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实战 | 数据探索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反射有什么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8:20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打开【北京站 | GPU CUDA 进阶课程】报名链接


数据的输入质量决定了输出的最后结果,数据的探索、预处理、特征选择、降维等特征工程占了项目的70%的时间。那么如果我们确定了商业目的,该如何一步一步渐进式进行特征工程呢?各位看官不急,请小的慢慢给你道来。


    在建立模型前,我们大致需要顺序经过以下几步:


    1、变量识别
    2、单变量分析
    3、双变量分析
    4、缺失值处理
    5、异常值处理
    6、变量变化
    7、变量创建


    其中第4-7步在模型优化中会重复进行。


    1、变量识别


    首先,识别Predictor(即feature、输入)和Target(输出)变量。 接下来,确定变量的数据类型和类别。


    举一个例子,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一步。 假设我们想预测学生是否会玩板球(参考下面的数据集),需要识别预测变量、目标变量,变量的数据类型和变量类别。




    那么



    Data_exploration_2.png


    2、单变量分析


    在这个阶段,我们逐个探索变量。 执行单变量分析的方法取决于变量类型是分类类型还是连续类型。


    3、连续变量


    在连续变量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了解变量的中心趋势和分散,使用各种统计度量可视化方法进行测量,如下所示



    Data_exploration_31.png


    4、分类变量


    对于分类变量,我们可使用频率表来了解每个类别的分布,也可以读取每个类别下的值的百分比,也可以使用每个类别的Count和Count%来衡量。Bar chart可以用作可视化。


    5、双变量分析


    双变量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发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对分类和连续变量的任何组合执行双变量分析。如:Continuous & Continuous,Categorical & Categorical,Categorical & Continuous and Continuous & Continuous。


    6、Continuous&Continuous


    在两个连续变量之间进行双变量分析时,散点图( scatter plot)是找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散点图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



    correlation-examples


    • -1: perfect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 +1:perfect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and

    • 0: No correlation


    scatter plot只是直观来看,但是相关性如何计算呢?一般通过Pearson Correlation 来计算,缺点是:只可以确定线性相关性。非线性关系,可以采用互信息法,互信息系数能够很好地度量各种相关性,但是计算相对复杂一些。Pearson Correlation 计算方法如下:



    correlation-calc1


    Step 1: 计算x、y的均值
    Step 2: x的每个值减去x的均值得到a, y值做类似操作得到b
    Step 3: 计算: a × b, a的平方和b的平方
    Step 4: 求a × b, a平方和b平方的和
    Step 5: 如5的公式


    7、Categorical&Categorical

    双向表:我们可以通过创建一个计数和计数%的双向表来开始分析关系,行表示一个变量的类别,列表示另一个变量的类别,如图。



    Data_exploratio


    Stacked Column Chart:更直观,如上图。
    卡方检验:计算方法可以参考前面文章
    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性

    p值为0:表示两个变量是相关的
    p值为1:表示两个变量是独立的


    7、Categorical&Continuous


    在探索分类和连续变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可以为每个级别的分类变量绘制box plot,但不显示统计学意义。 为了看统计学意义,我们可以进行Z检验,T检验或方差分析。


    T检验与Z检验非常相似,但用于当两个类别的观察次数小于30时,方差分析用于评估两个以上组的平均值是否在统计学上不同。


    下篇再接着介绍。


    8、参考


    1、central measures(https://www.mathsisfun.com/data/central-measures.html)


    2、range(https://www.mathsisfun.com/data/range.html)


    3、https://www.analyticsvidhya.com/blog/2016/01/guide-data-explo


    4、ration/(https://www.analyticsvidhya.com/blog/2016/01/guide-data-exploration/)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2e590d306bd2


       BY  简书  

    往期精彩回顾


    深度学习视频(一) | 免费放送—深度学习的应用场景和数学基础

    深度学习视频(二) | 免费放送—卷积神经网络(一)

    深度学习视频(三) | 免费放送—卷积神经网络(二)

    深度学习视频(四) | 免费放送—深度学习的具体模型和方法

    深度学习视频(五) | 免费放送—上机实操(一)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打开【北京站 | GPU CUDA 进阶课程】报名链接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