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之战》想起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上赌博怎么举报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2:30

《龙之战》是韩国导演沈炯来的一部片子,上个星期六佳片有约看的。网上被人评为极品烂片。经过好莱坞工业光魔的轰炸洗礼,我们的口味越来越刁。但我这篇文章要说的不是这件事。

 

整部片子,电影整个过程确实够烂,但我深刻记得以下几点:

1片尾最后是导演的自述。导演沈炯来,在韩国类似周星驰这样的妇孺皆知的搞笑演员。但他转型成为导演,转型拍的第一步影片就是《龙之战》。这让我想起了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和《功夫》。《少林足球》也用了大量的电脑镜头,但显然很稚嫩,陈凯歌的《无极》中的电脑特技也很稚嫩,这说明咱们国家的娱乐工业高科技还刚刚起步。这里面有很多的很大的商机,但门槛也很高,对技术要求很高,对艺术与技术的深度完美结合要求也很高,这里面利润很高,是我们IT行业以后必然要关注和进入的领域,也是我们IT发挥我们技术价值的领域。不想我们现在国内IT界,做的很多都没有IT深度,也缺乏IT价值。这是一个国家对于高科技的整体实力体现。温总理大力发展动画、漫画产业,我深感赞同,这里面有很多利润和很大的市场,传统人认为的玩物丧志我不认可。你看索尼、任天堂等等每年在娱乐产业攫取了多少利润啊,大家对于宽薄液晶、家庭游戏机、掌上游戏机、MP3有多大的消费购买需求啊。这些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是正常的,不是赌瘾和玩物丧志,我们人活着不就是为了活的更好更快乐么?

 

不过,我们自己的经验还很少,我们现在自己摸索,然后推出的产品是无法满足我们国内的大众的。现在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我们不能禁止国外的动画、漫画,而我们本身的产业经验和实力又弱,同台竞技,当然竞争不过。我们也不能强迫我们的大众以爱国的名义来看我们自己的低劣的产品。怎么办?所以温总理提出的,先给别人代工做外包。这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我国过去加工业不行,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们的加工业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称为世界工厂。当然,我们的加工业还停留在中端和中低端,对于高端制造,我们还不行。我们的传统制造加工业在外包制造生产中锻炼了我们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时间控制、人员规模控制、合作协调控制的能力,给我们自身提高不少。IT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利润高价值高耗能低,是国家很倾心的产业类型。所以国家鼓励发展软件外包,在软件开发编码、测试、文档、定制、实施、服务支持、项目管理、咨询等多环节都给与支持。国家现在也在大力支持游戏、动画、漫画产业的外包。

 

过去我们的网络游戏大部分都是韩国的天下,现在我们的本土网络游戏也起步了,而且发展很快,这是很可喜的。

 

但是在网络游戏、在动画、在漫画产业领域,我也经常看经常思考,我们没有好的剧本。我儿子天天霸占着电视看动画片,所以对这一方面了解比较多一些。国内的动画片,剧情很烂,经常误导小孩子。唯一比较好看的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形象可爱,剧情也逗。但很显然能看出《机器猫》的痕迹。《喜羊羊与灰太狼》已经进入了良性的发展期,祝福他们吧。

 

好剧本对于一个产品的意义,大家已经不用多说了。好莱坞编剧工会罢工,小金人颁奖都受影响。好莱坞的电影制造工业很成熟,制片、导演、演员、工业特效、宣传、发行、院线,都有很成熟的人和模式。好莱坞有句话就是:“如果有一个好剧本,其他事情就没有问题”。大家看看我国大牌导演近几年的作品,场面宏大,服装和道具华丽,但就是言之无物,看的过程就感觉味同嚼蜡,这就是剧本的缺陷。

 

所以,盛大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根源上追好剧本,投资与并购文学网站。看看我们现在的网络游戏,都是打打杀杀,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仙剑》中波澜曲折的剧情,真是两重天。现在这样的游戏越来越少。想想Vii给人的健康欢愉,看看我们国内家长们对网络游戏的讨伐,真是一声叹息。

 

游戏产业,在世界上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从掌上游戏机、家庭游戏机、大型街机、网络游戏,很多很多。陈天桥想发展家庭游戏机,我赞同,但时机、人、实力过去掌握的不够好,我相信,未来盛大一定会进入。大家也别只盯着网络游戏,那样目光太短浅,就说游戏产业,还有掌上游戏机、家庭游戏机、大型街机,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一个独立产业?你看看Vii和PSP多火。

 

盛大目前在资本、营销、发行、分成、制作团队的模式上差不多走出了一条路,非常类似好莱坞的制作模式。这是对的模式。所以,盛大,是它开创了中国的一个产业一点不为过。

 

但我今天不是写盛大软文的。只是告诉大家,电影、游戏、动画、漫画、工业特效都很有前途,都互相关联,都是我们IT业需要关注和进入的一个高利润高科技的领域。这是很高科技的,大家要正视。第二我们可以通过外包服务来学习和进入。第三我们各个细分领域都需要盛大这样的平台公司和领导公司,也需要专业的制作创业团队。第四,剧本是个大问题,也是个有前途的产业。

 

第五,我们国家似乎已经走到了一个量级的阶段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各行各业都在非常有巨大后力的发展着,迅猛发展着,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大家无须悲观,也无须骂国内各行各业的产品烂。在过去,日剧、日本的家电、日本的动画、日本的漫画、日本的电影,现在又是韩国的电视剧、韩国的家电和数码、韩国的街舞、韩国的网络游戏。我们受日韩这些娱乐文化影响,给他们的旅游、食品、服装等等多个行业带来了关联繁荣。但是在现在,日本的电视剧不那么热了,韩国的电视剧也不那么热了。我们自己国内的偶像电视剧虽然还仍显稚嫩,但在日韩电视剧无法进入更高的高度,我们国内观众对日韩电视剧已经表现出乏味和疲劳的时候,谁会是下一个接力棒呢?遍观我们过去热追过的台湾剧、港剧、新加坡剧,以及更早以前的墨西哥、巴西、印度剧,我相信下一个接力棒肯定是中国,会带动整个亚洲的流行追求。

 

我这几天正在看湖南台的《挑战麦克风》。在湖南台刚转型的时候,我一直认为湖南台在模仿凤凰台,然后又是模仿美国的节目,整个一个山寨。但是我越观察湖南台,长期的观察,我发现变化了。过去从模仿,原样模仿,到了现在有了自己的创新和自己的风格,而且和节目和主持人结合的比较一体,不像过去的模仿很是生硬。从超女快男、天天向上、越策越开心、闯关大挑战、丑女无敌、挑战麦克风,其商业模式、制作组织、节目形式、主持拉人气形式,都有很多的创新。

 

前段时间,中国热炒热讨论山寨现象。我正觉得,中国的出路恰恰是山寨。我们无法超越别人,我们就需要先模仿别人,先给别人外包来干,在给别人干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和实力,寻找别人的问题和空白,然后通过自己的创新开辟出自己的一个市场。这样才有生机。

 

2《龙之战》这部片子,我以为是美国片,但是CCTV6打出来的字母却是韩国片。我记得过去咱们国内拍片,最早都是国内演员,现在主流的模式是国内演员和港台演员一起合作演。但是,我们也越来越看到一些影片开始采用国际阵容了,各个国家的知名演员都有,《无极》中就有日本演员,包括电视剧《刁蛮公主》等等现在很多,还有日本演员浩二在湖南台做节目主持,我现在只是随便列举几个,例子很多。而且我们的制作团队也开始国际化了。如贾樟柯的很多影片,都是国际团队制作。冯小刚的《集结号》也是采用了韩国的爆破班底。拍《非诚勿扰》的时候更移到北海道,而且驾驶讴歌车,外景是北海道,歌曲是日本歌,完美配合,给北海道旅游局拉了不少真金白银。

 

我还想起了一部片子《硫磺岛家书》,还有本次小金人获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都是和《龙之战》非常相似。我们国内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断箭》可以算一部。看《龙之战》,这是给我印象很深的,心想韩国比我们确实走前一步。

 

3《龙之战》算一部什么片子呢?怪兽片?灾难片?科幻片?玄幻片?有点杂交,也有点像《汉江怪物》。我们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影片,希望我们能多一些电影类型。不过很可惜的是,如陈可辛的《如果爱》是歌舞片,我们在科幻、怪兽、灾难等片上确实还很乏力。

 

冯小刚的《集结号》很小心翼翼但很有开创性,也说明我们的广电比过去思想更进步更开放了一些。过去我们描写战争,就是描写敌人坏,描写我军的大场面,很空的大场面。看《拯救大兵瑞恩》看《辛德勒名单》,我们总是能触摸到人性,深刻感受到心里。我们需要这种战争片,通过一个小人物,折射整个大背景,在特殊时期下反思人性。《集结号》中有一句:”我从来没有给你们吹集结号啊“。很有进步性。冯小刚在《渴望》《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故事》《一地鸡毛》《一声叹息》这些影片中的影响,很有独特性。不要说教,大家的眼睛和头脑都是雪亮的,我想起国外有一部儿童影片叫《金刚鹦鹉》,我很羡慕国外的这种手法,给你一个经历,是好是坏,你得到了什么,你悟出了什么,你自己感受和品尝。我没有看陆川的《南京 南京》的各种资料片,我希望他能给我带来这个感受。

 

有人说,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各方面基础都具备了一些了,目前最重要的是整合起来。我也深感认同。我们的资本、制作人、内容、制作团队、营销与品牌运作、发行、销售或服务终端,对于我们IT行业,对于IT和电影、游戏、动画、漫画的结合,在这些细分领域发力,这是我们IT未来的下一桶金。

 

这是高资金运营的、高技术门槛、高大量高人才聚集作业的领域,也是高利润、高IT价值的领域。

 

今天又翻看了一遍我们的电子行业振兴计划,我们的数码、家电、通信、广电、数字流水线、数字机械控制,都需要我们尖端IT进入。我们的IT行业正在蓄势而发。

 

前一段时间,和江浙地区的企业信息化CIO们聊天,也深刻感受到企业信息化的又一轮高潮,必然起源于企业整合和联合。地域广、链条长、涉及的各方多、客户多、要求处理速度快、海量数据、全程回溯审计,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出路。我们国家的企业正在走向这个趋势。如果企业都是单打独斗,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并不大,因为就老板眼前这一亩三分地根本不用信息化管理,一眼就能看全看准,眼睛毒的很。但是一但涉及多、广、深,一个人的力量就不足了,眼睛就看不到了,就需要信息化工具了。只有我国的企业走到了这一步,企业信息化才能迎来第二春。企业信息化最火的时候在1996-2003年,就是因为这是国内企业大规模改制搞活的时期,所以企业信息化迎来了第一波高潮,现在大家都搞活了,大家都在现有规则下完善、夯实、成长。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痛苦,也带来了机遇,那就是企业需要整合,比谁更快更敏捷。企业信息化第二春就要来临了。随着我国电子商务整个大环境和消费者接受度的迅猛发展、网上支付的发展、物流配送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铁路建设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会更加加速。我们的电子商务也会因此而促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可以促进的。

 

我那天和《程序员》杂志的孟老师也一起聊。好似中国各行各业都到了一个临界点,大家都在反思、讨论、总结。其实是为了不远的未来的迸发而寻找创新的出路,大家讨论山寨也是为了这一个目标,百家讲坛的火热、郑和下西洋的火热、明朝那些事儿的火热、品三国的火热、大国崛起的火热、野蛮生长的火热,其实都是一个本质,未来怎么走,现在在总结和思考。《走出软件作坊》的火热,也暗示着我们国内IT业走到了一个阶段。一个东西的出现不是平白无故的,历史走到一定阶段,有一定的节拍,恰好大家都在想,但都没有想通到底需要个什么,一个暗合大家需求的实物落了下来,它必然受到大家的欢迎。

 

我今天,其实把IT业的各个细分领域的机遇与出路都分析了一遍,机会很多,都很令人兴奋。大家一定要在大迸发之前做好自己的功底。我想起周老师最近blog上的一句话:”世界上不会有孤独的高手,却有一堆没人要的半吊子“。

 

你看看你自己是不是个半吊子?

 

让我们的IT技术,真正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企业、商业而真正服务吧,IT应该嵌在这些里面,我们作为IT工作者,应该投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企业、商业中。

 

脱离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企业、商业,单纯追求技术高手、各种新技术、融资、美国模式,没有意义,这不是我们的出路。

 

张楚有一句歌词是:和大伙去乘凉。我也想送大家一句:和我们的用户去乘凉。把自己一天固定在电脑跟前,木有用。合上电脑吧,拔掉你的网线吧,关上你的手机吧,别不时检查你的邮件你的手机你的短信。去吧,和大伙去乘凉。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