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路在何方(一)

来源:互联网 发布:正能量库存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43
热情似火的情人节在啪啪啪声中落幕,一群刚吃完狗粮的年轻小伙重新启程奔波至全国各地,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一番还没功成名就的IPv6宏图大业。兄弟们或许在漫长的火车上边啃着泡面边想,如何去做好一个IPv6传道士,说服客户去使用IPv6网络,真正明白IPv6的价值所在,而结果往往是令人失望的,十之有九无功而返。无关技术的成熟度,无关运营商,无关政策的扶持力度,当一件事情无关所有人的时候,就不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一件普世的问题:各方的博弈和利益的瓜分,让我们这些人产生了一丝的迷茫,究竟IPv6路在何方。
   在这个没有网络的午后我来吐槽下IPv6。文中故事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要对号入座,更不要拿IPv9来喷我,小心我砸你家玻璃。下面我们要从万恶的美帝开始吐槽:
阿帕网(ARPANET)创建团队成员
美帝创造了互联网,设计了TCP/IP协议,IPv4协议就从这个时候诞生了。这张网本想用在军事用途,估计当时设计者考虑下美国总人口数和当时的计算机数量,感觉2的32次方40多亿地址绝对可以让美帝统治地球,因而没有采用更长的编码方式。然而虽是军事用途涉密的东西,但总有一帮人有着真正的HACK精神,公开实验这张网,在几个大学和科研机构快速地发展,实验了三四十年,连我天朝都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在我们互联网起步晚,地址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我们弯道超车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奇迹:我们不但有BAT还有全世界最大的私网,私网中的私网的私网俗称多层NAT——我们以此为骄傲,以此为安全的借口,以此我们永远失去了互联网中的真实身份。那些为数不多的v4地址掌握在资源方手里以天价的方式出售,因此也有公司凭借倒卖地址而上创业板,这些都是后话。
在这个云万能的时代,云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我们总是善于在美帝的屁股后面捡些名词,包装成专业人也不懂的东西,用来忽悠无知群众和资本方——改名词拿来主义就是我们的创新,自主知识产权。言归正传,云的发展如此迅速个人认为是在传统网络基础不足以支撑现在有的设备接入,在网设备没有身份需要一个公共资源池来体现,存储,互通等,这就是云的作用。有时候云里来雾里去我们自己都迷失在云中,回过头来想下,IPv6的三大优势,扁平化的网络去中心化,主动性的网络访问,众多的地址资源,在新的网络结构下,未来的万物互联是否还需要云的存在,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毛爷爷从小教导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在IPV4的时代发展已经落后,失去了互联网的主导权,我们2003年后奋起直追大规模投资建设了一张全世界最大的IPv6单栈实验网络,这足以令国人自豪;四五百万的高校用户,免费使用IPv6网络,且不在GFW的管理下自由的成长了十年!
世界IPv6普及率前三十位排名,中国不足1%


可惜中国的用户规模在2013年被美帝给超越了,在谷歌,脸谱,推特几个重要网站支持IPv6访问后,美帝的几个运营商逐步支持IPv6用户的升级,IDC机房支持力度更大,就这样,我们十年的荣誉就这么没了,这张网逐渐也被各大高校弃用,沦为了苍老师的写真传播渠道。难道真像我们所说的运营方没有去商业化,还是IPv6没有内容资源,还是国家扶持资金不够,我想这个问题不是在这里讨论的重点,个人的感觉:体制决定了一切。当然,国内还是有一帮人在呕心沥血的推动IPv6的商业化工作,各种技术的创新去打通IPv4和IPv6的资源互通,在此向这帮人致敬。
 在IPv6发展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提出IPv6下面没有资源,需要引入IPv4的资源到IPv6这张网,IPv4本身就做的很好的事情,强硬的迁移到IPv6下,貌似没有多少意义,是给仅存的那些单栈用户提供一个入口资源,还是我们喜欢干一些搬砖的体力活,所以说IPv4下的业务升级到IPv6没有从量变到质变是没有意义的。 那IPv6在高校做什么能从量变到质变,我一句话也说不完,重点是要把IPv6的特性和优势用好,例如解决高校学生打印不方便的问题,能否把打印机升级到IPv6让所有人都来使用,这样的话个域网的设备瞬间变成云设备的形式,这就是IPv6的优势。相信肯定有人会说这样在IPv4下也能实现,是的,你要看实现的成本和预算。提到IPv6升级的成本,我们刚忽略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在IPv4/IPv6两张网不能互通的前提下,各路大神跳出来,一台X86服务器改造互通网关售卖196万(这要上天的节奏,比卖白粉的还要暴力)。这种奇葩的市场也是多方促成的,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县级以上政府网站完成95%的IPv6升级改造,工信部发改委补贴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的几十亿的规模资金,钱拿到手了得花出去,地方上套个IPv6改造的名义几千万的项目就开始招标做了,实际和IPv6没有一分钱关系,只是买了一堆硬件摆起,大家都不懂的东西就可以卖天价就是这个道理,好用不好用就再说了。


此刻最应该跳出来说话的就是运营商了,我们的三大大们心里在想,一帮low货IPv6和你们毛线关系,我要升级分分钟的事情,我们的骨干路由早十几年前都支持双栈,只要我们想做就是眨眼的事情,不过没利润的事情我干嘛去做,还要自断营生?!来来来你们坐好,给你们讲讲我们为啥不升级。
首先那就是利益,运营商也是企业追求自我利润,不是谁的话都听滴,例如强哥让我们降资费,我一根毛都不想拔,还想让我割肉。现有的基础网络投资建设了几十年哪家不是上万亿的投资,都是依据IPv4的网络协议,升级到IPv6的成本也是一个天文数字,骨干网早支持了,设备负载也百分之50以上了,再开启IPv6还要投入。城域网的认证,计费,用户接入网关设备也是要大规模投入。我们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资金投入,最好是几万亿,每年忽悠点IPv6科研经费试点什么的都不够差旅,哪有动力响应国家政策。实质上,越是稀缺资源越是具有价值,IPv4地址短缺已经成为运营商头等大事,但是也成为了一些人的法外之地,现在想从运营商手里拿公网IP是比较困难,肯定有看客说IPv6地址也不一样卖吗,IPv6地址太多了,多到不值钱,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都能分配一个地址,一个家庭用户分配几万万万亿的地址规模,东西多了肯定不值钱了,所以说这也是运营商升级动力不足的原因。
再谈谈技术的问题,现在IPv6升级直接弃用IPv4不太靠谱,所以要让用户逐渐去使用IPv6。目前在IPv6的过渡技术中三大方向地址翻译、隧道、双栈,主流设备支持ds-lite、双栈、6rd,地址翻译IVI技术是我们出身名门清华系的国际标准,另外几种微软主推的 teredo和苹果主推的NAT64就不过多讨论,实践出真知,多提一句微软的默认 teredo隧道是有很大的安全风险,随时被劫持的节奏。哪种技术易用成本低?前来看独立的使用都不可能快速部署降低成本,市面上其他不入流的术名词本文自动忽略,那些只能成为以光环为形式、诈骗为目的的幌子而已。过渡技术不统一,成本过高,部署复杂,不能保持现网投资的情况下,影响用户现网应用的正常使用的技术都是要被自动淘汰的。运营商主推的双栈技术,也是需要IPv4/IPv6地址一对一匹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回到根本问题,运营商作为网络管道提供方IPv6升级成本太大,没有原始动力去做,就算三大大们的集团领导使出洪荒之力也不一定推的动地方上的小鬼,因为它太庞大了,这就是体制的原因,另外偷偷的告诉你,IPv6的安全性提高对网络的监管也是巨大的挑战,说到这你懂的。


 家中水表已拆,各位看官你们就当我在这跑堂的小二痴人说梦,一笑而过不必当真,有空还是多关注最近三大大们互掐的新闻,我看完才懂三大大里,电信才是霸主,毕竟全国光钎传输管道在人家手里。小二在这发发牢骚,电大大都知道你牛逼了,赶紧去升级IPv6啊,这年头已经不是资源在手天下我有的时代了,现在IDC已经成为了ISP的KPI考核的主要收入,你光喊着支持IPv6升级终端用户复杂,倒是你手里的管理的IDC资源去升级支持IPv6啊,不提IPv6供管道给IDC,我们国内的BAT网站没有一家全部支持IPv6,这个责任就要推给你们。
今年六月水果公司要求所有应用商店的APP必须支持IPv6单栈网络,否则不予审核通过,这对IPv6的发展是一个强心针,先不管其他目的,说明人家是一家有着责任的企业。国外的用户基本运营商支持IPv6是有可选择的,而我们国内最大的阿里云出一份声明说,不好意思,国内没有提供IPv6线路的运营商,教育网有没有商业化不算,看到这份声明小二心里草泥马在奔腾。这些商业网站和互联网公司也不怪他们,没有IPv6基础用户,就没有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动力,这样就形成了死循环。我们的三大大们在国内创新上不比国外差,但是乐于画圈把用户圈在内,一个不够多画几层,现在我们网络慢质量差,不光是假带宽的问题,地址不足是很大的原因,我相信在某个地方已经用上了十层NAT网络,并且我们拿NAT做防火墙已经成为了一种奴性,大哥不是你在私网访问不到你就安全了,我相信IPv6会促进操作系统和应用的安全性提高,留着以后再禀。
所以运营商是靠设备厂商提供的方案去做升级,看看华为在IPv6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貌似除了卖设备也没做啥,华为喊的是我在等标准,我支持双栈,买我设备就可以支持IPv6,还真有SX单位这么干了,公开招标几千万换了N多设备,号称我们升级到支持IPv6的设备了,只是没有IPv6线路接入而已,已经靠这个梗开心一年了。所以现在站在运营商的角度只是考虑如何把IPv6的管道放在你家门口,设备厂商只是关心我设备支持了IPv6了你用就行,集成商只是借IPv6的名义来控标,挂羊头卖狗肉,要是真操实干的事情真心不懂如何做。小二认为IPv6升级应该分阶段来做,先让用户了解IPv6的优势是什么,在不影响之前网络的情况下去使用IPv6网络,逐渐习惯在IPv6上的一些应用,逐渐把工作平台迁移到IPv6网络,等到ICP把业务和应用逐渐迁移到IPv6后可弃用IPv4网络,这个步骤是分阶段的,一步到位是目前大环境不允许的。小二在这也劝劝各位六友们放弃所谓的技术标准之争,什么硬升级软升级,专线还是隧道,我们就看几点,简单稳定成本低就够了,谁能做到这点可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历史经验证明IPv6的发展光靠院士去呐喊是不够的,发挥大家的积极性才是重点。


在这个新名词的年代,搞不懂的不明白的、听起来很高端很未来的就是好东西,现在反腐压力在项目上已经不是买卖砖头就能暴富的时代,需要项目上的新名词,例如"大数据、智慧城市、物联网" 这些可以拐带着IPv6,就可以成为控标参数,原本一个硬件采购的事情挂个IPv6瞬间高大上,逼格满满资质要求到天,非本地企业木有入政府采购目录的不许参与,玩的就是高端,就是桌下交易。但是小二在这里也有个呼吁,请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大神们,收收心换个其他的名词去耍,IPv6才刚刚起步,经不起折腾,小二不想以后出去介绍自己是从事IPv6推广事业的,瞬间被对方划到高科技忽悠的一类人,小二声明国内还是有一帮人踏踏实实的做事情的,给大家留点空间和时间相信IPv6会发展起来的。


絮絮叨叨几千字没有说到IPv6的优势和未来,小二也在迷茫中去寻找IPv6的出路,IPv6的发展不是靠一个杀手锏应用带动起来的,是要几波人改变原有的固执,一波是IPv6无用论反人类设计的家伙们,一波是无关自己的人,有就用没有就等的想法,最后一波就是纸上谈兵的人。所以说IPv6的发展无关技术,在于人的想法,IPv6作为一个网络基础协议,你想用在那里都可以,能质变的去质变,不能质变的就在软件中默默支持IPv6协议。有人提到IPv6的出路是物联网,我感觉那也只是说说而已,物联网是需要大量的地址,但是现在的LORA和NB-IOT有那个支持IPv6的,只能说物联网的协议标准之争比IPv6过渡技术还乱,最终谁能拿下物联网的至高权再谈IPv6的事情吧。至于IPv6在物联网是否真有一席之地,还是带谷歌等大骚们去整合带头,多的不说了,我们还是先做一些场景化的应用再来谈IPv6的物联网。
码字至此,小二也不知道IPv6路在何方,小二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借用西游记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来结束本篇吐槽文。
IPv6的未来,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


 小二 2016年8月14日 重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