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中的defer、panic、recover处理异常

来源:互联网 发布:电脑是怎么储存数据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01:42


go语言中的defer就像c++中的析构函数,但是go语言中defer的对象是函数(或者对象的方法),defer能保证在函数结束最后执行该方法(函数),但是有例外:如果在定义的方法中defer定义的方法如果在panic后面,defer定义的方法就无法执行到。

panic 是用来表示非常严重的不可恢复的错误的。在Go语言中这是一个内置函数,接收一个interface{}类型的值作为参数。panic 的作用就像我们平常接触的异常。不过Go可没有try…catch,所以,panic一般会导致程序挂掉(除非recover)。所以,Go语言中的异常,那真的是异常了。你可以试试,调用panic看看,程序立马挂掉,然后Go运行时会打印出调用栈。
但是,关键的一点是,即使函数执行的时候 panic了,函数不往下走了,运行时并不是立刻向上传递panic,而是到defer那,等defer的东西都跑完了,panic再向上传递。所以这时 候 defer 有点类似 try-catch-finally 中的 finally。
panic就是这么简单。抛出个真正意义上的异常。

panic的函数并不会立刻返回,而是先defer,再返回,如果有办法将panic捕获到,并阻止panic传递,就正常处理,如果没有没有捕获,程序直接异常终止(可以注释掉下面程序中的recover试一试)。

Go语言提供了recover内置函数,前面提到,一旦panic,逻辑就会走到defer那,那我们就在defer那等着,调用recover函数将会捕获到当前的panic(如果有的话),被捕获到的panic就不会向上传递了,于是,世界恢复了和平。你可以干你想干的事情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recover之后,逻辑并不会恢复到panic那个点去,函数还是会在defer之后返回。

请看下面的例子:

go recover.go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    fmt.Printf("hello world my name is %s, I'm %d\r\n", "songxingzhu", 26)    recoverTest()    fmt.Printf("这里能执行到!")}func recoverTest() {    defer func() {        if err := recover(); err != nil {            fmt.Println("出了错:", err)        }    }()    myPainc()}func myPainc() {    var x = 30    var y = 0    //panic("我就是一个大错误!")    var c = x / y    fmt.Println(c)}

运行结果:

hello world my name is songxingzhu, I'm 26出了错: runtime error: integer divide by zero这里能执行到!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如果panic被recover捕获接收到,panic后的方法还是能继续执行的。

参考:

https://studygolang.com/articles/521

http://www.cnblogs.com/songxingzhu/p/5255485.html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