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小记_2(几种数据传输技术)

来源:互联网 发布:算法竞赛入门经典 oj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20:00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根据被传输数据的特点,在传输系统的角度上看,可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频带传输系统,此外还有在这两种基础上演化的数字数据传输方式:


1,数据系列的电信号表示:<将数据转化位数字使其更加有利传输>:

数据终端传输的数据信息均以0/1组成的一系列随机数,它可以用不同形式的电信号表示,使其特性有利于传输,从而构成不同形式的数据信号:

几种典型的数据信号形式:

1),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则称单极性码;高电平表示1,负电平表示0则称双极性码;

2),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在一个码元周期T内,数据电信号的电平值保持不变的称为不归零码,若在一个码元周期T内,电平信号维持在某个值一段时间后回复零就称为归零码;

<其中零电平占整个码元周期的比例就称为占空比>;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和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随机组合有单极性归零码和双极性归零码/单极性不归零码和双极性不归零码;

3),差分编码:用前后码元的电平是否有变化来代表所要传递的0和1;<有电平变化则为1,无电平变化为0>;

4),伪三进制码:二进制0用低电平表示,二进制1使用正电平-负电平交替表示:

5),曼切斯特编码:每个码元周期的中间有跳变(极性转换)。0表示负电平到正电平,1表示正电平到负电平;

6),差分曼切斯特编码:,差分编码和曼切斯特编码的组合,首先按照差分编码规则转换成差分码,在按照曼切斯特编码规则转换即可;10m/s的以太网中使用曼切斯特编码,在标记环网中使用差分曼切斯特编码;


2,信道容量的概念和计算:

实际传输中影响信道容量的因素有:带宽/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噪声/:

奈奎斯特定理:带宽为W的理想滤波器,每次抽样2W可完整重现该滤波信号:C=2Wlog2M;

(无噪声有限宽带为3000hz,传输2进制数据,最大传输速率:c=2*3000*log2 2=6000bit/s);

(无噪声话音带宽4000hz,采用8相调制解调传送2进制信号,c=z*4000*log2 8=24k bit/s)

仙农定理:信道容量还与噪声信噪功率比有关:C=Wlog2(1+S/N);

(一个数字信号经过20dB的3kHz带宽信道传输,数据率不会超过:信噪功率比=10log10=>s/n=100;c=3000*log2(1+100)=19.98k bit/s;

->通信系统扩展到宽带上就可以保证误码率性能以及保证信道容量达到预期水平的情况下降低信噪比;


3,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数字数据传输

基带传输:数据以矩形脉冲信号直接传输

频带传输:又称调制传输:将基带信号调制成在模拟信道中,具有较高频率范围的信号;<使用基带信号(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某些参数的控制,使这些参数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是正弦信号,所以可以使用数字调幅(ASK),数字调频(FSK),数字调相(PSK)描述>--拨号上网

数字数据传输:在数字信道(对语音信号进行脉冲编码调制(PCM)处理--抽样--量化--编码)中传输数据信号称为数据信号的数字传输:语言数据传输率:话音频率300~4000hz,通常分为256个量化量级(8位二进制编码):P=8000*8=64kb/s;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