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与软件开发流程

来源:互联网 发布:php微信商城系统开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01:30

      我们在崇拜王志东、求伯君、严袁曹等第一代软件英雄的同时,也在感叹当前软件开发越来越复杂、需求变动越来越快,无法再像当年的英雄们一样编写软件了,必须依靠团队的协作、完善的流程、高深的工程理论才能做出符合需求的软件。所以在现在的形式下,我们每天都在考虑找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支撑,制定一个什么样的流程、制度、才能使得团队合作更顺畅、软件开发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前两天看到谢文的一篇博客《制度资本----互联网的游戏规则之二》,说到了制度经济学,感觉挺有意思,所以就查了一些相关的概念,联想到了和我们开发流程的一些联系:

 

经济人:
      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修正了这一假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来自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一段话: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制度经济学:
      制度指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及社会组织的结构和机制。制度经济学是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
      制度经济学强调个人首先是一种“社会人”和“组织人”,而不是“经济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除了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追求安全、自尊、情感、社会地位等等社会性的需要。因为人所做出的选择,并不仅仅以他的内在效用函数为基础,而且还建立在他个人的社会经验、不断的学习过程以及构成其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因此,人的行为是直接依赖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所以,应当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方面,从制度结构、组织模式方面,从文化和社会规模等方面去考察人的经济行为。

 

      制度经济学立足于个人之间的互动来理解经济活动,首先确立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起点,反对以一个确定的、总量的标准对整个经济活动作出安排的研究思路。

 

      制度经济学判断制度机制优劣的最重要标准,是看它们是否有利于市场交易的发生与深化。如果一国的制度有利于交易市场的容量最大化、有利于经济的深化,那么我们就说该国具有高的制度资本。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制度,则使交易的成本变高,这种成本通常被称为“制度成本”。当然,制度成本不仅仅指在市场交易发生过程中实际要支付的成本,也包括由于制度障碍而根本无法进行或选择放弃的市场交易所带来的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包括“本来可深化的市场”因制度障碍而只能半途而废的情况,以及市场勉强得到发展的情况。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产权保护和合约执行是经济深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可靠的产权与合约权益保护制度,人们就无法预期从事市场交易、从事投资的结果,也不知道从交易、投资中获得的利益能否属于自己。而经营、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将迫使人们停止交易、不愿作出投资,即使他们想进行市场交易,交易成本也可能高得令人望而却步。于是市场发展会停滞不前,经济增长无法持续。

 

再回到软件开发流程:
软件开发流程强调团队,即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判断软件开发流程优劣的标准:执行成本、开发效率、软件质量。
这两点都和制度经济学非常吻合,即我们在制定流程时,必须以人为本、强调人作为“社会人”和“组织人”的特征,不能把人当成流水线上的机器,现在流行的敏捷开发非常强调这点;流程的制定首先必须简单、易于执行,这样才能减小执行的成本,提高开发效率,保证软件开发质量。

参考文档: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3a2b800100cu5l.html?tj=1

2、http://baike.baidu.com/view/482272.htm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