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RAN定义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获取网卡流量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5:21
概念
IPRAN中的IP 指的是互联协议,RAN指的是Radio Access Network。相对于传统的SDH传送网,IPRAN 的意思:“无线接入网IP化”, 是基于IP的传送网。网络IP化趋势是近年来电信运营商网络发展中最大的一个趋势,在该趋势的驱使下,移动网络的IP化进程也在逐步的展开,作为移动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移动承载网络的IP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传统的移动运营商的基站回传网络是基于TDM/SDH建成的,但是随着3G和LTE等业务的部署与发展,数据业务已成为承载主体,其对带宽的需求在迅猛增长。SDH传统的TDM独享管道的网络扩容模式难以支撑,分组化的承载网建设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特点和优势
端到端的IP化。端到端的IP化使得网络复杂度大大降低,简化了网络配置,能极大缩短基站开通、割接和调整的工作量。另外,端到端IP减少了网络中协议转换的次数,简化了封装解封装的过程,使得链路更加透明可控,实现了网元到网元的对等协作、全程全网的OAM管理以及层次化的端到端QoS。IP化的网络还有助于提高网络的智能化,便于部署各类策略,发展智能管道。
更高效的网络资源利用率。面向连接的SDH或MSTP提供的是刚性管道,容易导致网络利用率低下。而基于IP/MPLS的IPRAN不再面向连接,而是采取动态寻址方式,实现承载网络内自动的路由优化,大大简化了后期网络维护和网络优化的工作量。同时与刚性管道相比,分组交换和统计复用能大大提高网络利用率。
多业务融合承载。IPRAN采用动态三层组网方式,可以更充分满足综合业务的承载需求,实现多业务承载时的资源统一协调和控制层面统一管理,提升运营商的综合运营能力。
发展
规模组网问题。IPRAN的组网规模是业内一直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从由路由器组网的现网部署情况看,还没有上千个节点的单个IP承载网存在。但是从全网角度看,整个互联网就是由自治的多个IP网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注入形成的完整网络。因此,基于IP/MPLS的IP RAN网络也可以采用分域管理,不同的域使用不同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协议,并互相使用静态路由注入的方式解决规模组网的问题。静态路由配合动态路由,也利于网络路由收敛、故障恢复和自愈。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