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启动管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知善恶树英语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0:28

一、启动流程

1.运行级别

(一) 运行级别

    运行级别在之前的Linux常用命令(四)-压缩解压缩,网络及关机重启中有讲过,再次把图片提过来

这里写图片描述

(二)相关命令

功能描述:查看运行级别
语法:runlevel


功能描述:改变运行级别
语法:init 运行级别


功能描述:修改默认运行级别
语法:vim /etc/inittab 添加 id:3:initdefault:

2. 启动过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内核会占用启动空间,所以加载内核后会进行解压缩后自检(第二次,第一次自检在BIOS中),然后把自检信息记录在dmesg里面

    Linux虚拟机和真实机一样,常见的驱动都装在内核中,判断需要哪个驱动后会自动加载而不需要手工安装

    在内核解压自检完成后会加载驱动,驱动一般放在/lib目录下,现在通常用的SATA硬盘的驱动也放在/lib目录中,那么就会出现需要驱动来读取硬盘但是驱动本身又存在在硬盘中这么一个悖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initramfs文件系统(存在于/boot/目录下)模拟了一个与硬盘基本相似的结构,内核通过它把常见驱动加载内核中,所以SATA的硬盘驱动就从initramfs中加载,这样内核就可以去读取真正的硬盘

    /boot/目录不是由内核去加载而是由启动引导程序grub加载

    /etc/rc.d/rc.sysinit初始化:获取网络环境,挂载设备,初始化硬件,显示开机欢迎画面,加载用户自定义模块,配置内核参数,设置主机名等,初始化完成后,系统基本功能就已经完成

    进入/etc/rc[0-6].d中后,列出文件可以看到以k+数字开头的文件或以S+数字开头的文件,以K开头表明按照数字顺序关闭,以S开头表明按照数字顺序开启对应的程序

二、启动引导程序

1. Grub配置文件

(一)Grub分区表示

第一块硬盘(Linux设备文件名 Grub设备文件名 分区)
       /dev/sda1 hd(0,0) 第一个主分区
       /dev/sda2 hd(0,1) 第二个主分区
       /dev/sda3 hd(0,2) 扩展分区
       /dev/sda5 hd(0,4) 第一个逻辑分区

第二块硬盘
       /dev/sdb1 hd(1,0) 第一个主分区
       …

(二)配置文件

语法:vi /boot/grub/grub.conf
格式
         默认配置:default(默认启动哪个系统) timeout(启动等待时间) splashimage(Grub启动时的背景图像文件保存路径) hiddenmenu(隐藏菜单)

       系统配置:title(标题) root(启动程序的保存分区) kernel(加载内核时的选项) initrd(initramfs文件系统镜像文件的保存位置)

2. Grub加密

    在启动Linux时按任意键可以进入Grub选择界面,按下E键就可以看到Grub配置文件中的三个选项,通过它其实可以破解当前root密码,会比较不安全,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加密,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进入Grub的编辑模式

grub-md5-crypt 输入准备加密的密码,生成加密密码串vim /boot/grub/grub.conf 在默认配置中在splashimage前添加password --md5 加密后密码串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