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一)新硬盘和三系统

来源:互联网 发布:剑灵萝莉捏脸数据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10:17

新给笔记本配了块320G硬盘,也有机会重新规划多系统和分区。

320G当然是工业指标,格式化以后大概296G,计划安装Window 7 beta,OpenSUSE 11,Mac iDeneb 1.3 10.5.5,首先要规划分区:

  • MacOS系统上装的东西应该不多,而且可以直接读取NTFS分区,网上有人建议10G,不过现在硬盘不缺,分50G
  • OpenSUSE也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分30G,不过多数工具可能需要编译,会产生大量编译数据,为home另分一个50G的区
  • 其余的都分给Window 7,毕竟还是window环境使用最多,而且特别把系统盘设置为80G,因为之前设置过60G,常常感觉不够用。

总之,整体分区如下:

Window 7的系统盘

主分区

80G

Mac OS

主分区

50G

OpenSUSE的/

主分区

30G

数据区

扩展分区

158G

工作分区

----NTFS

40G

备份分区

----NTFS

50G

OpenSUSE的swap

----swap

2G

OpenSUSE的/home

----Ext3

46G

因为比较喜欢OpenSUSE的分区工具,先安装它。分区,选择Gnome,安装很简单,很快搞定。

然后是安装Mac,先把为mac分好的区抹成mac扩展分区,带日志的那种。然后安装所有的声卡驱动(因为没搞清楚该用哪个-_-),9.4的内核,显卡驱动,所有的网卡驱动,然后等待。

再启动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mac的引导,其中列出了window 7和OpenSUSE(mac只能列出主分区,这也是为什么要把几个系统都分成主分区的原因)。

这时候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完成启动后的设置就把光盘取出来了,结果是mac无法正确启动,再用光盘引导则变成重装。

只好重装,错误不断,貌似不清除硬盘数据的情况下重装后,再次启动无法进入系统会不断提示重新启动。

再重装,谁知这次神使鬼差的把iDeneb提供的fix都选择装了,重启后设置是否初次使用mac的选项时不断跳到mac OSX的那段动画,郁闷,差点崩溃。

第四次重装,老老实实,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终于搞定。经验是,装mac实在要小心,错一点就要至少一个小时来补救。

最后是window 7,还是windows最简单,无风无浪。

这时,启动机器看不到openSUSE,mac的引导选项了。下载easyBCD,添加linux和mac,然后调整和命名菜单条目,再启动搞定.

easyBCD设置的确是超级简单,但它只是引导某个分区,而不会直接引导系统,结果是在window 7的引导菜单里选择OpenSUSE或者mac,还会出现它们的引导菜单,比较不爽。

不过不着急,window 7 rc和mac 10.6就要出了,到时候肯定还要折腾,那时候再想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吧:)