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之一命令

来源:互联网 发布:小米数据迁移苹果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1:48
  1. 来源:. 芬兰学生Linux编写的操作系统 开源的免费系统(苹果也用)
    2.特点:安全,因为开源,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补丁解决,所以安全;
    3对比windows 闭源,有问题病毒不好解决
    常用命令
    Linux的登陆
    第一行显示的是Linux发行商和所发布的版本

      第二行显示的是该版本的Linux所使用的Linux内核,表示内核版本是2.6.18,其中的2是主版本号,6是次要版本号,如果这个为偶数的话,就是一个稳定版本,所以在以后选择Linux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参数。最后的18为修订次数。这里要注意的是次要版本号如果为奇数的话,那么就是一个开发的版本号,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版本,并不适合作为服务器来使用。
    第三行显示的是我们这台电脑的名字,这里的Linux就是我们这台电脑的名称。
      Last login:这行表示我们这个用户的上次登录的时间和位置。
      [root@linux ~]#这行的root:表示登录的是root用户
      @:相当at
      Linux:表示所登录的服务器,一般为服务器名称
      ~:表示目前位于/root目录下
      #:表示root的提示符号,普通用户为$
      机和注销
    先看看注销,我们可以使用logout可以退出系统,这个和Windows中的注销是同等效果。用于用户保存自己的资料。
    例如[root@Linux ~]# logout
    当我们输入这个命令按下Enter之后,我们就又回到我们的登录界面了。
    在来看看关机,关闭系统使用Shutdown命令,确保用户和系统的资料完整。只有root用户才能使用这个命令。一般的用户是不允许执行这个命令的。
    我们先看看showdown语法:
    shutdown [options] when [message]
    options: -r 表示重启,-h表示系统服务停滞(halt)后,立刻关机 ,-f表示快速启
    when: 为shutdown指定时间。hh:mm:绝对时间,hh指小时,mm指分钟;如08:30,+m:m分钟后执行,now=+0,也就是立刻执行
    message:表示系统的广播信息,一般提示各个用户系统关机或重启,要求用户保存资料后退出。

例子:
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
shutdown -h 21:30 今天21:30关机
shutdown -h +10 十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启
shutdown -r +10 ‘the system will reboot’ 10分钟后重启,管理员提示用户系统要重启了,便于用户保存工作中的资料。只有root用户才能使用这个命令。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中的内容
要想知道当前的工作目录中有些什么文件或目录,在Windows的“命令提示符”中要使用“dir”命令,那么在Linux中就要使用“ls”命令,如下所示:
[root@Linux ~]# ls
anaconda-ks.cfg Desktop install.log install.log.syslog
这样屏幕上就立刻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自目录。注意你可能发现“Desktop”显示的颜色是蓝颜色,这里提示大家一下:
白色的文件:一般的文件
蓝色的文件:目录
绿色的文件:可执行文件
这种方法可以最直观的方法来识别文件类型。
直接使用“ls”可能看到的信息有限,为了知道关于文档的更多资料,我们可以增加一个参数“-l”,这样可以看到更多关于文件的信息:

[root@Linux ~]# ls -l

这样就可以知道文档的权限、拥有者、大小、日期等相关的信息,

“ls -l”有一个简写是“ll”,如下:

[root@Linux ~]# ll

所显示的和使用“ls -l”一模一样。
显示隐藏的文件
系统中一些文件,和Windows中的系统文件一样,这些文件一般是不显示出来的,那么我们可以使用“-a”参数来显示隐藏的文件。如下所示:

[root@Linux ~]# ls -a

看看这样显示的文件就比较多了。可以发现,隐藏文件是以“.”开头的文件。这些文件一般都有特殊的作用,如果显示出来,有可能被用户不小心删除。
显示其他目录中的文件
上面都是显示当前工作目录中的文件,如果要显示其他目录中的文件,那么我们只要在“ls”后面加入所要显示的目录的路径。如下所示:
[root@Linux ~]# ls /
这样显示的就是“/”目录下的文件。当然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下参数
[root@Linux ~]# ls -l /
加入“-l”参数后,显示的信息还是多多了。
建立目录
当我们工作的需要,建立一个目录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mkdir”命令来建立一个目录,如下所示:
[root@Linux ~]# mkdir myfile
删除目录
如果这个目录不需要了,我们可以使用“rmdir”命令来删除一个目录,用法如下:
[root@Linux ~]# mkdir myfile
[root@Linux ~]# cd myfile cd命令是切换目录,这里就是进入myfile
[root@Linux myfile]# mkdir one
[root@Linux myfile]# cd .. ..表示当前目录的上一层目录
我们在myfile目录下建立了一个one的目录,当我们删除myfile目录时,提示目录为空,所以必须将这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全部删除之后,才能删除这个目录。
切换目录
上面的例子中提到了一个“cd”命令,一般为了工作的需要,我们可能需要到不同的目录中编辑不同的文件,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在不同的目录中切换了。我们使用“cd”命令可以在不同的目录中切换,如下的操作:
[root@Linux ~]# mkdir one
[root@Linux ~]# mkdir two
[root@Linux ~]# cd one
A :绝对路径:就是表示出目标文件或子目录的目录树结构。我们这个例子中的目录“one”,的绝对路径表示方法为“/root/one”,如果one目录下还有一个目录xu,那么目录xu的绝对路径就是:“/root/one/xu”。

B :相对路径:就是相对于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来表示位置。相对路径中有两个符号,就是“..”,“.”。“..”表示当前当前工作目录的上一层目录。
复制文件
工作的时候,有是需要保存文件的一个副本,便于以后还原。我们可以使用“cp”命令,操作如下:
[root@Linux ~]# cp install.log ./one
[root@Linux ~]# cd one
移动文件改名
我们可以使用mv命令将一个文件移动到另外一个目录中,如下操作:
[root@Linux ~]# mv install.log.syslog ./one
[root@Linux one]# mv install.log install.sys
创建文件
[root@Linux two]# touch 111.txt
[root@Linux two]# touch 112.txt
删除文件
[root@Linux two]# rm 111.txt
如果我们不需要系统提示我们就要增加一个参数“-f”,这样只要输入命令之后,系统直接删除文件。看如下操作:
[root@Linux two]# rm -f 112.txt
我们在来看看如何删除这个文件下的目录,增加参数“-r”就可以了,看如下操作:
[root@Linux two]# rm -rf one
通配符
A:* :任何字符和字符串。
B:? :一个任意字符
C:[abc…] :[]内的任意一个字符。[abc]表示a、b、c任一个字符;有时候也表示范围,如[a-x],表示a到x的任一个字符;[1-9]表示1到9的任一数字。
D:[!abc…]:和上面的相反,表示除[]内的字符外的任意一个字符。

我们来分别看看这些符号的实际操作中的实例:
[root@Linux two]# rm -f 11[1-3].txt
这样就删除了以“11”开头,后面是以1、2、3结尾的文件。最后我们来看:
[root@Linux two]# rm -f 1[!1]*.txt
这样就删除了第二个字符不是为“1”的任何文件。
pwd
pwd命令,显示当前所在的目录。是print working directory的缩写。看如下操作:
[root@Linux ~]# pwd
/root
增加用户
由于root这个用户的权限非常的高,可以进行任何的操作,所以有的时候,可能破坏系统。如前面的操作,如果执行了一个“rm -rf /*”这个命令,这样就会把“/”下面的文件全部删除。我们如果使用一般的用户,我们还是可以执行大部分的程序,除了少数的一些管理员的命令不能执行外,一些目录不能进行操作外,其他的操作我们都可以。所以建议:在使用一般操作的时候,我们使用一般用户,如果需要对系统进行维护,我们就使用root用户。
[root@Linux one]# useradd user1

我们就为系统增加了一个用户“user1”,z增加完用户后,我们需要对用户设置密码,看如下操作:

[root@Linux one]# passwd user1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user1.
New UNIX password: <--这里输入用户的密码
BAD PASSWORD: it is too simplistic/systematic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再次输入上面的密码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提示用户设置密码成功

注意设置密码的时候,为了安全,一般不显示任何的字符。

这里我们知道了使用“useradd”命令来增加用户,使用“passwd”命令来为用户设置密码。到此,我们就为系统增加了一个用户“user1”,下次登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用户了。
只有root用户才能更改自己的密码。我们在来看看用户更改自己的密码:

[user1@Linux ~]$ passwd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user1.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1
(current) UNIX password: <–输入当前的密码
New UNIX password: <–输入新密码
BAD PASSWORD: is too simple <–提示密码太简单
New UNIX password:      <–输入复杂的新密码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再次输入上面输入的密码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提示密码更改成功

这个时候passwd后面不需要跟用户名称。
搜索文件
[root@Linux one]# locate install.log
看一下,我们一下就搜索了两个与install.log相关的文件,他们都在/root目录下,同时我们感觉到,使用这个命令搜索文件的速度比较快,其实要使用这个命令,必须配合数据库来使用,因为这个命令是从数据库中来搜索文件,这个数据库的更新速度是7天更新一次。如下操作:

[root@Linux one]# touch 001.txt
[root@Linux one]# locate 001.txt

发现这个命令找不到新建立的文件,所以我们要使用这个命令搜索文件之前,必须自己更新一下数据库,如下操作:

[root@Linux one]# updatedb
[root@Linux one]# locate 001.txt
/root/one/001.txt

看看,如果执行updatedb这个命令更新数据库之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数据。不过更新数据库的时间需要一段时间。
显示文件内容-cat
是直接显示文件的内容到屏幕上,如下操作:
[root@Linux ~]# cat install.log
显示文件内容-more
cat命令我们只能看到文件的部分或者只能看比较小的文件,那么more解决这个问题,操作如下:
[root@Linux ~]# more install.log
意最下面显示了一个提示,表示只显示这个文件的2%,按下空格键就翻下一页,当内容显示完后,就自动的退出,还可以按下“Q”键也可以退出。
more虽然可以显示比较大的文件,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向上翻页,看过的内容要重新看,必须在重新运行命令。less就解决了more命令这个命令的不足。看如下操作:
[root@Linux ~]# less install.log
最下面显示的是这个文件的名称,我们可以使用“PageUp”和“PageDown”可以进行上一页和下一页的翻页。如果要知道具体的控制键,我们可以按下“H”键,可以显示less命令的所有控制键,如果想结束,可以按“Q”键。
显示文件内容-head和tail
head和tail命令,head是显示文件的头几行,tail是显示文件的末尾几行,默认情况下,都是10行。看如下操作:
[root@Linux ~]# head install.log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