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杂项

来源:互联网 发布:单片机电流采样电路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7:46

将SQL语句执行的结果输出到文件

mysql -h10.10.10.10 -ucrazyant -p123456 -P3306 -Ne "use test; select * from tb_test;" > /tmp/rs.txt

其中-Ne是执行这个SQL语句的选项,-N代表输出SQL语句执行结果中不带第一行的字段名称,-e表示要执行SQL语句;

执行下面的命令,则可以执行SQL文件,并把结果输出到文件:

新建一个文件,名称为runsql.sql,内容为:

use test; select * from db_test;mysql -h10.10.10.10 -ucrazyant -p123456 -P3306 -N < runsql.sql > /tmp/rs.txt

修改MySql引擎

查看数据表状态

SHOW TABLE STATUS FROM sites WHERE NAME='site';  SHOW TABLE STATUS FROM db_name WHERE NAME='table_name';  

alter table table_name engine=innodb;  alter table table_name engine=myisam;  

autocommit参数设置

MySQL默认操作模式就是autocommit自动提交模式。这就表示除非显式地开始一个事务,否则每个查询都被当做一个单独的事务自动执行。我们可以通过设置autocommit的值改变是否是自动提交autocommit模式。

通过以下命令可以查看当前autocommit模式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autocommit';+---------------+-------+| Variable_name | Value |+---------------+-------+| autocommit    | ON    |+---------------+-------+1 row in set (0.04 sec)


从查询结果中,我们发现Value的值是ON,表示autocommit开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SQL语句改变这个模式

mysql> set autocommit = 0;

值0和OFF都是一样的,当然,1也就表示ON。通过以上设置autocommit=0,则用户将一直处于某个事务中,直到执行一条commit提交或rollback语句才会结束当前事务重新开始一个新的事务。

举个例子:

张三给李四转账500元。那么在数据库中应该是以下操作:

1,先查询张三的账户余额是否足够

2,张三的账户上减去500元

3,李四的账户上加上500元

以上三个步骤就可以放在一个事务中执行提交,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如果一切都OK就commit提交永久性更改数据;如果出错则rollback回滚到更改前的状态。利用事务处理就不会出现张三的钱少了李四的账户却没有增加500元或者张三的钱没有减去李四的账户却加了500元

MySQL默认的存储引擎是MyISAM,MyISAM存储引擎不支持事务处理,所以改变autocommit没有什么作用。但不会报错,所以要使用事务处理的童鞋一定要确定你所操作的表示支持事务处理的,如InnoDB。如果不知道表的存储引擎可以通过查看建表语句查看建表的时候有没有指定事务类型的存储引擎,如果没有指定存储引擎默认则是MyISAM不支持事务的存储引擎。

当然,事务处理是为了保障表数据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这些都是要消耗系统资源的,要谨慎选择。



为数据库建立索引

 最普通的情况,是为出现在where子句的字段建一个索引。为方便讲述,我们先建立一个如下的表。

Code代码如下:CREATE TABLE mytable (
 id serial primary key,
 category_id int not null default 0,
 user_id int not null default 0,
 adddate int not null default 0
);



  很简单吧,不过对于要说明这个问题,已经足够了。如果你在查询时常用类似以下的语句: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category_id=1; 

  最直接的应对之道,是为category_id建立一个简单的索引:

CREATE INDEX mytable_categoryid 
 ON mytable (category_id);

  OK,搞定?先别高兴,如果你有不止一个选择条件呢?例如: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category_id=1 AND user_id=2;

  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再给user_id建立一个索引。不好,这不是一个最佳的方法。你可以建立多重的索引。

CREATE INDEX 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 ON mytable (category_id,user_id);

  注意到我在命名时的习惯了吗?我使用"表名_字段1名_字段2名"的方式。你很快就会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了。

  现在你已经为适当的字段建立了索引,不过,还是有点不放心吧,你可能会问,数据库会真正用到这些索引吗?测试一下就OK,对于大多数的数据库来说,这是很容易的,只要使用EXPLAIN命令:

EXPLAIN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category_id=1 AND user_id=2;

This is what Postgres 7.1 returns (exactly as I expected) 

 NOTICE: QUERY PLAN:

Index Scan using 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 on 
  mytable (cost=0.00..2.02 rows=1 width=16)

EXPLAIN

  以上是postgres的数据,可以看到该数据库在查询的时候使用了一个索引(一个好开始),而且它使用的是我创建的第二个索引。看到我上面命名的好处了吧,你马上知道它使用适当的索引了。

  接着,来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如果有个ORDER BY字句呢?不管你信不信,大多数的数据库在使用order by的时候,都将会从索引中受益。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category_id=1 AND user_id=2
    ORDER BY adddate DESC;

  有点迷惑了吧?很简单,就象为where字句中的字段建立一个索引一样,也为ORDER BY的字句中的字段建立一个索引:

CREATE INDEX 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_adddate
  ON mytable (category_id,user_id,adddate);

  注意: "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_adddate" 将会被截短为

"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_addda"

CREATE

  EXPLAIN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category_id=1 AND user_id=2
   ORDER BY adddate DESC;

 NOTICE: QUERY PLAN:

 Sort (cost=2.03..2.03 rows=1 width=16)
  -> Index Scan using 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_addda 
    on mytable (cost=0.00..2.02 rows=1 width=16)

EXPLAIN

  看看EXPLAIN的输出,好象有点恐怖啊,数据库多做了一个我们没有要求的排序,这下知道性能如何受损了吧,看来我们对于数据库的自身运作是有点过于乐观了,那么,给数据库多一点提示吧。

  为了跳过排序这一步,我们并不需要其它另外的索引,只要将查询语句稍微改一下。这里用的是postgres,我们将给该数据库一个额外的提示--在ORDER BY语句中,加入where语句中的字段。这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处理,并不是必须的,因为实际上在另外两个字段上,并不会有任何的排序操作,不过如果加入,postgres将会知道哪些是它应该做的。

EXPLAIN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category_id=1 AND user_id=2
  ORDER BY category_id DESC,user_id DESC,adddate DESC;

NOTICE: QUERY PLAN:

Index Scan Backward using 
 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_addda on mytable 
   (cost=0.00..2.02 rows=1 width=16)

EXPLAIN

  现在使用我们料想的索引了,而且它还挺聪明,知道可以从索引后面开始读,从而避免了任何的排序。

  以上说得细了一点,不过如果你的数据库非常巨大,并且每日的页面请求达上百万算,我想你会获益良多的。不过,如果你要做更为复杂的查询呢,例如将多张表结合起来查询,特别是where限制字句中的字段是来自不止一个表格时,应该怎样处理呢?我通常都尽量避免这种做法,因为这样数据库要将各个表中的东西都结合起来,然后再排除那些不合适的行,搞不好开销会很大。

  如果不能避免,你应该查看每张要结合起来的表,并且使用以上的策略来建立索引,然后再用EXPLAIN命令验证一下是否使用了你料想中的索引。如果是的话,就OK。不是的话,你可能要建立临时的表来将他们结合在一起,并且使用适当的索引。

  要注意的是,建立太多的索引将会影响更新和插入的速度,因为它需要同样更新每个索引文件。对于一个经常需要更新和插入的表格,就没有必要为一个很少使用的where字句单独建立索引了,对于比较小的表,排序的开销不会很大,也没有必要建立另外的索引。

  以上介绍的只是一些十分基本的东西,其实里面的学问也不少,单凭EXPLAIN我们是不能判定该方法是否就是最优化的,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一些优化器,虽然可能还不太完善,但是它们都会在查询时对比过哪种方式较快,在某些情况下,建立索引的话也未必会快,例如索引放在一个不连续的存储空间时,这会增加读磁盘的负担,因此,哪个是最优,应该通过实际的使用环境来检验。

  在刚开始的时候,如果表不大,没有必要作索引,我的意见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作索引,也可用一些命令来优化表,例如MySQL可用"OPTIMIZE TABLE"。

  综上所述,在如何为数据库建立恰当的索引方面,你应该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了。

procedure和function

1.procedure必须显示声明参数为in、out、或inout;function不用声明,所有参数隐式为in
2.function必须用returns定义返回值类型
3.function用return来指定返回值
'create function 及其调用  delimiter//  create function querytmp()  returns int  begin  declare ecount int;  select count(*) into ecount from emp;  return (ecount);  end//    select querytmp()//    ‘procedure及其调用  delimiter//  CREATE  PROCEDURE proctmp(in param1 int,out param2 varchar(30))  begin  select name into param2 from emp where id=param1;  end   DELIMITER ;    call proctmp(3,@a);  select @a;  

查看所有存储过程

方法一:

       select `name` from mysql.proc where db = 'your_db_name' and `type` = 'PROCEDURE'

 

方法二:

         show procedure status;

 

 

查看存储过程或函数的创建代码

 

show create procedure proc_name;
show create function func_name;


删除存储过程命令

drop procedure if exists test;

如果存储过程或存储函数不存在时,仍然进行删除,可以使用IF EXISTS子句,它可以防止发生错误,产生一个用SHOW WARNINGS查看的警告。


循环添加数据

CREATE PROCEDURE test_insert() BEGIN DECLARE y TINYINT DEFAULT 1;WHILE y<20DOinsert into school_sp_mj(school_id,mojor_id,status) values(1,y,1); SET y=y+1; END WHILE ; commit; END;; CALL test_ins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