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路由协议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万达告别房地产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1:37

1 AS内部路由

  • Internet采用层次路由
  • AS内部路由协议也称为内部网络协议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
  • 最常见的AS内部路由协议:
    • 路由信息协议: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Protocol),Cisco私有协议

2 RIP协议简介

2.1 RIP

  • 早于1982年随BSD-UNIX操作系统发布
  •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 距离度量:跳步数 (max = 15 hops), 每条链路1个跳步
    • 每隔30秒,邻居之间交换一次DV,成为通告(advertisement)
    • 每次通告:最多25个目的子网(IP地址形式)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2.2 RIP: 链路失效、恢复

如果180秒没有收到通告→邻居/链路失效。

  • 经过该邻居的路由不可用
    • 重新计算路由
  • 向邻居发送新的通告
  • 邻居再依次向外发送通告(如果转发表改变)
  • 链路失效信息能否快速传播到全网?
    • 可能发生无穷计数问题
  • 毒性逆转技术用于预防乒乓(ping-pong)环路(另外:无穷大距离 = 16 hops)

2.3 RIP路由表的处理

  • RIP路由表是利用一个称作route-d (daemon)的应用层进程进行管理
    • 应用进程实现
  • 通告报文周期性地通过UDP数据报发送

这里写图片描述

3 OSPF协议简介

3.1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 “开放” : 公众可用
  • 采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 LS分组扩散(通告)
    • 每个路由器构造完整的网络(AS)拓扑图
    • 利用Dijkstra算法计算路由
  • OSPF通告中每个入口对应一个邻居
  • OSPF通告在整个AS范围泛洪
    • OSPF报文直接封装到IP数据报中
  • 与OSPF极其相似的一个路由协议:IS-IS路由协议

3.2 OSPF优点(RIP不具备)

  • 安全(security): 所有OSPF报文可以被认证(预防恶意入侵)
  • 允许使用多条相同费用的路径 (RIP只能选一条)
  • 对于每条链路,可以针对不同的TOS设置多个不同的费用度量 (e.g., 卫星链路可以针对“尽力”(best effort) ToS设置“低”费用;针对实时ToS设置“高”费用)
  • 集成单播路由与多播路由:
    • 多播OSPF协议(MOSPF) 与OSPF利用相同的网络拓扑数据
  • OSPF支持对大规模AS分层(hierarchical)

3.3 分层的OSPF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4 Internet AS间路由协议: BGP

  • 边界网关协议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事实上的标准域间路由协议
    • 将Internet “粘合”为一个整体的关键
  • BGP为每个AS提供了一种手段:
    • eBGP: 从邻居AS获取子网可达性信息.
    • iBGP: 向所有AS内部路由器传播子网可达性信息.
    • 基于可达性信息与策略,确定到达其他网络的 “好”路径.
  • 容许子网向Internet其余部分通告它的存在:
    “我在这儿! ”

BGP基础

  • BGP会话(session): 两个BGP路由器 (“Peers” )交换BGP报文:
    • 通告去往不同目的前缀(prefix)的路径 (“路径向量(path vector)” 协议)
    • 报文交换基于半永久的TCP连接
  • BGP报文:

    • OPEN: 与peer建立TCP连接,并认证发送方
    • UPDATE: 通告新路径 (或撤销原路径)
    • KEEPALIVE: 在无UPDATE时,保活连接;也用于对OPEN请求的确认
    • NOTIFICATION: 报告先前报文的差错;也被用于关闭
      连接
  • 当AS3通告一个前缀给AS1时:

    • AS3承诺可以将数据报转发给该子网
    • AS3在通告中会聚合网络前缀

这里写图片描述

BGP基础: 分发路径信息

  • 在3a与1c之间, AS3利用eBGP会话向AS1发送前缀可达性信息.
    • 1c则可以利用iBGP向AS1内的所有路由器分发新的前缀可达性信息
    • 1b可以(也可能不)进一步通过1b-到-2a的eBGP会话,向AS2通告新的可达性信息
  • 当路由器获得新的前缀可达性时,即在其转发表中增
    加关于该前缀的入口(路由项) .

这里写图片描述

路径属性与BGP路由(route)

  • 通告的前缀信息包括BGP属性
    • 前缀+属性= “路由”
  • 两个重要属性:
    • AS-PATH(AS路径): 包含前缀通告所经过的AS序列: e.g., AS 67,AS 17
    • NEXT-HOP(下一跳): 开始一个AS-PATH的路由器接口,指向下一
      跳AS.
    • 可能从当前AS到下一跳AS存在多条链路

这里写图片描述

BGP路由选择

  • 网关路由器收到路由通告后,利用其输入策略(import policy)决策接受/拒绝该路由

    • e.g., 从不将流量路由到AS x
    • 基于策略(policy-based) 路由
    • 路由器可能获知到达某目的AS的多条路由,基于以下准则选择:

      1. 本地偏好(preference)值属性: 策略决策(policy decision)
      2. 最短AS-PATH
      3. 最近NEXT-HOP路由器: 热土豆路由(hot potato routing)
      4. 附加准则

BGP路由选择策略

这里写图片描述

  • A,B,C是提供商网络/AS(provider network/AS)
  • X,W,Y是客户网络(customer network/AS)
  • W,Y是桩网络(stub network/AS): 只与一个其他AS相连
  • X是双宿网络(dual-homed network/AS): 连接两个其他AS

    • X不期望经过他路由B到C的流量
    • … 因此, X不会向B通告任何一条到达C的路由
  • A向B通告一条路径: AW

  • B向X通告路径: BAW
  • B是否应该向C通告路径BAW呢?
    • 绝不! B路由CBAW的流量没有任何“收益”,因为W和C均不是B的客户。
    • B期望强制C通过A向W路由流量
    • B期望只路由去往/来自其客户的流量!

为什么采用不同的AS内与AS间路由协议?

  • 策略(policy):
    • inter-AS: 期望能够管理控制流量如何被路由,谁路由经过其网络等.
    • intra-AS: 单一管理,无需策略决策
  • 规模(scale):
    • 层次路由节省路由表大小,减少路由更新流量
    • 适应大规模互联网
  • 性能(performance):
    • intra-AS: 侧重性能
    • inter-AS: 策略主导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