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TheLJT 旧日本海军建军思路与用兵思路的研究

来源:互联网 发布:socket 的类型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4:33

大家都很强,可与之共勉。


旧日本海军建军思路与用兵思路的研究

李家童 李明洋 何睿翔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

关键词:

历史、军事史、海军史、海战史、日本海军、联合舰队

前言:

提起人类海战史,太平洋战争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而涉及太平洋战争又无法绕开旧日本海军也就是日本帝国海军(以下称日本海军)这个元素。此外,现代的日本海上自卫队也是当下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可见,不论是从过去还是现实的角度来看,对日本海军的历史进行研究有着极大地意义。本文就着重以装备的角度,顺着建军思路和用兵思路这两条线索,浅显地对日本海军进行以下探析。

一.  “婴儿时期”的日本海军(1872-1895):

众所周知,“明治维新”翻开了日本历史崭新的一页篇章。显然,建设近代化的海军也是明治维新中“富国强兵”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日本海军的建军思路可以简要概括为这几个方面:

(一)            海军体制机构的建设

有观点认为,健全的军队的体制应该是“二元制”[1]也就是分别设军政部门与军令部门。所谓“军政”就是指军队的行政管理体系,可以等同于我国的国防部;所谓“军令”则是指军事指挥体系,可以视作我国的军委联合参谋部。由于旧日本陆海军间的种种瓜葛,就导致陆海军分别设立了自己的军政部门和军令部门。

日本海军的军政部门叫做“海军省”,也就是“海军部”的意思。海军省是在1872年10月建立的(由此这里把1872年看作日本海军的起点),武官在大元帅之下分19个等级。同时颁布海军条例,健全海军省内机构[1]

等到1875年10月,分全国沿海为东西两个海军区, 东、西部各设指挥官, 分驻在横滨和长崎。由此,创立了海军区制度。次年设置东海、西海两镇守府。1886年4月, 颁布镇守府官制(镇守府条例) , 把镇守府的任务和组织休制大体确定下来。与此同时颁行海军条例, “将帝国的海岸及海域分成5个海军区” [12],“在各海军区的军港设镇守府”[12]。这5个海军区的镇守府分设于横须贺、吴港、佐世保、舞鹤。镇守府司令官的任务是“ 掌管辖区内的军令, 监督军容风纪和军训事宜 , 并负责管理军事行政事务” [12]。具体地说,镇守府除作为海军基地担任后勤保障任务外还具有内线部队的性质。此举对于补充舰队的后勤供应和稳定后方,发挥了重要作用[1]

在日本海军完善自己的军政机构的同时,也着手进行了军令机构的建设。

1892年11月,时任海相仁礼景范向伊藤博文首相提出建立“海军参谋部”的建议, 由此产生了激列争论, 最后,1893年5月,“海军军令部条例”出笼。海军军令部设在东京,“掌管出师作战沿岸防御的计划,监督镇守府及舰队的参谋将校,监视海军的训练”[12]。海军军令部长“直属天皇”。参加“帷握之机务,管理部务”[12]这样,海军军令部从海军省内独立出来,同陆军一样,实行了军政、军令二元制度[1]

海军军令部在19世纪90年代最后独立, 顺应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第一,此时正值中日关系趋于紧张,战云密布之时,扩大海军军备,完善海军组织, 增强指挥系统, 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之急务。第二,日本在军事近代化的进程中,奉行陆主海从政策,以萨摩为首的海军和以长州为首的陆军自创建以来,始终处于对立状态,陆军设置军政、军令双元机构,海军也必然与此相对应,以海军军令部对抗陆军的参谋本部。第三,为适合当时的政治需要,调解日本各方政治力量,取消海军大臣的军令权,使军令机构独立,不得置缘议会,具有减轻议会中军方对政党的权力威胁作用[1]

(二)            武器装备的更新

与普遍的认知不同,日本海军把假想敌正式确立为中国,是在1883年。这一年开始了第一期对清军备扩张计划。在此之前日本海军的目标还仅仅还是结束国内的割据状态,完成日本国的统一。

1.     第一次对清军备扩张计划之前:

日本海军最初的家底,是明治政府接受留用的旧幕府和各个藩属的主力军舰。第一次大规模购舰,是在1875年向英国重金订购了三艘新造军舰,也就是“扶桑”、“金刚”、“比睿”三舰。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购舰正值日本入侵台湾事件后的第二年,这次购舰针对的是谁自然是不言而喻[4]。此外,作为明治维新“殖产兴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行建造军舰很快被提上议事日程。终于,在1876年6月21日,日本自行制造的第一艘铁壳快速炮舰清辉号在横须贺竣工。他的下水被看做日本海军历史上的重要事件[4]此后数年间日本又制造了多艘千吨上下的木壳炮舰,由此,日本彻底掌握了设计、制图、动力、船身、炮具等一系列造船技术。

但是,在引进外国技术、船只的时候,日本海军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们本想博采众家之长,不论是英国、法国、德国还是意大利的新奇的设备,只要看着新奇,没有见过,都设法拿回国内。这样一来,“火炮的种类和口径自然是五花八门,既有英国的英制,又有德国、法国的公制;既有前装滑膛炮,又有后装来复线炮;既有古老的意造青铜榴弹炮,又有克虏伯公司最新式的钢制加农炮。[4]”犹如万国博览会,令人眼花缭乱,被人讥笑为“百鬼夜行”。

2.     第一次对清军备扩充计划:

第一次对清军备扩充计划是在1883年提出的,由此,日本海军正式确立自己的假想敌为中国。该计划试图将舰队扩充到42艘,其中32艘需要购买或自建。由此日本海军购入了“筑紫”(与北洋水师超勇、扬威同型)、浪速、高千穗三艘防护巡洋舰。此后,又购入了“三景舰”,也就是“严岛”、“松岛”、“桥立”三舰。“三景舰”在19世纪末期饿造船史上是极为怪异的一个存在,这是日本海军受法国“绿水学派”影响下向法国订购的,该型战舰是用小舰扛大炮,装甲防护薄弱,机动能力强差人意,这种“手持利刃之赤身裸体兵”(时任海军大臣山本权卫兵语)实质上是对付北洋水师定远、镇远两舰的权宜之计。后来日本海军高层也意识到,海军应当以铁甲舰作为主力,由此第一期对清军备扩展计划在添置了23艘军舰后结束。

3.     第二次对清军备扩充计划:

第二次对清军备扩充计划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大规模的拨款计划被帝国国会通过,在1890-1892年主要是小规模的造舰购舰行动。直到1893年,在明治天皇的亲自干预下,帝国国会才批准了1893-1899年的造舰预算。在此期间,日本向英国购买了装甲巡洋舰千代田、防护巡洋舰吉野及其姊妹舰高砂。自造了防护巡洋舰桥立、秋津洲。在这一时期,日本海军因为深感“三景舰”模式的弊端,在购舰政策上完全倒向英国,同时也确立了一条“符合日本国情的建军道路”,那就是不与清国海军比拼铁甲舰和大口径火炮,而是发挥自己在航速和速射炮上的优势。

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1艘,鱼雷艇24艘。至此,常备舰队已经建成[1]在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海军将分散于各地的分舰队合并为联合舰队,由伊东右亨海军上将指挥。

(三)            征兵制度的建立:

明治初年, 新政府在接收幕府和各藩军舰的同时, 连同所有官兵一起接收, 仅此人数尚不敷编制, 遂于1871年2月布告各府县“ 由地方官从一岁的身体健壮的沿海男性志愿渔民中选拔海军士兵”,翌年底,海军兵员共人。1873年1月发布征兵令,废除封建武士独占军职的特权,实行全民兵役制。于是,海军在兵役上形成了志愿兵和征兵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但是,征兵制直到1887年才得以执行, 这是因为海军要求很高的技术, 而在征兵制规定的年服役期内志愿兵服役期为年难以完全掌握所需技术。另外, 征集的兵员不足,也促使海军实行志愿兵制。因此,最初采取单一的志愿兵制。海军给予志愿兵种种照顾夕鼓励他们延期服役,并为他们晋升军官创造条件。志愿兵制弥补了征兵制的不足[1]

1883年12月,政府颁布了修改征兵制度的法律。修改后的征兵令规定全国男子年满17岁以上,40岁以下者均须服兵役。海军兵役分为常备、后备及国民兵役三种。常备兵役又分为现役和预备役二种。现役3年,预备役4年,现役服完服预备役常备兵役服完还得服后备役5年。

明治政府依靠征兵制确立了国民皆兵、天皇直接统帅和统帅权独立等牢固的建军基本原则。海军以征兵制为基础, 以志愿兵为重点的兵役制度, 对其战斗力的加强、海军的发展壮大, 起了重大作用[4]

(四)            海军院校的发展:

1869年9月,明治政府恢复了幕府时期的海军操练所,同年11月更名为海军兵学寮,招收15-19岁的少年和20-25岁的成年学员。并请来道格拉斯少校为首的英国海军教师团34人。1876年,海军兵学校从东京湾迁到广岛湾中的江田岛(即赫赫有名的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在兵学校之外,海军又先后设立了轮机、财会、医学、炮术等专科海军学校[1]

除了不惜本钱,设立海军学校,聘请外国教官之外,还花费巨额经费,为海军学院提供留学和远航的机会。

日本海军的留学制度始于1870年,确立了“海军英吉利化”的建军方针后,便以英国为人才培养基地。这些留学生在国外学习造船、航海技术和海战战法,甚至是外交和国际法知识,回国后全部成为日本海军的高级将领。

日本海军的远洋制度创立于1874年,海军兵学校学生在毕业后搭乘训练舰远航至亚洲其他国家、欧洲、美洲、澳洲。1902年又设立了专门的练习舰队。远航训练的对象,最初是海军兵学寮的学生,1887年后给为少尉候补生,1902年起又增加机关学校的候补生。远航制度所费相对昂贵,但是可以为军校毕业生提供航海经验,并丰富他们的见闻,开阔其胸襟及视野。远航制度也被旧日本海军和海上自卫队沿袭下来,成为一大传统。

诚如习总书记所说:“战斗力是衡量军队的唯一指标”,进行了初步近代化的日本海军很快就盼来了检验战斗力的机会,这就是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清战争)。国内外研究甲午战争,尤其是甲午海战的论文、书籍多如牛毛,又因为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过度展开。这里主要从“用兵思路”这个线索简单的谈一下甲午海战:

从世界史的角度上来看,当两个隔海相望,各自拥有实力大体相当的海军的国家进行大规模战争的的时候,这两个国家海军的决战就不可避免了。日本大本营的对华作战计划,正是以两国海战和海权的得失为大前提的。该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派遣陆军进入朝鲜,执行牵制作战。同时,派遣海军寻机歼灭中国海军,以夺取黄海和渤海的制海权。

第二阶段:

1.             如果海战胜利,夺得制海权,则立即登陆渤海湾,在河北平原与中国陆军决战,攻占北京。

2.             如果未夺得制海权,但中国海军也不能控制日本近海,则派陆军击退朝鲜的中国军队,占领朝鲜。

3.             如果海战失败,制海权被中国海军控制,增援在朝作战的陆军,掩护其撤回本土,加强本土防御。

可见,这份计划体现了海军制胜的原则,将黄海的制海权放在整个战争的战略高度上进行考虑,使得其整体战略带有鲜明的海军制胜特色。同时,也不难看出,日本参谋机关在作战策略上相当重视中国海军力量,甚至设想到了海战失败时的对策。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海军能否在战争中有作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清朝政府在战争开始之前并未提出或制定明确、完整的战略计划。实际上,在战争期间,清国在这次战争中的战略思路可以概括为“海守陆攻”,北洋水师的基本任务就是固守渤海湾,尤其以固守旅顺、威海为关键,并没有积极寻战、歼灭日本海军。这就必然导致北洋海军陷入消极应付的状态,将制海权拱手让出。因为北洋水师的活动范围是相对固定的,运兵护航线路也是固定的,北洋水师就很难回避决战。如果不主动决战的话,那么迟早都会被日本海军捕捉到,海战也不会再北洋水师希望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可以说,一开始,北洋水师在战略上就处于劣势。

除开战略上的用兵思路,战术上的用兵思路日清两军也颇为迥异,这主要表现在阵型上。

黄海大海战中北洋舰队所采用的阵型可以算是一种单横阵。这种阵法是从帆船时代和前蒸汽时代海军作战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与近代成熟的蒸汽机大舰队战术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实际上,北洋水师采用的横阵与联合舰队采用的纵阵相对比而言,既不利于发扬火力,也不利于舰队机动。在海战中,这一弊端暴露无疑。

二.  日俄战争及其前期的日本海军(1895-1905):

日俄战争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元素就是1905年的日本海大海战(对马海战)。可以说,这场海战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同样也是对日本海军近20年转型成果的检验。

这一转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中第一个可以视作建军思路的转型,后两个可以视作用兵思路的转型:

(一)            新型作战舰队

新型作战舰队是当时日本海军转型后的主要成果。虽然日本在1895年已经开始运用过去几年组建的舰队与中国进行作战,但其还是决定重新打造全新作战舰队,其整个舰队设想的主要目标是打败一个具体的敌人———俄国海军[2]经过第一期对俄海军扩张计划和第二次对俄海军扩张计划,以及三三舰队的追加案,日本海军的战列舰主要由英国制造的四艘新型战舰构成,外加两艘自行建造的其它战舰(富士、八岛、敷岛、初濑、朝日、三立六舰)。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西方列强的海军,日本海军提出了“次级主力舰”这个概念,所谓“次级主力舰”也就是装甲巡洋舰。日本海军希望装甲巡洋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主力舰出现在战列线上。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在1895-1905这十年的光景内,日本海军建成了所谓“六六舰队”,也就是六艘战列舰和六艘装甲巡洋舰组成的舰队。



表2-1 日俄战争时期的六六舰队(来源于网络)

相对于其它国家的海军而言,日本海军当时的转型是日本为了增强其海上力量而进行的有意识努力。从日本新型作战舰队当时四艘新战舰的规格及其设计来看,日本海军在这一方面的努力是非常明显的。它利用了装甲防护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减轻其重量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其舰船的防护能力。同时,日本也坚持要求英国为其建造的新战舰在速度和火炮口径上与日本自行建造的其它两艘舰船相一致,确保其新型作战舰队的六艘战舰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最为有效的作战。其目的不仅仅是建造一支可以与俄国舰队相抗衡的舰队,而是要建造一支在武器装备和装甲防护方面明显超过其它任何国家海军当时作战能力的舰队。

该新型舰队第三个与众不同的方面在于它的系统性。当时许多国家的海军都在建造新型作战舰队,但却只有日本人意识到:“在陆军作战中,步兵能够得到炮兵、骑兵和工兵的支援⋯⋯因此,海军舰队也应该将其它各种类型的较小战舰作为其主要战舰的必要补充。[2]因此,日本在其新型作战舰队的外围配置了一定数量的装甲巡洋舰,负责搜索和追踪敌人;并配置一定数量的驱逐舰和鱼雷艇,负责攻击企图接近其港口的敌人。

(二)            新型炮弹

虽然当时日本海军新型作战舰队的建设及其技术大多来自于西方,但在炮弹方面,日本人却做出了最具创新性的技术贡献。在创新炮弹过程中他们综合运用了希莫斯(Shim ose)黑火药、薄炮弹壳和伊集(Ijuin)引信,设计出了更具威力的新型炮弹[2]

在法国人发明的各种弹药中,相对于其它弹药而言,希莫斯黑火药在更大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才发生爆炸[2]。日本人通过运用相对较薄的炮弹壳使这种弹药的效能发挥至了最大,增大了炮弹中弹药的比重,使其新型炮弹能够产生更大的爆炸威力,具有更强的杀伤威力。伊集(Ijuin)引信能够使其新型炮弹在受碰撞的瞬间发生爆炸,而不是在穿透敌人舰船的装甲后才爆炸。

这些因素的结合即使对于现代海军来说,是很独特的,因为这样的应用与现代海军的战术是背道而驰的[6]当时海军炮弹发展的焦点主要是发展能够对敌舰船造成尽可能大内部伤害、具有较强穿透力的穿甲弹。但是当时的日本人相信,他们这种弹壳较薄、一触即爆的炮弹能够“对敌舰船甲板上没有装甲防护的重要部分造成最大的伤害,造成其人员的最大伤亡。[5]”结合最新的液压控制主炮(如“三笠”舰),该新型炮弹在对马海战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毁伤力。

(三)            新型战术理论

日本海军转型的第三个重要成果是发展了能够充分发挥其新型作战舰队作战能力的海军战术。建立于1888年的日本海军参谋学院对于日本当时的海军战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虽然该学院在中日之战时期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其在俄日战争之前,却成为了日本海军思想获得革命性发展的基础和促进者。

该学院主要教授海军理论,非常重视历史学家马汉的决定性作战思想,同时也强调海军战术的实际运用和军官在激战时刻的思考和决策能力。日本当时的海军思想家通过对西方海军思想体系的深入研究,结合他们自己的经验以及大量的海战演习,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新战术[6]当时日本联合舰队新战术形成的最关键前提条件是关于日军舰船较之于对手具有更快速度和更强机动力的假设。在当时日本战术家非常了解潜在对手较为庞大、沉重和陈旧舰船的情况下,这一假设并不存在什么缺陷。

在创新战术的过程中,日本人意识到,使其海军舰队火力得以有效有发挥的最佳位置是使其舰船纵队与敌舰船纵队成直角,形成“T”字形。正如1901年英国舰队司令杰克·费什尔在其舰队机动中所提出的那样:“一个被不断强调的教训是,最为重要和紧急的行动是使己方舰队成一条直线,并与敌人舰队所成的直线成直角⋯⋯如果双方都积极实践这一黄金规律,运用这一战术,那么具有更快速度的舰队将获胜,即就是具有更快速度的舰船将获胜。[2]

日本的战术家对于T战术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增加了L战术。在演习中,日本人注意到,由于敌人可能会从日本海军舰队的打击中逃跑,因而T战术有时并不能取得预期的作战效果。日本海军采取的解决办法就是再增加一支舰船纵队,通过欺骗性的机动,对敌实施围攻。当第一纵队与敌直接进行作战时,第二纵队从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接近敌人,使敌处于交叉火力的打击之下,两支纵队分别从L的一角对敌进行打击,将敌包围,防其逃跑。这种战术充分利用了日本军舰的速度和机动性,这也是日本海军在日俄对马海战中进行作战计划的基础。

日本海军的上述努力终于使他们在日俄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日本海大海战中大获全胜,歼灭了俄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及远道而来的波罗的海舰队(俄国海军第二太平洋舰队),取得了日俄战争海上战争的全面胜利。

三.  “八八舰队”及条约时期和后条约时期的日本海军(1905-1941):

(一)            八八舰队期间装备,战略战术的革新

按照1907年颁布的《帝国军队之用兵纲领》,日本海军依据并仿造日俄战争的用兵思路,提出了对美作战计划:在开展之时压制住美国亚洲舰队,协作陆军夺得关岛、吕宋。当美国海军开赴远东时,在途中依次消减其兵力,最后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决战(日本海大海战式的决战)。这就是日俄战争后被日本海军奉为圭泉的“渐减邀击战略”。

为了实现此目的,日本海军于1907年起正式开始筹划建立“八八舰队”。该计划预定以舰龄不满8年的8艘战列舰和8艘装甲巡洋舰为常备舰队。当时日本有9艘战列舰和8艘装甲巡洋舰满足这个要求。最初的计划是在7年的时间内更新这些战舰。然而这个计划很快就过时了。因为他没有考虑到海军技术的急速发展与革新,比如英国海军“无畏”级战列舰,“无敌”级战列巡洋舰的服役。于是海军在1910年又提出一项庞大计划,准备建设以12艘无畏舰,8艘战列巡洋舰为核心的“超无畏型舰队”。后来又减为无畏舰8艘,战列巡洋舰7艘,但是仍未被通过。最后,日本海军退而求其次,用1910年的经费开始建造了四艘超无畏舰,也就是“山城”、“伊势”、“日向”、“长门”,并用往年的经费向英国订购了战列巡洋舰“金刚”、“比睿”,利用“金刚”级的技术,自行制造了“雾岛”、“榛名”两舰。并在1918-1920年计划建造两艘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来替换旧舰,这就是战列舰“加贺”、“土佐”,战列巡洋舰“天城”、“赤城”。这就是八八舰队的第一步“八四”舰队,其经费直到1916年才补齐。

实现了“八四舰队”之后,日本海军乘胜追击,在1917年提出“八六舰队”案,要求建造“金刚”级前两艘的代舰(高雄、爱若号,因为华盛顿海军公约的原因未能建成),并补齐轻巡洋舰,驱逐舰。由于一战中美国海军造舰能力被部分动员,因为两国巨大的工业实力的差距,日本海军很短时间内就将要被美国海军甩到身后(1917年时,算上两国已经开工的主力舰,两国主力舰的比是36:18,也就是18:11),在这样的情形下,日本海军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八八舰队”案。要求建造4艘4.1万吨级的战列舰,4艘4.1万吨级的战列舰(这样的吨位对当时的造船技术是空前困难的,若能实现,必定是人类造船史上的一大奇迹)。还准备建造2艘12500顿级的“翔鹤”级航母级若干大型巡洋舰、轻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由于此案对日本的财政来说是空前困难的,由此这份计划被争论了近4年,终于,在1920年被国会通过。

至此,日本海军做了13年的“八八舰队”之梦终于得到了实现,然而以日本之国力去同人均收入是自己的6倍,总收入是自己的12倍的美国去拼海军,无疑是国家财政和国民都承受不起的。最终,这份计划因为华盛顿海军公约的限定,仅仅完成了“长门”、“陆奥”两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赤城”,战列舰“加贺”被改装为航母,其余的都被废弃。

纵观这一份计划,不难看出,1907-1920年期间,日本海军舰艇不但经历了数量上的飞跃,也经历了质量上的革新。其第一级超无畏舰“扶桑”及其改型“伊势”,还仅仅只是在“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图纸上“战列舰”化得来的,其设计盲目追求火力,是一个巨大的败笔。然而到了八八舰队中的“天城”级战列巡洋舰,“纪伊”级战列舰,其设计风格就变得有条不紊,装甲防护设计前卫,并且大胆使用各项新技术,堪称造船史上的杰作。

(二)            海军假日期间装备、作战计划的完善

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公约签订过后,日本海军的“八八舰队”计划如梦幻般破灭了,船台上和绘图板上的高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被全部取消。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海军制定了作为华盛顿海军公约对策的“海军整备计划”。其中就包括建成“赤城”、“加贺”两型航空母舰,4艘“古鹰”级中型巡洋舰,4艘“妙高”级大型巡洋舰,16艘驱逐舰,26艘潜艇。在1926-1927年两度增加了造船计划,以求充实鱼雷战的兵力,其中就包括4艘“高雄”级重巡洋舰,24艘“吹雪”级驱逐舰,4艘潜艇,到了1930年又计划建造4艘“金刚”代舰,4艘“高雄”级重巡洋舰,24艘“吹雪”级驱逐舰,28艘潜艇和一艘大型航母。到了1932-1935年又计划建造两艘“苍龙”级中型航母,4艘“最上”级轻巡洋舰。

可见,日本海军对华盛顿海军公约的对策就是大量建造条约中没有限定数量的巡洋舰,驱逐舰,潜艇,同时开发新型氧气鱼雷,力求在开战时利用这些辅助舰艇的数量优势以及鱼雷战的特点,在双方舰队决战前尽量消耗美国舰队,保证最后在舰队决战中能够用“六四舰队”击败美国的主力舰。这样的用兵思路不断修正,最后就形成了所谓“九段作战[5]

日本人将对美国舰队的作战分为九段,美国舰队第一段是从西海岸出发,抵达夏威夷群岛,之后美舰队将占领马绍尔群岛,作为桥头堡;美舰队从夏威夷出发之后的航程被设定为第二段,占领马绍尔群岛前的航程就是第三段;占领马绍尔群岛后,美舰队将抵达西太平洋海域,这是第四段航程;美舰队由马绍尔群岛出击,直至加罗林群岛附近日方预设的决战区域,这段航程分别被定为第五段和第六段;决战前夜是第七段;决战日期的黎明是第八段;最后的舰队决战则是第九段。

而日本海军对九段作战的兵力配置也是不断变化的。以无条约时代的1936年后的九段作战计划为例,该计划预计对美战争将在1946年爆发,届时,

第一、第二段将由30艘潜艇进行监视

第三、第五段将由总计18艘中型潜艇发动狼群式的袭击

第四、第六段分别由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和路基飞机进行攻击

到了决战前夜(第七段),日本海军将以4艘潜艇、28艘巡洋舰,64艘驱逐舰的庞大兵力对美舰队发动夜间鱼雷战;

次日黎明(第八段)以10艘潜艇和舰载机进行补充打击;到了舰队决战的第九段,将以10艘战列舰(包括4艘装备580毫米火炮的超级战列舰),6艘航空母舰,10艘潜艇的兵力对


美舰队进行最后打击。

显然,九段作战的兵力配置决定了它对每一个阶段所用的战舰都有特定的要求。以巡洋舰为例,这段时期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普遍反映了强化武备的倾向[7],其主炮比其他列强海军要多出1门,同时也配备了强大的鱼雷兵装。对于轻巡洋舰而言,由于它在九段作战中扮演着鱼雷战队的骨干力量,所以强化武备的倾向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最为彻底[9]

(三)            后条约时代的扩军(1936-1941)

1936年,伦敦海军条约失效。对日本海军来说,再也没有一份文件能够限制他的造船吨位、数量和规模了。以“九段作战”为战略出发点,日本海军提出了新的建军思路,那就是建造一级搭载510毫米巨炮的“超战舰”,作为对美海上决战的主要奇袭力量。经过舰政本部的不断研究,以及1934年的友鹤事件的影响下,这一技术指标不断修正,最后确定的时候是这样的:排水量62545吨,装备9(3*3布置,前二后一)门460毫米主炮,航速27节。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战列舰:大和级战列舰。大和级战列舰计划建造三艘(大和、武藏、信浓),其中“信浓”被改装为航空母舰,所以实际完工的就只有“大和”、“武藏”两艘。

除开“大和”级战列舰,为了满足海军内“航空派”对“舰队航空化”的设想,日本海军设计了一型航空母舰,这就是“翔鹤”级大型舰队航空母舰,这艘航母被认为是日本海军二战前建造的最理想的大型航空母舰。这型航母达到了“赤城”型航母的载机量,“苍龙”级中型航母的续航力,“白鹭”级驱逐舰的航速,“高雄”级重巡洋舰的防护水平[8]。首舰“翔鹤”,次舰“瑞鹤”分别于1937、1938开工。

由于美国海军主力舰数量的大幅增加(1937-1939年开工了8艘战列舰,同时期日本只开工了两艘),因此日本海军决心不顾一切地开工新型战舰来拉平和美国海军的实力差距。1939年9月7日,日本海军宣布对美作战计划准备正式开始。同日,进行了该年度的第四次军备扩充案,追加建造2艘大和级战列舰,1艘大型航母(大风),4艘轻巡洋舰及若干辅助舰艇。并在1941年(开战前夕)的第五次军备扩充计划中,计划建造1艘改大和级,两艘超大和级,以及两艘“超甲巡”(大型巡洋舰)[5]

不难看出,即使是战争即将爆发的几年中,日本海军仍然严格的遵循着“九段作战”的用兵思路,以及与其相匹配的兵力配置,用兵思路。对“九段作战”长达近40年的坚守,几乎使得日本海军的决策者们丧失了对用兵思路的革新能力。正如在1937年,建造“大和”级战列舰时,以山本五十六为首的“航空派”就极力反对[8],希望将投入大和型及其改型的经费用于建造航空母舰,却因为“舰队派”的反弹未能如愿。可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方式,却不符于日本海军任何一种估计。

四.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海军(1941-1945):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陆海军内部就存在用兵方向上的“北进”和“南进”的争论。所谓“北进”,就是指侵略中国大陆,目标首先是满洲地区,有时也包括苏联的滨海边疆区和西伯利亚,这一政策的核心是为日本争夺向外移民的“生存空间”,有时也被称作“大陆政策”。“南进”主要指侵略南洋和东南亚,也就是荷属东印度、法属印度支那、英属马来亚、菲律宾等地区,有时也包括中国的华南。这一政策的核心是为日本争夺海外资源产地和市场,因此被称为“海洋政策”。[5]

由于在1937年初期的攻势之后,日军中国战场逐渐陷入僵持以及1937年对蒙古、西伯利亚的出兵未能达到目的,“北进”不得不让步于“南进”。因此,日本在踏上了轴心国的战车之后,急不可耐的吞下了维希法国的法属印度支那地区。此举被美国视作日本侵略性的表现,于是在1041年7月底对日实施石油禁运。这样一来,日本对石油的缺少就显得十分明显(当时日本全国(包括占领区)的储油量仅800万吨,而年耗油量则达500万吨[5]),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夺取东南亚的产油地,而对英、荷宣战就势必对美宣战。于是,在1941年9月6日,御前会议通过了《帝国国策纲要》,这意味着裕仁天皇决心对美开战。于是在1941年12月7日,联合舰队第一航空战队在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的指挥下,对珍珠港发动了奇袭,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按照日本学者由井正臣的观点,太平洋战争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0]

第一个时期从1941年战争开始, 到1943年2月日本军队自瓜达耳卡纳耳岛撤退。这个时期可以以1942年6月在中途岛作战的日本海军的大败和同年8月美军在瓜达耳卡纳耳岛登陆分为两段, 前半段是日本军队的战略进攻阶段, 后半段是日美两国军队处于对峙的战略相持阶段[10]

第二个时期从日本自瓜达耳卡纳耳岛撤退到1944年7月日本军队放弃马利亚纳群岛和东条内阁总拌职。这个时期战争的主动权转移到美国方面, 日本处于战略守势[10]

第三个时期从马利亚纳大海战的失败到1945年8月战争的失败。这个时期一开始,日本就完全失去了胜利的可能性, 在进行绝望的反击[10]。(略)

(一)            第一时期

第一个时期中,联合舰队取得了珍珠港大捷,同时,日本海军配合地面部队攻克了东南亚的新加坡、菲律宾、爪哇、东印度群岛等英、美、荷据点。由于联合舰队在开战的第一天就取得了巨大的战略优势,军令部在战略劣势下制定的“九段作战”的积极防御的作战计划一时间失去了用武之地。开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攻略南洋)中最优情况也就止步于此。

对于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联合舰队主张攻占从中途岛到夏威夷,诱出美国主力舰, 挑动舰队进行决战,企图早日结束战争[11]。军令部主张占领美国对抗据点澳大利亚截断美澳的作战。与海军这些对美作战的积极政策相反,陆军重视对苏的作战准备。也就是强烈反对需要用更多的兵力和船只占领澳大利亚的计划,认为,在南方应当把占领区的资源战争化, 并确立长期持久的态势。在陆军和海军的意见对立的情况下,结果,只好把两者的意见折中, 制定出了以后的作战计划。具体地说, 代替澳大利亚占领计划的,是作出了攻陷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和斐济、萨摩阿群岛议及新喀里多尼亚的作战计划。再有,由联合舰队提出了中途岛的作战方案。

这些作战计划都忘掉了在持久战中重要攻势的重点,只能是任意扩大作战的战场,那正是邱吉尔向罗斯福提出的“诱敌深人, 使其消耗战斗力”的陷阱而日本却亲自陷进去了。这样提出的日本第二阶段作战计划,几乎全部失败了。特别是1942年6月,日本海军以全力所进行的中途岛之战中,由于丧失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舰和多数的飞机而中止了作战。由于在这场中途岛战斗中日本大败,日美两国在海上力量的对比一举发生了逆转。

中途岛的胜利一旦变得明朗化, 美国军队就做好了大规模反攻的准备。被初期胜利所迷惑的日本, 断判美国的大规模反攻的时间是在1943年以后。但是, 美国军队很快地于1942年8月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耳卡纳耳岛登陆。以后半年间,围绕着此岛日美两国军队不断地在拚命争夺。被夺去了制空权的日本军队, 军队的增援物资的补给都非常困难。2万余兵力陷即将鳅死的状态。结果, 1943年2月, 日本军队留下了2万名死者从该岛撤组。由于日本军队从该岛的撤退, 战争的主动权就完全转移到美国方面。同一盯期, 在欧洲战线, 德国在斯大林格勒失败。轴记、国在东、西战场一都失掉了主导权。在这个意义来看, 1943年2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点。

就这一时期海军的用兵思路来说,在开展奇袭结束后的长期持久战中, 海军的用兵思路是以保护海上交通线和通商破坏战为主体。而且尽可能迅速的找到时机, 把美国的主力舰队引诱出来, 在太平洋上迎击它, 认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期盼已久的舰队决战。因而, 以后在现实中, 对美国沿着岛屿一方面推进航空基地, 一方面逼进日本本土的大规模反攻就完全没有估计到。

(二)            第二时期

在第二时期,随着美军在“跳岛战术”和逼近日本本土的大规模反攻的两条战术上节节胜利,联合舰队与帝国政府急切地希望策划一场反击战迟滞美军进攻“绝对防御圈”,最好是能够将美国逼上谈判桌。按照这个用兵思路,联合舰队司令部策划了“阿号作战”,试图利用美军进攻“太平洋上的防波提”马里亚纳群岛的机会,诱出并歼灭美军舰队。

此时已经是1944年,联合舰队经历了2年的恢复后在航母的数量上终于恢复了珍珠港战役时的水平。特别是1944年前期,军令部正式将航空母舰的编制放在了战列舰的编制之上,成为了海军真正意义上的主力舰(此举比美国海军晚了2年)。然而,联合舰队的航空兵素质仍然没有从中途岛的阴影中走出来。反观美军航空兵,在长时间的作战中不断地积累实战经验,终于越战越强,越战越勇,再加上美国空前恐怖的科研能力、生产能力,更是让美军航空兵如虎添翼。

终于,在1944年6月15日,在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的指挥下,4艘战列舰4艘航母开出吉马拉斯泊地,驶向马里亚纳洋面。此次联合舰队可谓精锐尽出,不但出动了大部分航空母舰,就连以往预设为“决战兵力”的大和、武藏也参见了战团。然而,这次战役进行的第四天,也就是6月19日,提前锁定对手的小泽将全部326架舰载机出动。然而,这326架仅仅只有三分之一抵达美舰队上空,在猛烈的防空火力与新型的防空弹药面前,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反而联合舰队己方的绝对主力“大风”、“翔鹤”两艘航空母舰先后被美潜艇击沉。联合舰队的航母部队的最后一滴血就此被榨干了,往后航母部队仅仅只能在莱特湾海战中作为“诱饵”出现。而丧失了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联合舰队被寄予厚望的“大和”、“武藏”、“长门”、“陆奥”几艘战列舰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三)            用兵思路

就这一时期联合舰队的用兵思路总的来说就是在整体战略守势的状态下在特定的方向,特定的地点集中兵力打一场胜仗,从而造成美军的巨大损失,迟滞美军的进攻速度。然而,就1943-1944年的联合舰队兵力分配来说,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

一方面,联合舰队在航空作战的用兵思路极为不妥当,甚至出现了建造轻型航母为战列舰提供航空掩护的情况,这在同时期的美国海军是难以想象的。

另一方面,联合舰队对战列舰的用兵思路也颇为费解,除了四艘金刚级作为“航母直卫舰”之外,其余的三级战列舰,扶桑级、长门级、大和级,因为预想中理想化的“决战”迟迟没有到来,长期停泊在港口内无所事事,就连倾全国之力打造的“大和”号,由于长期被作为联合舰队旗舰,即使在瓜达卡纳尔岛战局最紧要的时候,都在特鲁克的泊位里充当“大和饭店”,用一句话来概括联合舰队对战列舰的使用,“这就好比一个守财奴,狠下心来买了一个巨大的蛋糕,却舍不得吃,整天供起来看呀看的,最后看得蛋糕发霉长毛了,只好捏着鼻子吃下,要不就得丢掉。[5]

早知如此,为何不把消耗在大和、武藏上的人力物力拿来建造机动部队及其配套舰艇呢?要知道,建设4艘“大和”级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足以建造12艘“飞龙”级或“翔鹤”级航母。这就说明从后条约时期至战争爆发前准备全面战争时日本海军建军思路是有问题的。

结语:

纵观旧日本帝国海军从1872-1945的建军思路、用兵思路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对一支军队来说,建军思路、用兵思路上的能否进行创新,能进行多大程度上的创新往往决定了其能否顺应时代的脚步,能否打胜仗。

日本海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严密地制定作战计划,并创新性地留下充足的余地,能将航速和速射炮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创新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建军道路,用兵套路,所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能够击败北洋水师;

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中能够创新性的提出“L”字战术,能够创新性地活用舰队的航速优势,创新性地列装新式火炮炮弹,新式火炮炮具,大胆地、创新性地运用新式战舰,将装甲巡洋舰与战列舰创新性地混编,就能够在日本海大海战中取胜;

日本海军能够创新性地集中应用舰队航空母舰,活用舰载机机动部队集中的优势,就能够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取得诸如“珍珠港”一役这样的大捷;

日本海军死守“九段作战”的用兵思路甚至用单一计划其兵力配置来指导自己的建军思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针对性地训练了30余年,导致海军内部,上下级普遍创新乏力,就算取得了珍珠港这样的大捷,却不能活用这一份暂时的战略优势,在以前的计划被证明不可用的同时,不能够结合战局大胆地、创新地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符合海战规律的计划,硬生生地掉进了盟军的套子里。到了战局日下的时候,才想起来还要进行装备上、技术上的革新,为时已晚。

对于我国的人民海军来说,目前我们处于从近海走向远海,从浅蓝走向深蓝的关键时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建军思路、用兵思路,可以说是直接决定了人民海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道路,舰队的兵力配置,面临局部战争时的应变能力,战斗力。日本海军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人民海军能否避免走入同样的用兵思路僵化,创新乏力的陷阱呢?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宋德玲.日本海军的近代化[J].世界历史.1993(3):102-109

[2]张盟山.1895-1905年日本海军转型[J].兵林史话.2007(1):94-96

[3]韦玉娟.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E].军事历史研究.2002(2):94-107

[4]刘怡,阎京生.菊花与锚[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5]刘怡,阎京生.逆天而行:旧日本海军发展三部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6]刘怡,阎京生.联合舰队:旧日本海军发展三部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7]丛丕.日本海军重巡洋舰全集[M].北京:《战舰》杂志社.2013

[8]丛丕.旧日本陆海军航空母舰全集1914-1945[M].北京:《战舰》杂志社.2015

[9]丛丕.日本海军轻巡洋舰全集[M].北京:《战舰》杂志社.2014

[10]由井正臣.论太平洋战争[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

[11]马智冲.虚幻的大舰队之梦[J].北京:国际展望.2006(21)

[12]松下芳男.明治軍制史論(上)[M].东京:国书刊行会,1978


原文地址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