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也是人的玩具(答阿朱老师文章的问题)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为什么粤语歌好听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0:00

 

 

前两天阿朱老师写了一篇《我买了个变形金刚手机》,因为忙别的,昨天才看到的。看到阿朱老师最后留的问题,自己也做了思考。

原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david_lv/archive/2009/04/04/4047993.aspx

 

学生不才,结合自己的观点写了点东西。与以往相反,我并不赞同阿朱老师这次的观点。

我感觉阿朱老师的论调有点悲观,很多在业内时间长的人都会这样,因为我们习惯了技术化的思维,习惯了各大媒体的数据,我们的行业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习惯于跟随巨头们的思维路线。而手机是一个极其贴近用户的一个产品,那就朴素一点吧!

 

现在这样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全面,但是他仍然是手机,是手机就会有手机的局限性。

 

1.从企业级市场和消费者市场来思考

 

手机硬件的问题,不用说了。从用户的角度来剖析,对于市场,首先可以分为消费者市场和企业级市场,而在消费者市场上又可以分为核心用户和轻度的普通用户。

在没有深入了解这一行之前,我一直在犯嘀咕,到底IBM在《读者》上做的广告是什么意思,当然现在是明白了。感觉,IBM这样做就是为了推广品牌,你可以不知道我做什么的,但是你不能不知道我。而IBM所从事的工作,有多少消费者能说出来呢,可是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处处要用到人家的技术。企业市场和消费者市场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企业级用户来说呢,手机即便再强大,他也不可能替代企业中使用的计算机。这点显而易见,因为人是要工作的,那么他就需要一个非常全方位的工作环境,他不可能八小时之内全部盯着狭小的手机屏幕,就像现在手机这么发达,但是企业还是需要固定电话。都倡导无纸化办公,可是还是需要一些纸质文件。也许将来的技术非常发达,但是起码在未来十年之内,企业中只会有更加环保、更加质优价廉的PC,手机则是非常强大的辅助工具。而对于以设计为主的企业来说,这一点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2.从消费者市场中的普通或用和核心用户来思考

 

IBM是陌生的,但是对于QQ、百度、淘宝这些都是消费者熟知的一些品牌,当然还有像网络游戏等等,这个范畴就太大了。

但是手机依然不能全盘代替。我们可以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简单的一些上网服务,比如说浏览新闻、听音乐、看视频。虽然这些是网络流量很大的消费活动,但是他们能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比却比企业级的市场要低很多。更加重要的是,这些普通消费市场已经被很多巨头做到类似垄断的地步了。在这片红海上,我们没必要再去厮杀,而这些巨头其实也是麻烦不断。因为3G到来了以后,他们要面对更多的手机用户,他们真正的对手其实是用户的使用习惯。

而这里就是机会。

 

上面的一些消费是大多数消费者都会做的。但是还有一部分用户他们在网上做的事情,则不同,因为他们很专业,他们是核心用户。这一部分用户是企业永远满足不了,但仍然不依不舍的用户。

比如游戏的核心玩家,手机即便发展再好,他们也代替不了掌上游戏机和家用游戏机甚至是PC上竞技游戏的手感,游戏性。这不需要讨论,这是先天决定好了的。

其次音乐发烧友,他们对音质的要求极端苛刻,手机也许有一天可以达到非常强的播放时间,非常优秀的音质,但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同时,同样的音乐播放器也会出现新的发展,相比之,音乐播放器则更能满足用户苛刻的要求。比如更好的音质、更好的播放选择。

还有一些网络活跃着,这部分用户大量活跃在猫扑、各大主题论坛。他们乐忠于做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他们PS一些明星图片,共同宣传一些活动。但是手机狭窄的控件是满足不了他们的。

这样的用户在每个领域都有很多。可是,我并不是要表示,企业应该只关注这些用户,相反有很多已经被普通用户信任且熟知的企业,因为过于关注核心用户,因为加载了太多核心用户要求的东西,反而失去了收益更多的普通用户,索尼的PS3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们的失败在于,普通用户已经受教育完毕了,他们了解了产品,有了自己的思考。但是对于新兴的企业来说呢,很多人上网可能一下就想到百度,但他不一定能想到豆瓣。他能想到买东西去淘宝,但是如果他要购进专业的东西,还要去更加专业的网站。

 

所以我们需要核心用户。

核心用户是普通用户的向导,他们是领袖。90年代小霸王那么火,因为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在玩非常精彩的《超级马里奥行动》《魂斗罗》,当初的电影《大话西游》怎么起死回生的,就是因为有忠实的影迷不断地宣传。

设想一下,如果youtube没有了这些用户的支持会怎么样呢?

有他们的存在,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才会跟着进行下一步的消费活动,所以企业在满足不断慵懒的普通用户的同时,还要满足这部分核心用户。有的时候,他们还要更加重要。

而手机是做不到的!

 

3.从未来的技术角度来分析

 

手机是越来越普及了,但是技术也是发展的,而且从现在各大手机操作系统平台上就可以看出一些更加有利于技术开发的趋势。

比如,手机的平台越来越集中到几个比较核心的平台,SymbianWindows Mobile Mac Android外加上不是很流行的Linux、黑莓,还有普通手机的Java

而各大厂商都在不断降低个平台开发的难度,特别是Mac,现在Itunes上的上万的软件就可以说明。

所以,我们学学三星呢,既然有了如此成熟的技术,那么就站在他们的肩膀上。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互联网提供的比较标准化的web服务。而在未来手机流量不是担心的了,UCWebOpera不用再在流量上做噱头了。互联网公司要做的作出更加时候手机用户浏览的页面。不仅是网站,手机浏览器厂商也在做这部分工作,未来也许会出现手机的多标签浏览,手机上的Maxthon。网站要做的就是不要将PC上的新浪搜狐页面放到手机上来。如果是Web2.0网站还要考虑作出更加让用户慵懒的东西。

技术上这些都不是问题!

 

那么在信息的输出上,手机只是一个相对屏幕较小的终端,而对于轻度用户来说,他们在PC上浏览的内容可能和手机没什么区别,这里并不需要特别担心。

最简单的来说,在技术上,就是要把用户最关注的内容放出来。

相反于PC上的开发,手机上的开发反而还有自己的优势,PC的延展性很大,用户永远无法满足,但是手机狭小的空间却可以非常轻松地赢得用户,因为用户也知道小屏幕放不下所有的东西。

 

4.最后再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手机革命的浪潮

 

相关的例子有很多,报纸、杂志虽然他们现在处境很危险。我觉得那C/S价格和B/S架构比较能说明问题。在以前互联网不太发达的时候,C/S是主流,但是后来B/S兴起了。可是如果放到当时来看,因为安装软件的复杂,很多潜在的用户可能直接就流走了。虽然C/S的份额降低了,但是他的核心用户并没有少很多。以前的人不习惯用Outlook首发邮件,到现在可能依然不喜欢用,反而有了网页的邮箱有,他们反而开始使用了,甚至有可能会发展到使用Outlook客户端。有了百度mp3,也许很多平时不听音乐的人,也因为初次上网的无聊,开始听音乐。也许之前,他的选择会是去打麻将,或者是其他的。其实数字在这方面并不能说明太多。

那么对于手机呢!手机只是终端的一种,他的便利出现更多的是让更多的潜在用户加入到我们的客户群体中来。

 

手机可以很强大,也许土豆网可以在手机上做一个简单的上传工具,但是他装不下一个绘声绘影,现在手机可以上传图片了,可是他装不下一个Photoshop

 

但是相反的,手机却反而给我们创造了另外一些机会

 

5.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真正受影响的是那些企业。

PC厂商,所以宏碁、华硕、惠普、Dell争着来做手机,但是他们的商用PC依然不会减少。

微软的PC操作系统,他们的收入来自全球每一份Windows授权。

我们的更多的焦虑在于我们太习惯于PC的上的工作,习惯使然。其次就是很多媒体的忽悠。

 

机会,就在于对用户的使用习惯的把握!即便是这个领域领头的人都在犯愁的问题。大言不惭一句,其实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平台的产品,没几个做的好!

如果能够顺应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就可以赢得非常多的用户。

比如说一个管理软件,他的使用人数可能会非常多。第一,要抓住这个管理软件的最多的使用人员,比如IT部门人员,给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信息输入环境。其次作为他的更多的使用者,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接收环境。一个公司的主管要发布信息,那么只要他的手机写完东西以后,点两下触摸屏就搞定。如果他要在某个地点开会,手机的GPS自动将这位主管的地理信息、天气情况生成,并为每一个信息接受者制定行车路线。这样会大大提高管理软件的效率。

让手机和管理软件的PC平台无缝连接,并且充分利用手机平台的优势。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1.如果自己是信息的输出者或者是服务提供者,输出或者提供更加适合于手机用户的内容,2年以后不要再考虑流量的问题。

2.如果是Web2.0网站,那就想把发努力让用户更加舒服。让自己的内容更加多样而且准确

3.不要放弃对企业级用户和核心用户的关注,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信息输入环境。

4.机会就在于这个使用习惯。

 

手机成了变形金刚,但是他也不是孙悟空什么都能变,即便是孙猴子也有碰到如来的时候!

 

最后估计一下,阿朱老师买的手机应该是诺基亚E7X的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