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上机实践第八周项目6- 猴子选大王(数组版)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国gdp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24
猴子选大王(数组版)
在之前的项目中,实现了猴子选大王的项目要求,本次实践,将再次实现这个项目,但是运用数组的方法,做到一题多解,集思广益。
项目要求如下:一群猴子,编号是1,2,3 …m,这群猴子(m个)按照1-m的顺序围坐一圈。从第1只开始数,每数到第n个,该猴子就要离开此圈,这样依次下来,最后一只出圈的猴子为大王。输入m和n,输出猴子离开圈子的顺序,从中也可以看出最后为大王是几号猴子。 
要求采用数组作为存储结构完成。 

法一:
在一个数组中,数组中用1表示猴子在圈中,用0表示猴子已经出圈,数组下标对应与猴子编号对应(例如数组元素p[0]值为1,表示第1只猴子尚在圈中,即p[i]代表编号为i+1的猴子是否在圈中)。 
  一只猴子出圈,则将对应的数组值置为0;在报数过程中,要跨过值为0的猴子。 
  若m=8, n=4,初始时数组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其中有3只猴子出圈后,数组中的值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数到最后一只猴子时需要折回到下标为0的位置,猴子出圈后,还将对应元素的值置为0。见代码注释。
实现源代码如下:
//*Copyright  (c)2017,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rd.*             //*文件名称 :main.cpp*             //*作者:田长航*          //*完成时间:2017年10月19日*              //*版本号:v1.0*          //*问题描述:算法库测试函数*             //*输入描述:无*             //*程序输出:测试结果* #include <stdio.h>#define MaxSize 8void king(int m,int n){    int p[MaxSize];    int i,j,t;    for (i=0; i<m; i++)         //构建初始序列,记录m只猴子在圈中        p[i]=1;    t=-1;                       //首次报数将从起始位置为0,即第1只猴子开始,因为在使用p[t]前t要加1    printf("出列顺序:");    for (i=1; i<=m; i++)        //循环要执行m次,有m个猴子要出圈    {        j=1;      // j用于报数        while(j<=n)  //        {            t=(t+1)%m;        //看下一只猴子,到达最后时要折回去,所以用%m            if (p[t]==1) j++; //等同于if (p[t]==1) j++;仅当q猴子在圈中,这个位置才报数        }        p[t]=0;   //猴子出圈        printf("%d ",t+1);      //输出出圈猴子的编号    }    printf("\n");}int main(){    int m,n;    scanf("%d %d", &m, &n);    king(m,n);    return 0;}


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法二:
数组同参考解答1。在报数过程中,不再判断为0为1,而是设置一个用于累加的变量,猴子在圈时加1相当于报数,出圈后是加0相当于没有报数。
实现源代码如下:
//*Copyright  (c)2017,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rd.*             //*文件名称 :main.cpp*             //*作者:田长航*          //*完成时间:2017年10月19日*              //*版本号:v1.0*          //*问题描述:算法库测试函数*             //*输入描述:无*             //*程序输出:测试结果* #include <stdio.h>#define MaxSize 8void king(int m,int n){    int p[MaxSize];    int i,s=0,t;    for (i=0; i<m; i++)         //构建初始序列,记录m只猴子在圈中        p[i]=1;    t=0;                        //首次报数的起始位置为0,是第1只猴子    printf("出列顺序:");    for (i=1; i<=m; )       //循环要执行m次,有m个猴子要出圈    {        s=s+p[t]; //s累加中,猴子在圈时加1相当于报数,出圈后是加0相当于没有报数。        if(s==n)        {            p[t]=0;   //猴子出圈            printf("%d ",t+1);      //输出出圈猴子的编号            s=0;   //重新开始累加            i++;   //报数的猴子加1        }        t=(t+1)%m;    //再报数时,从下一只猴子开始    }    printf("\n");}int main(){    int m,n;    scanf("%d %d", &m, &n);    king(m,n);    return 0;}


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法三:
用数组元素保存猴子的编号,一只猴子出圈,执行从数组中删除元素的操作,以此重复。 
  若m=8, n=4,初始时数组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其中有3只猴子出圈后,数组中的值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数到最后一只猴子时需要折回到下标为0的位置,猴子出圈后,还还要实施删除数组中元素(即将后面的数据前移)的工作。见代码注释。
实现源代码如下:
//*Copyright  (c)2017,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rd.*             //*文件名称 :main.cpp*             //*作者:田长航*          //*完成时间:2017年10月19日*              //*版本号:v1.0*          //*问题描述:算法库测试函数*             //*输入描述:无*             //*程序输出:测试结果* #include <stdio.h>#define MaxSize 100void king(int m,int n){    int p[MaxSize];    int i,j,t;    for (i=0; i<m; i++)         //构建初始序列,记录m只猴子在p[0]~p[m-1]中        p[i]=i+1;    t=0;                        //首次报数的起始位置为0    printf("出列顺序:");    for (i=m; i>=1; i--)        //循环要执行m次,有m个猴子要出圈;共有i从m开始递减至1,i还表示在圈中猴子的数目    {        t=(t+n-1)%i;            //从t开始数1,其后第n-1个将数到n,t加n-1用%i取余,目的是到达最后一个猴子可以折回去继续数        printf("%d ",p[t]);     //编号为p[t]的元素出列        for (j=t+1; j<=i-1; j++)//后面的元素前移一个位置,删除了编号为p[t]的猴子            p[j-1]=p[j];    }    printf("\n");}int main(){    int m,n;    scanf("%d %d", &m, &n);    king(m,n);    return 0;}


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阅读全文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