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第四次课 2017.11.02 df命令、du命令、磁盘分区

来源:互联网 发布:新三板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5:54

4.1 df命令

df:汇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文件系统以pfs结尾的都是临时系统,重启之后里面的文件会自动消失。

-h:以适当的单位显示磁盘的大小。

-m:以兆为单位显示磁盘的大小。

-i:查看分区下有多少个inode以及inode使用情况。


如果磁盘分区还有空间但是不能写入文件,那么可能就是inode用完了。

free查看swap磁盘的使用情况


4.2 du命令

du:查看文件大小


-s:针对目录本身

-h:以适当的单位显示

du -sh和ls -lh的区别是前者使用一个块的大小为单位的,后者是更精准的大小。如下图该文件实际大小是1.3k,不过该系统一个的块大小是4k,所以du -sh查看它的大小就是4k。


4.3/4.4 磁盘分区

给服务器增加一块硬盘,并分区

虚拟机:

右键虚拟机当前窗口点设置,点击添加,选择硬盘点下一步,选择硬盘类型保持默认点下一步,继续下一步,然后设置一下大小,继续下一步,然后完成。

fdisk:查看服务区硬盘

-l:列出目前系统有的磁盘


真实的的服务器是支持热插拔的,但是虚拟机不行。所以添加好之后我们需要reboot重启虚拟机。然后就可以识别到了。


fdisk还可以给磁盘分区,fdisk后面直接加磁盘名字就可以开始分区了。


我们可以输入m获取帮助信息,


其中n、p、w、d比较常用,

n=创建一个新的分区。

p=列出来

w=保存

d=删除

我们可以先用p查看一下发现没有分区,然后我们使用n新建,之后会出来两个选项让你选择分区类型,p代表主分区,e代表扩展分区。


我们用的fdisk划分分区他有一个格式叫mbi,这个格式有一个特点最高支持给两个T的磁盘分区,并且最多只能有4个主分区,并且主分区的个数加上扩展分区不能大于4,如果我们想多划分区,那么就划分3个主分区,然后再划分一个扩展分区,之后在扩展分区里面再划分逻辑分区。

我们输入n来划分一个主分区,然后它会让你输入分区号,默认是1,然后又会让你选择扇区,默认2048开始,然后我们来给它指定大小,我们来给它划分两个G的空间,就是+2G,


然后我们p查看一下就可以看到多了一个分区:


然后我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再分一个2G的主分区,和2个1G的主分区,这样4个分区就用完了,然后我们再划分就分不了。


如果我们想要再分区就需要使用d删除一个分区,输入d回车会后它会让你选择要删除的分区号,我们选择4,


然后我们再开始分区,这次我们按e分一个扩展分区,可以看到下图的id位置就是看分区类型的,主分区逻辑分区都是83,5是扩展分区。

然后我们再创建分区,这次没有让你选择分区类型,也就是说只能逻辑分区,然后我们分两个1G的逻辑分区,

之后我们p一下发现又多了两个分区,并且id是83:

如果我们删除逻辑分区5那么原来的逻辑分区6的名字就会变成5,也就是逻辑分区的分区号是不会留空的,也就是说是连续的,并且逻辑分区的分区号是是从5开始的,因为前面4个是留给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

删除主分区是会留空的。

划分好之后如果不想保存就直接按q退出就好,刚刚的分区操作都不会保存。

阿铭linux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