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美国直邮是真的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2 22:50

 

宋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989-1052), 父亲范墉,端拱初年(988 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公元990年病逝。谢氏贫困无依,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河南村(今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2],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划粥断齑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快三年,长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秘密。他发现自己原是望亭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惊,愧恨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好好学习,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下同),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劝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中了进士,这位学生就是日后北宋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范仲淹。

包拯(999-1062)

欧阳修(1007-1072)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在其父欧阳观任绵州推官时,欧阳修四岁丧父,随叔父在现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用芦苇在沙地上写字、画画,还教他识字。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

文选《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祭石曼卿文》、《卖油翁》六篇;选其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诉衷情(清晨帘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馆残梅)、《生杳子(去年元月时)》、《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蝶恋花(家庭院深深几许)》六首;先其诗《戏答元珍》和《画眉鸟》二首。

司马光(1019-1086)《资治通鉴》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其父王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受到较好的教育。

苏轼(1037-1101)轼 古代车厢前面用做扶手的横木,供人在车子颠簸时抓扶。大多数情况下没什么用,可是少了它也不行。比喻做人不要锋芒毕露,却能临危救难。

《夜梦》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及桓庄初。

怛(dá吃惊)然悸寤(惊醒)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

我生纷纷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

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刘书绕缠。

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犹然仙。

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已经六十多岁了,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过着清苦艰辛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梦见儿时父亲督促自己读书的事情,可见童年记忆的深刻。

 

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国藩(1811-1872)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李鸿章(1823-1901)

张之洞(1837~1909)

 

奕(1832-1898)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奕劻(1838.11.16~1917.1.28)

醇亲王奕譞(1840年—1891)

同治载淳(1856-1861年至1875年)

光绪载恬(1871年-1875-1908)

载沣(1883年-1951年)

 

徐世昌(1855年-1939年6月6日)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工于山水松竹,被称为“文治总统”

康有为(1858~1927)

袁世凯(1859年—1916年)

冯国璋(1859年—1919年)直系军阀

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直系军阀的首领,曾靠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卢沟桥事变后拒绝日本所请出面组织新政府,因其保持了民族气节

黎元洪(1864年-1928年)

谭嗣同(1865—1898

段祺瑞(1865—1936),皖系军阀一生清正耿介,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理总理”他还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

孙中山(1866-1925)

梁启超(1873年~1929年)

杨度(1874年—1931年)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湖南湘潭姜畲石塘村人。他拿过秀才,参与过公车上书,当过满清四品。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跟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是同学,怂恿袁世凯称帝,赞同孙中山共和,救过李大钊,北伐时说毛**能得天下,是杜月笙的师爷,入过佛门和国民党,最终由潘汉年介绍,伍豪(周恩来)批准,秘密加入党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

胡汉民(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

冯玉祥(1882.11.6—1948.9.1)

阎锡山(1883年—1960年)

汪精卫(1883年05月04日-1944年11月10日),

蒋介石(1887.10.31—1975.4.5)

李宗仁(1891-1969)

白崇禧(1893年—1966年)

毛**(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