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七条你会成为更好的设计

来源:互联网 发布:sql 2008 sa 无法登陆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01:26

设计之美在于思维之花的绽放,从不思(老师教,学生练)到寻思,从浅思到深思,从顺思到反思,从技术之思到哲理之思。产品宛如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必须穿越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偶弹性以及混乱、麻烦),然后追逐纯美的境界,但完美永远无法抵达,产品必然走向涅磐。


复杂与不确定
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业务方,都要接纳问题的复杂性(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预设一份豁达,才能达成良好的协作。好的设计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可先知、不可全知。一半源自直觉思维,一半是循证思维,两者水乳交融;一会儿是直觉后的循证,一会儿是循证后的直觉。设计干的是手艺活(鹰眼、狮心、女人手),蕴含着高度的技巧化,流淌着手艺思维。好的设计师应该关注手艺的养成,品位设计的境界。


冲突的需求
设计师经常抱怨PM提出各种矛盾冲突、很傻的需求,多半是因为自己目前没有能力在多个纬度中达到平衡。今天看来不可能实现的难题,对几年后的自己而言却可能是再平常不过的小需求。那时的自己已经能够发现不同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并让彼此达到一种巧妙的平衡。要知道,商业需求和用户需求在很多时候都是冲突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冲突中实现恰当的平衡,即中庸之道。


专科到人文
设计分科越来越细,专科化、专门化的趋势不可遏制。设计师的成长必然经历“小专科+大人文”的蜕变历程。初为设计师还必须学习并掌握切图标注的相关技巧。这个活可不好干,反反复复,跌跌撞撞,才算闯关成功。因此,从踏上设计之路的第一天起,就发现设计的永恒困惑——不确定性的前提与对完美结局的希冀。设计师每天都要面对变化莫测的需求和业务方,信息不充分,基础理论(组件特征、规范)也不明了,设计师个体的知识、能力、经验都不平衡,但无论是资深设人士,还是毛头小子,却都要输出近乎完美的设计方案,达到多个业务方对产品效果的最优预期。即使到了高年资阶段,设计师面临的最大困惑还是不确定性。面临巨大KPI压力的产品经理因为无法得到确切的的产品方案而惶恐不安,设计师因为不能保证产品最终效果而左右为难,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也因为不确定性的探究而节节攀升,行业舆论因为不确定性而质疑某些岗位存在的必要性。在形形色色的不确定性煎熬中,设计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态度,不把呈现确定性作为职业的唯一价值(以对错观去看待设计),转而以友善与共情去理解惶恐的业务方。


成长源自实践
工作中,要战胜不确定性,信心与技巧都是从实践中习得的,但这都必须以实际产品作为训练对象,但谁又愿意与新手合作,做他们的陪练对象呢?如果谁都不愿意做此让步,那么,成熟的产品经理或设计师如何能出位呢?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深设计痛恨产品新人、资深产品痛恨设计新人、设计新人和产品新人相互痛恨......你如今身处什么位置?你希望比你资深的他人如何待你?你又会如何对待刚入行的他人?


孤岛中的设计师
有时我们可以想一些看似很傻的问题,例如“设计师为什么需要设计Cube”,答案是设计Cube是名利场,也是设计师相互欣赏和精神取暖的地方,设计Cube将满足设计师内心射出的孤独与交往渴望,缓解孤岛生存境遇,收获心灵慰籍。作为收入不菲的设计师最爱的就是设计Cube上厂商散发的几十元的小礼品,其实是以此作为自己出席活动的见证。如果多参加几次这些活动,你就发现,大家都太专注于当下,高谈遥不可及的未来,漠视行业的历史。然而,缺乏对过去的认知,仅仅依靠当下的信息又能对未来做出多少正确的预测呢?


认识自身的局限
很显然,即便是设计之神,也不能宣称自己全知全能。一次,朋友问我:“圆形头像和方形头像有什么区别?”我被问住了。工作中,“灯下黑”的境遇比比皆是:
分割线为什么有的通栏,有的不通栏?
弹窗为什么有的居中,有的置底?
线性图标和面型图标的区别在哪里?
......
每每遭遇这类事情时,我觉得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在我看来,设计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在容量和复杂程度上已经大大超出了所能承载的极限,根本就没人能全部掌握并理解这些知识。结果,设计师和科学家一样,分工越来越细微、越来越专业化。如果我无法同时处理平面、VI、插画、动效、界面、3D等所有设计类型,那好,只做几种界面设计我也许还能应付得来——或许至少有一种设计类型是我主攻的。就这样,设计师变成了一位专家,关心的只是自己专业范围内的问题,而设计师能够让整个产品更好的服务于用户这一层次的问题,渐渐不在设计师考虑范畴之内。(因为我们无法左右运营、内容、宣传等多方面的品质)那么设计师的出路在哪里?要想让整个产品部高效运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各领域的人员协同工作,光有一流的办公设备和办公环境是不够的。


从个体到系统  
大量设计师没有意识到学科的复杂性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产品设计领域,那种靠一位设计大师拟订一个设计方案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产品体验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谁又能说出iOS、Airbnb、Facebook的设计主创是谁?)我们必须向机械工程师学习,学会与他人进行默契配合。设计行业需要科学(规范),需要艺术(直觉),需要革新(创造),也需要谦卑(敬畏)。设计师需要突破自身专业的局限,思考产品的宿命。要深知,设计再怎么出色,也无法左右产品的命运。(产品运营、内容、宣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爱奇艺达到宇宙级设计,但缺少影视资源,产品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也许要想一个产品获得最佳的用户体验,就需要每个与产品相关的人都具备创始人心态。心态的转变意味着从个人英雄主义切换到集体主义。只有集体强大,才有个人的强大。如果腾讯没有今天的成就,那之前离职的人,在市场上也不会引人注目。


本文来自公众号:颜伟CSD,作者:颜伟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