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文件基本属性

来源:互联网 发布:gal翻译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3:12

文件基本属性

Linux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多用户系统,不同的用户处于不同的地位,拥有不同的权限。为了保护系统的安全性,Linux系统对不同的用户访问同一文件(包括目录文件)的权限做了不同的规定。

在Linux中我们可以使用ll或者ls –l命令来显示一个文件的属性以及文件所属的用户和组。

在Linux中第一个字符代表这个文件是目录、文件或链接文件等等。

  • 当为[ d ]则是目录
  • 当为[ - ]则是文件;
  • 若是[ l ]则表示为链接文档(link file),类似 Windows 的快捷方式;
  • 若是[ b ]则表示为区块 (block) 设备,装置文件里面的可供储存的接口设备(可随机存取装置),就是一些储存数据,以提供系统存取的接口设备,简单的说就是硬盘!例如你的一号硬盘的代码是 /dev/hda1 等等的文件;
  • 若是[ c ]则表示为字符 (character) 设备,装置文件里面的串行端口设备,例如键盘、鼠标(一次性读取装置)。

在 Linux 系统当中,每个文件不止有文件的内容数据,还包括文件的种种属性,所以Linux中,将每个文件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来储存,一个是文件的属性,另一个则是文件的内容。所以 ext2 规划出 inode 与 Block 来分别储存文件的属性( 放在 inode 当中 )与文件的内容( 放置在 Block area 当中 )。当我们要将一个 partition 格式化( format )为 ext2 时,就必须要指定 inode 与 Block 的大小才行,也就是说,当 partition 被格式化为 ext2 的文件系统时,他一定会有 inode table 与 block area 这两个区域。
Block 已经在前面说过了,他是数据储存的最小单位。那么Linux 的文件系统( inode ) 是什么?!简单的说, Block 是记录『文件内容数据』的区域,至于 inode 则是记录『该文件的相关属性,以及文件内容放置在哪一个 Block 之内』的信息。简单的说, inode 除了记录文件的属性外,同时还必须要具有指向( pointer )的功能,亦即指向文件内容放置的区块之中,好让操作系统可以正确的去取得文件的内容,比如:
该文件的拥有者与群组(owner/group);
该文件的存取模式;
该文件的类型;
该文件的建立日期(ctime)、最近一次的读取时间(atime)、最近修改的时间 (mtime);
该文件的容量;
定义文件特性的旗标(flag),如 SetUID...;
该文件真正内容的指向 (pointer);

文件读写执行权限

接下来的字符中,以三个为一组,且均为『rwx』 的三个参数的组合。其中,[ r ]代表可读(read)、[ w ]代表可写(write)、[ x ]代表可执行(execute)。 要注意的是,这三个权限的位置不会改变,如果没有权限,就会出现减号[ - ]而已。

每个文件的属性由左边第一部分的10个字符来确定(如下图)。


从左至右用0-9这些数字来表示。

第0位确定文件类型,

第1-3位确定属主(该文件的所有者)拥有该文件的权限。

第4-6位确定属组(所有者的同组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

第7-9位确定其他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

其中,第1、4、7位表示读权限,如果用"r"字符表示,则有读权限,如果用"-"字符表示,则没有读权限;

第2、5、8位表示写权限,如果用"w"字符表示,则有写权限,如果用"-"字符表示没有写权限;

第3、6、9位表示可执行权限,如果用"x"字符表示,则有执行权限,

如果用"-"字符表示,则没有执行权限。

文件属主和属组

对于文件来说,它都有一个特定的所有者,也就是对该文件具有所有权的用户。

同时,在Linux系统中,用户是按组分类的,一个用户属于一个或多个组。

文件所有者以外的用户又可以分为文件所有者的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

因此,Linux系统按文件所有者、文件所有者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来规定了不同的文件访问权限。

更改文件属性

chgrp:更改文件属组

语法:chgrp [-R] 属组名文件名

参数选项

  • -R:递归更改文件属组,就是在更改某个目录文件的属组时,如果加上-R的参数,那么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的属组都会更改。

chown:更改文件属主,也可以同时更改文件属组

语法:

chown [–R] 属主名 文件名
chown [-R] 属主名:属组名 文件名

chmod:更改文件9个属性

Linux文件属性有两种设置方法,一种是数字,一种是符号。

数字类型改变文件权限

Linux文件的基本权限就有九个,分别是owner/group/others三种身份各有自己的read/write/execute权限。

先复习一下刚刚上面提到的数据:文件的权限字符为:『-rwxrwxrwx』, 这九个权限是三个三个一组的!其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字来代表各个权限,各权限的分数对照表如下:

  • r:4
  • w:2
  • x:1

每种身份(owner/group/others)各自的三个权限(r/w/x)分数是需要累加的。

语法:chmod [-R] xyz 文件或目录

选项与参数:

  • xyz : 就是刚刚提到的数字类型的权限属性,为 rwx 属性数值的相加。
  • -R : 进行递归(recursive)的持续变更,亦即连同次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会变更

符号类型改变文件权限

还有一个改变权限的方法呦!从之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就九个权限分别是(1)user (2)group (3)others三种身份啦! 那么我们就可以藉由u, g, o来代表三种身份的权限!

此外, a 则代表 all 亦即全部的身份!那么读写的权限就可以写成r, w, x!也就是可以使用底下的方式来看:

chmodu
g
o
a+(加入)
-(除去)
=(设定)r
w
x文件或目录

使用举例:

chmod  a+w  .bashrc
chmod  a-x  .bashrc


以上内容参考了http://www.runoob.com/linux/linux-file-attr-permission.html。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