=叫做赋值运算符,也是最基本的赋值运算符        int x = 10; 把10赋值给int类型的变量x。    C:扩展的赋值运算符的特点        隐含了自动强制转换。        面试题:            short s = 1;            s = s + 1;            short s = 1;            s += 1;            请问上面的代码哪个有问题?

比较运算符

    A:==,!=,>,>=,<,<=    B:无论运算符两端简单还是复杂最终结果是boolean类型。    C:千万不要把==写成了=

逻辑运算符

    A:&,|,^,!,&&,||    B:逻辑运算符用于连接boolean类型的式子    C:结论        &:有false则false        |:有true则true        ^:相同则false,不同则true。            情侣关系。        !:非true则false,非false则true        &&:结果和&是一样的,只不过有短路效果。左边是false,右边不执行。        ||:结果和|是一样的,只不过有短路效果。左边是true,右边不执行。

位运算符(了解)

    A:^的特殊用法        一个数据针对另一个数据位异或两次,该数不变    B:面试题        a:请实现两个变量的交换            **采用第三方变量            **用位异或运算符                左边a,b,a                右边a^b        b:请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计算出2乘以8的结果            2<<3

三元运算符

    A:格式        比较表达式?表达式1:表达式2;    B:执行流程:        首先计算比较表达式的值,看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表达式1就是结果。        如果是false,表达式2就是结果。    C:案例:        a:比较两个数据是否相等        b:获取两个数据中的最大值        c:获取三个数据中的最大值

键盘录入(掌握)

(1)实际开发中,数据是变化的,为了提高程序的灵活性,我们加入键盘录入数据。(2)如何实现呢?目前就记住    A:导包        import java.util.Scanner;        位置:在class的上边    B:创建对象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C:获取数据        int x = sc.nextInt();(3)把三元运算符的案例加入键盘录入改进。

流程控制语句

(1)顺序结构 从上往下,依次执行(2)选择结构 按照不同的选择,执行不同的代码(3)循环结构 做一些重复的代码

if语句(掌握)

三种格式

    A:格式1        if(比较表达式) {            语句体;        }        执行流程:            判断比较表达式的值,看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            如果是false,就不执行语句体    B:格式2        if(比较表达式) {            语句体1;        }else {            语句体2;        }        执行流程:            判断比较表达式的值,看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1            如果是false,就执行语句体2    C:格式3        if(比较表达式1) {            语句体1;        }else if(比较表达式2){            语句体2;        }        ...        else {            语句体n+1;        }        执行流程:            判断比较表达式1的值,看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1            如果是false,就继续判断比较表达式2的值,看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2            如果是false,就继续判断比较表达式3的值,看是true还是false            ...            如果都不满足,就执行语句体n+1

注意事项

    A:比较表达式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结果是boolean类型    B:if语句控制的语句体如果是一条语句,是可以省略大括号的;如果是多条,不能省略。        建议:永远不要省略。    C:一般来说,有左大括号,就没有分号,有分号,就没有左大括号。    D:else后面如果没有if,是不会出现比较表达式的。    E:三种if语句其实都是一个语句,只要有一个执行,其他的就不再执行。

案例:

    A:比较两个数是否相等    B:获取两个数中的最大值    C:获取三个数中的最大值(if语句的嵌套)    D:根据成绩输出对应的等级    E:根据月份,输出对应的季节    F:根据x计算对应y的值并输出

三元运算符和if语句第二种格式的关系

    所有的三元运算符能够实现的,if语句的第二种格式都能实现。    反之不成立。    如果if语句第二种格式控制的语句体是输出语句,就不可以。    因为三元运算符是一个运算符,必须要有一个结果返回,不能是一个输出语句。

switch语句(掌握)

格式:

    switch(表达式) {        case 值1:            语句体1;            break;        case 值2:            语句体2;            break;        ...        default:            语句体n+1;            break;    }    格式解释说明:        switch:说明这是switch语句。        表达式:可以是byte,short,int,char            JDK5以后可以是枚举            JDK7以后可以是字符串        case:后面的值就是要和表达式进行比较的值        break:表示程序到这里中断,跳出switch语句        default:如果所有的情况都不匹配,就执行这里,相当于if语句中的else

面试题

    switch语句的表达式可以是byte吗?可以是long吗?可以是String吗?        可以,不可以,JDK7以后可以####执行流程:    A:首先计算表达式的值    B:和每一个case进行匹配,如果有就执行对应的语句体,看到break就结束。    C:如果没有匹配,就执行default的语句体n+1。

注意事项:

    A:case后面只能是常量,不能是变量,而且,多个case后面的值不能出现相同的    B:default可以省略吗?        可以省略,但是不建议,因为它的作用是对不正确的情况给出提示。        特殊情况:            case就可以把值固定。            A,B,C,D    C:break可以省略吗?        可以省略,但是结果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        会出现一个现象:case穿透。        最终我们建议不要省略    D:default一定要在最后吗?        不是,可以在任意位置。但是建议在最后。    E:switch语句的结束条件        a:遇到break就结束了        b:执行到末尾就结束了

案例:

    A:键盘录入一个数字(1-7),输出对应的星期几。    B:单项选择题    C:键盘录入一个字符串的问题        String s = sc.nextLine();    D:根据给定的月份,输出对应的季节

if语句和switch语句各自的场景

    A:if        针对boolean类型的判断        针对一个范围的判断        针对几个常量的判断    B:switch        针对几个常量的判断

循环语句(掌握)

有三种:for,while,do…while

for循环语句

格式

        for(初始化语句;判断条件语句;控制条件语句){            循环体语句;        }        执行流程:            a:执行初始化语句            b:执行判断条件语句                如果这里是true,就继续                如果这里是false,循环就结束            c:执行循环体语句            d:执行控制条件语句            e:回到b

注意事项

        a:判断条件语句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结果是boolean类型        b:循环体语句如果是一条,可以省略大括号,但是不建议        c:有分号就没有左大括号,有左大括号就没有分号    C:案例        a:输出10次HelloWorld        b:输出1-10的数据        c:输出10-1的数据        d:求1-10的和        e:求1-100的和,求1-100的偶数和,求1-100的奇数和        f:求5的阶乘        g:在控制台打印水仙花数        h:统计水仙花个数        i:改进版的回文数            一个五位数            个位 = 万位            十位 = 千位            个位 + 十位 + 千位 + 万位 = 百位        j:统计1-1000之间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的数据有多少个            x%3==2            x%5==3            x%7==2

while循环

基本格式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        扩展格式:        初始化语句;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循环体语句;            控制条件语句;        }        通过查看这个格式,我们就知道while循环可以和for循环等价转换。    B:while的练习        把for语句的练习用while改进    C:for和while的区别        a:使用上的区别            for语句的那个控制条件变量,在循环结束后不能在使用了。            而while的可以继续使用。        b:理解上的区别            for适合于一个范围的判断            while适合次数不明确的                举例:吃葡萄    D:案例:        a:珠穆朗玛峰问题        b:小芳存钱问题(break以后才能做)

do…while循环

基本格式

        do {            循环体语句;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扩展格式:        初始化语句;        do {            循环体语句;            控制条件语句;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通过查看格式,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三种循环的格式可以是统一的。

三种循环的区别

        a:do...while循环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        b:for和while必须先判断条件是否是true,然后后才能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

循环使用的注意事项(死循环)

    A:一定要注意修改控制条件,否则容易出现死循环。    B:最简单的死循环格式        a:while(true){...}        b:for(;;){}

控制跳转语句(掌握)

break:中断的意思

    A:用在循环和switch语句中,离开此应用场景无意义。    B:作用        a:跳出单层循环        b:跳出多层循环,需要标签语句的配合

continue:继续

    A:用在循环中,离开此应用场景无意义。    B:作用        a:跳出单层循环的一次,可以继续下一次    C:填空题        for(int x=1; x<=10; x++) {            if(x%3 == 0) {                //补齐代码            }            System.out.println("Java基础班");        }        如何让控制台输出2次:Java基础班        如何让控制台输出7次:Java基础班        如何让控制台输出13次:Java基础班

return:返回

    A:用于结束方法的,后面还会在继续讲解和使用。    B:一旦遇到return,程序就不会在继续往后执行。

方法(掌握)

定义:就是完成特定功能的代码块。

    注意:在很多语言里面有函数的定义,而在Java中,函数被称为方法。

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类型 参数名1,参数类型 参数名2...) {        方法体语句;        return 返回值;    }    修饰符:目前就用 public static。后面再详细讲解其他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就是功能结果的数据类型    方法名:就是起了一个名字,方便我们调用该方法。    参数类型:就是参数的数据类型    参数名:就是变量    参数分类:        实参:实际参与运算的数据        形参:方法上定义的,用于接收实际参数的变量    方法体语句:就是完成功能的代码块    return:结束方法    返回值:就是功能的结果,由return带给调用者。

两个明确:

    返回值类型:结果的数据类型    参数列表:参数的个数及对应的数据类型

方法调用

    A:有明确返回值的方法        a:单独调用,没有意义        b:输出调用,不是很好,因为我可能需要不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操作。但是讲课一般我就用了。        c:赋值调用,推荐方案    B:void类型修饰的方法        a:单独调用

案例:

    A:求和方案    B:获取两个数中的较大值    C:比较两个数据是否相同    D:获取三个数中的最大值    E:输出m行n列的星形    F:输出nn乘法表

方法的注意事项

    A:方法不调用不执行    B:方法之间是平级关系,不能嵌套定义    C:方法定义的时候,参数是用,隔开的    D:方法在调用的时候,不用在传递数据类型    E:如果方法有明确的返回值类型,就必须有return语句返回。

方法重载

    在同一个类中,方法名相同,参数列表不同。与返回值无关。    参数列表不同:        参数的个数不同。        参数的对应的数据类型不同。

方法重载案例

    不同的类型的多个同名方法的比较。

数组(掌握)

定义:存储同一种数据类型的多个元素的容器。

特点:每一个元素都有编号,从0开始,最大编号是长度-1。

         编号的专业叫法:索引

定义格式

    A:数据类型[] 数组名;    B:数据类型 数组名[];    推荐是用A方式,B方法就忘了吧。    但是要能看懂

数组的初始化

    A:动态初始化        只给长度,系统给出默认值        举例:int[] arr = new int[3];    B:静态初始化        给出值,系统决定长度        举例:int[] arr = new int[]{1,2,3};        简化版:int[] arr = {1,2,3};

Java的内存分配

    A:栈 存储局部变量    B:堆 存储所有new出来的    C:方法区(面向对象部分详细讲解)    D:本地方法区(系统相关)    E:寄存器(CPU使用)    注意:        a:局部变量 在方法定义中或者方法声明上定义的变量。        b:栈内存和堆内存的区别            栈:数据使用完毕,就消失。            堆:每一个new出来的东西都有地址                每一个变量都有默认值                    byte,short,int,long 0                    float,double 0.0                    char '\u0000'                    boolean false                    引用类型 null                数据使用完毕后,在垃圾回收器空闲的时候回收。

数组内存图

    A:一个数组    B:二个数组    C:三个数组(两个栈变量指向同一个堆内存)

数组的常见操作

A:遍历        方式1: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 {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System.out.println(arr[x]);                }            }        方式2: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 {                System.out.print("[");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if(x == arr.length-1) {                        System.out.println(arr[x]+"]");                    }else {                        System.out.println(arr[x]+", ");                    }                }            }    B:最值        最大值:            public static int getMax(int[] arr) {                int max = arr[0];                for(int x=1; x<arr.length; x++) {                    if(arr[x] > max) {                        max = arr[x];                    }                }                return max;            }        最小值:            public static int getMin(int[] arr) {                int min = arr[0];                for(int x=1; x<arr.length; x++) {                    if(arr[x] < min) {                        min = arr[x];                    }                }                return min;            }    C:逆序        方式1:            public static void reverse(int[] arr) {                for(int x=0; x<arr.length/2; x++) {                    int temp = arr[x];                    arr[x] = arr[arr.length-1-x];                    arr[arr.length-1-x] = temp;                }            }        方式2:            public static void reverse(int[] arr) {                for(int start=0,end=arr.length-1; start<=end; start++,end--) {                    int temp = arr[start];                    arr[start] = arr[end];                    arr[end] = temp;                }            }    D:查表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String(String[] strArray,int index) {                return strArray[index];            }    E:基本查找        方式1:            public static int getIndex(int[] arr,int value) {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if(arr[x] == value) {                        return x;                    }                }                return -1;            }        方式2:            public static int getIndex(int[] arr,int value) {                int index = -1;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if(arr[x] == value) {                        index = x;                        break;                    }                }                return index;            }       

二维数组(理解)

元素是一维数组的数组。

格式:

    A: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m][n];    B: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m][];    C: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    D:数据类型[][] 数组名 = {{...},{...},{...}};

案例(掌握):

    A:二维数组的遍历    B:二维数组的求和    C:杨辉三角形

数据类型中补充的几个小问题

在定义Long或者Float类型变量的时候,要加L或者f。

整数默认是int类型,浮点数默认是double。

byte,short在定义的时候,他们接收的其实是一个int类型的值。
这个是自己做了一个数据检测的,如果不再它们的范围内,就报错。

byte值的问题

byte b1 = 127;byte b2 = (byte)128; //-128byte b3 = (byte)129; //-127byte b4 = (byte)130; //-126byte的范围:-128 ~ 127128:10000000-128:10000000 (这里的1即是符号位,也是数值位)

数据类型转换之默认转换

byte,short,char -- int -- long -- float -- doublelong: 8个字节float:4个字节A:它们底层的存储结构不同。B:float表示的数据范围比long的范围要大    long:2^63-1    float:3.4*10^38 > 2*10^38 > 2*8^38 = 2*2^3^38 = 2*2^114 > 2^63-1

Java语言中的字符char可以存储一个中文汉字吗?为什么呢?

可以。因为java语言中的字符占用两个字节。Java语言采用的是Unicode编码。

运算符的优先级(从高到低)

优先级 描述 运算符
1 括号 ()、[]
2 正负号 +、-
3 自增自减,非 ++、–、!
4 乘除,取余 *、/、%
5 加减 +、-
6 移位运算 <<、>>、>>>
7 大小关系 >、>=、<、<=
8 相等关系 ==、!=
9 按位与 &
10 按位异或 ^
11 按位或 |
12 逻辑与 &&
13 逻辑或 ||
14 条件运算 ?:
15 赋值运算 =、+=、-=、*=、/=、%=
16 位赋值运算 &=、|=、<<=、>>=、>>>=

如果在程序中,要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