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移动硬盘做系统安装盘或系统运行盘

来源:互联网 发布:四方麻将 软件工作室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20:38

起因是公司的女同事系统坏掉,要重做系统,我当时是有移动硬盘的,但是没有系统安装盘,于是就有了把硬盘分个区做成系统安装盘的念头。后来发现做启动盘太容易了,想来点更高级的,就有了将系统安装到移动硬盘里头做成随身系统的念头。

我用的是win10系统

制作系统安装盘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用系统工具做,另一种是借助第三方工具

系统工具

  • 找一个原版iso系统文件,解压出来
  • 选中一个硬盘分区,将其格式化,建议ntfs格式,将iso文件里的内容复制进去
  • 磁盘管理——选中刚才复制iso的分区——设置为主分区(经测试即使不设为活动分区,也一样能被bios识别)
  • 这种方式,简便,但是貌似只能用于移动硬盘,对U盘不行

用UltraISO制作系统盘

  • 安装一个UltraISO,准备一个系统iso文件
  • 加载iso文件
  • 启动——写入硬盘镜像——选择待安装的硬盘
  • 执行
  • 启动盘就做成了
  • 这种方式,是用第三方工具,比较繁琐,但是成功率比较高,不管是U盘还是移动硬盘都能做

制作随身系统

win8、win10自带了“windows to go”的工具,简称wtg,第三方工具基本都是基于这个运行的

用系统自带的工具

  • 控制面板——wtg
  • 按操作选择iso和安装的硬盘
  • 一路下一步
  • 安装完成之后bios选择此硬盘,会自动安装,期间会自动重启一次,再次进入bios选择硬盘就可以进到系统安装界面
  • 进入系统之后,移动硬盘会被占用,移动硬盘里的其余分区是无法访问的
  • 被装入系统的盘符的属性会自动发生变化,bios会将其识别为系统,以后不要随便变动此盘符的属性
  • 这种方式的弊端是,wtg会将整个硬盘格式化,然后进行系统导入,若是本身就有分区,有数据,就会被破坏,优点是稳定、便捷

用WTGA(WTG辅助工具)

  • 这个就比较简单,直接下载
  • 选择iso和分区路径
  • 默认是勾选“重新分区”的,刚开始碰到无法取消勾选,解决方法是在“磁盘”选项卡里勾选“分区制定”,然后取消勾选,这时主选项卡的“重新分区”就可以取消勾选,这时就可以对指定盘符导入系统,而不是对整个硬盘格式化
  •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对指定盘符导入系统,而不是对整个硬盘格式化,弊端是不够稳定

总结

 - 个人建议将数据清出,然后用系统自带的wtg工具进行系统导入 - 随身系统做好之后,使用“EaseUS Partition Master”分出几个区,将系统iso文件复制到分区里,做个系统安装盘,其余的分区可以用来专门存文件,当U盘用 - 经过上面的操作之后,在磁盘管理里面多出来的那些几百兆的莫名盘符千万别删,都是有用的,否则wtg结构会被破坏,这些莫名的盘符对wtg很重要 - 经测试,移动硬盘里貌似至少要有一个活动的主分区,才能在bios里面被识别出来 - WTG结构很脆弱,不要轻易修改,千万不要动WTG的主盘符,若是动了,很可能就会出问题,那基本就只能重装了

实践结论

 - 经过一系列尝试,最终发现,一个硬盘貌似只能二选一,要么做成系统运行盘,要么做成系统安装盘 - 一个盘只能有一个引导,要么引导成系统安装,要么引导成系统运行 - 做成系统运行盘之后,移动硬盘会被判定为一个脱离了主硬盘的独立的设备,在这个系统里面是访问不到主硬盘的,等于是让bios认定这个移动硬盘才是主硬盘,只能通过bios启动项切换回原本的硬盘 - 做成系统安装盘之后,该移动硬盘会被判定为光驱里的光盘,相当于是在光驱里面放了块系统安装盘,这时就能像光驱一样安装系统了 - 这两种方法都能使bios在启动项里将其识别出来,从而实现各自的功能,而且在制作完成之后,都能重新对其进行分区,从而将其当成U盘使用 - 只可惜二者不能共存,鱼与熊掌,只能取一 - 装好wtg之后,在别的机器上当U盘使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我的电脑”里面找不到该移动硬盘,而“磁盘管理”里面能看到该硬盘空间,有名字,却没有盘符,这个时候的解决方案是:磁盘管理——右键不显示的分区——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添加——分配一个盘符,这样就能在“我的电脑”里找到该硬盘了 - 进入wtg系统之后,只有一个系统盘,移动硬盘的其余分区不显示,需要通过“磁盘管理”对那些分区进行盘符分配,这样就能在“我的电脑”里访问其余分区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