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Eureka原理分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程序员三大浪漫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2:36
一 Eureka基础架构
Eureka服务治理基础架构包括三个核心要素:
1. 服务注册中心
Eureka分为客户端和服务端,Eureka服务端提供服务注册与发现的功能。

2. 服务提供者
提供服务的应用,Spring Boot应用或者遵循Eureka通信机制的应用。
将应用自己注册到Eureka注册中心,以供其它应用的发现。

3. 服务消费者
消费者从服务注册中心获取服务列表,通过客户端负载均衡某种算法轮询服务列表,
然后调用其所需要的服务,也即调用对应的服务提供者。

注意,在某些情况下,服务既是提供者也是消费者,
比如服务A调用B,B调用C,这个时候B既是消费者,也是提供者。


二 服务治理机制
Eureka各个元素间的运作原理如下图:
这里假设启动了两个服务提供者,两个集群Eureka Server,两个服务消费者。
1. 服务提供者
--服务注册
从图中可以看到,服务提供者在启动的时候通过发送REST请求,
将自己注册到Eureka Server注册中心,注册信息包含一些元数据信息。
Eureka Server接收到请求后,将元数据存储在一个双层结构Map中,
第一层的key是服务名,第二层的key是具体服务的实例名。

--服务同步
图中提供了两个服务提供者,分别向两个注册中心注册,
因为服务注册中心为集群部署,注册中心互相注册,当服务提供者发送请求
到一个注册中心时,注册中心会将注册的信息转发给其它集群相连的注册中心,
完成注册中心之间的服务同步。通过注册中心之间的服务同步,集群注册中心服务
信息保持一致,这样就可以通过任意一台注册中心获取服务列表。

--服务续约
服务提供者注册完成后,会维护一个心跳,用来持续的告诉注册中心,
我还活着,避免Eureka Server 将服务提供者从注册中心剔除,
这种操作行为我们称为服务续约。


2. 服务消费者
--获取服务
服务消费者在启动的时候,向注册中心发送REST请求给服务注册中心,
从服务注册中心获取服务列表清单。Eureka Server维护一份只读的服务
清单返回给客户端,同时该缓存清单默认每隔30秒更新一次。

--服务调用
服务消费者在获取服务清单后,通过服务名可以获得提供服务的实例名和该实例的元数据信息。
如果使用Ribbon客户端负载均衡,可以采用某种算法轮询进行调用。

--服务下线
系统运行过程中总会有面临关闭或重启服务某个实例的情况,在服务关闭期间,
我们不希望客户端会继续调用关闭的服务实例。当服务实例进行正常关闭操作时,
它会触发一个服务下线的REST请求Eureka Server,注册中心收到请求时,
服务端将该服务状态置为下线(DOWN),同时把该下线事件传播下去。

3. 服务注册中心
--失效剔除
服务有时候并不一定会正常下线,可能由于异常故障使服务运行不正常,
但是,服务注册中心并未收到"服务下线"请求。注册中心为了将这些无法
提供服务的实例剔除,Eureka Server在启动的时候会创建一个定时任务,
默认每隔一段时间(默认为60秒)将当前清单中超时(默认为90秒)没有续约的服务
从注册中心剔除。

--自我保护
默认情况下,如果Eureka Server在一定时间内(默认90秒)
没有接收到某个微服务实例的心跳,Eureka Server将会移除该实例。
但是当网络分区故障发生时,微服务与Eureka Server之间无法正常通信,
而微服务本身是正常运行的,此时不应该移除这个微服务,所以引入了自我保护机制。
自我保护机制的工作机制是如果在15分钟内超过85%的客户端节点都没有正常的心跳,
那么Eureka就认为客户端与注册中心出现了网络故障,Eureka Server自动进入自我保护机制,
此时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Eureka Server不再从注册列表中移除因为长时间没收到心跳而应该过期的服务。
2. Eureka Server仍然能够接受新服务的注册和查询请求,但是不会被同步到其它节点上,
保证当前节点依然可用。
3. 当网络稳定时,当前Eureka Server新的注册信息会被同步到其它节点中。
因此Eureka Server可以很好的应对因网络故障导致部分节点失联的情况,
而不会像ZK(zookeeper)那样如果有一半不可用的情况会导致整个集群不可用而变成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